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钢铁物流业需要突破发展瓶颈

企业报道  2014-05-26 09:56:20 阅读:
核心提示:“伴随着钢铁供求关系的悄然变化,目前,我国钢铁物流产业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未来的钢铁物流业必将进行一轮全新的产业整合。

  我国钢铁生产发展规模大、速度快,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和钢消费国。2006年,国内粗钢产量达到4.2亿吨以上,超过世界总产量的1/3。但是,我国钢铁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却相当落后,如何降低采购运输成本?如何使用最低的成本将物品与其所处的生产节奏相对应?如何建立完善的钢铁营销体系?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钢铁物流业的发展。近日,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兰格钢铁集团董事长刘长庆为解决这些难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伴随着钢铁供求关系的悄然变化,目前,我国钢铁物流产业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未来的钢铁物流业必将进行一轮全新的产业整合。”刘长庆分析,我国钢铁物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60%左右的流通量是通过中小企业来实现的。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银行的不断发展,网上营销将成为未来钢材营销的发展方向,电子商务直销模式的出现使传统贸易模式受到严重挑战。

  “我国本土钢铁物流企业目前的境况是‘内外交困’,即内部成本居高不下,外资大鳄虎视眈眈。”刘长庆对目前钢铁物流企业的现状很担忧。他认为钢铁物流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物流成本过高、方式单一;其次,专业程度不高,业态发展不平衡;第三,钢材流通领域的物流管理相对滞后,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第四,信息化程度低,现代营销和经营水平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国内钢铁企业一直在探索着更好的解决方案。目前,一些大型钢铁企业正在着手进行钢铁物流业的战略规划并已开始实施。如宝钢集团正在实施未来国际加工配送中心的设想。宝钢在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建立了销售贸易中心;在华东、南方、北方和西部建立了区域性贸易公司;在上海、广东、天津等地建立了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形成巨大的钢材分销网络体系。宝钢国际还同日本三井物产在钢材加工配送领域扩大合作范围。

  对此,刘长庆认为,目前各地由钢材市场形式延伸的钢铁物流基地正向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上海宝山、广东乐从等一批钢材市场已形成品牌效应。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