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在严格管控中以诚相待

企业报道  2014-05-26 09:42:25 阅读:

  安全是煤矿的“天字号”大事,也是煤矿管理的第一件难事。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柴里煤矿,作为一个具有40多年开采历史、地质条件复杂、先天建设不足、人员较多、管理难度较大的国有大矿,由事故多发到连续多年安全生产,提升了本质安全水平,开创了安全生产良好局面,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这其中的奥妙在哪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构建了以“人本管理”为主要特征、以严细管理为基础、以文化拉动为支撑、以“严管+真爱”为鲜明特色的强势安全文化。

  刚柔相济:用“严”和“爱”丰富安全文化内涵

  柴里煤矿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境内,1964年建成投产,经过三次改扩建,年生产能力从30万吨提高到280万吨。作为一个国有大矿、老矿,柴里煤矿更有着其他煤矿少有的实际困难,既有煤层易自然发火等安全生产的“硬伤”,也有职工安全意识差、素质低等安全管理的“软肋”。长期以来,该矿在安全生产方面走过了曲折坎坷的历程。尤其是世纪交替的几年间,面对沉重的安全压力,他们从严管理,进行了积极稳妥的探索实践。借助于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和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经历了从强推猛进的硬性管理、精细科学的规范管理,到实施自主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深刻嬗变。特别是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他们从保证健康、安全、平安是实现和谐的基础和保障的战略高度,把安全管理摆到了重要位置,站在时代潮头,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地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靠文化来提升。地处墨子故里、孔孟之乡,柴里煤矿领导一班人在对职工生命健康安全的珍视、关爱和高度负责的基础上,通过对事故的深刻反思,注重合理吸纳弘扬墨家、儒家等传统文化精髓,创立了“严管+真爱”的安全文化。“严”是煤炭高危行业的必然要求,是煤矿在安全管理上扭转被动局面、走上健康道路的重要法宝;“爱”,取自《墨子·兼爱》,就是无差别的爱,爱人如爱己,爱惜职工的生命如同自己的生命,宽广博爱、和谐相处,创造以人为本的氛围。“爱”首先体现在对职工生命健康之“爱”,通过从严管理,保障了安全生产是对职工最大的爱、最真的情。他们提出“严是严肃的爱”、“严管理才是真爱,保平安方显挚情”,鲜明地体现了“严”与“爱”密不可分、相互支撑、辩证统一、和谐共生的关系。“严管”为的是“真爱”,“真爱”促进“严管”,“严管+真爱”体现的是刚柔相济。柴里矿“严管+真爱”安全文化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稳步推进,促进安全生产各要素协调互动、高效联动,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严管无隙:用“三三”机制夯实安全管理根基

  “严管+真爱”,“严管”是基础,“真爱”是目的。为做到“严管”,柴里煤矿全面打造了“三严”、“三高”、“三移”的“三三”机制,形成了全方位、无缝隙的安全管理。

  “三严”即严干部、严流程、严小事。首先是“严干部”。他们抓安全先从干部严起,提出“终端的问题是干部的问题”、“问题在现场,根源在管理牞责任在干部”、“不抓安全的干部不是好干部牞不能当干部”,出现问题先追究干部的责任。不仅如此,对干部下井、值班、抓“三违”、查隐患、落实安全罚款等都有考核指标,其中对中夜班比例和下井时间、下井质量都有明确规定,下井所到地点24小时内出现事故或有较大隐患没查出,都要追究其责任。值班不准睡觉、不准饮酒、不准打牌,连抽烟都要到专设的抽烟室,地面厂队值班人员还必须坚持夜间安全巡查。创新实施了管理干部“安全政绩审计”制度,实行月度、季度、年度积分制,按照积分多少排名次。积分在后五位的管理干部,分别给予月谈话、季诫免、年度免职或撤职的处置。对政绩突出、业绩优良的管理干部,在干部提拔、任用和先进评比时给予优先考虑。其次是“严流程”。不论是月度、季度、年度的长线工程,还是日常安排的各项工作、出台的每项措施,都从始至终一抓到底,严到工作落实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环节,各道工序紧密配合、层层把关,出了问题追究责任;第三是“严小事”。他们提出“大事皆由小事出,抓好小事无大事”,对出现的任何一个小问题都要深究其根源,放大分析,小题大作,解决“问题背后的问题”,达到惩前毖后、防微杜渐的目的。

  “三高”即思想高境界、工作高标准、落实高效率。他们坚持思想高境界,不断打破固有思维模式,超越思想的局限,时时处处追求更高、更好。他们坚持工作高标准,把“追求完美,不留遗憾”、“坚持最高的标准,展现高度的文明”作为座右铭,提出“把住毫米关口,打造精品工程”,实施了“流程精品”创建,促进了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他们坚持落实高效率,要求工作必须雷厉风行、优质高效,实行了工作命令化、24小时复命制和实施绩效考核,工作落实的“一步到位率”和问题整改率都与工资分配直接挂钩。

  “三移”即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到区队、安全生产防线前移到班组、安全亲情教育自移到个人。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就是充分发挥区队的安全管理主导作用,不断强化区队基础管理,加强区队安全机制建设,变区队被动抓安全为主动抓安全,安全生产各部门实施过程监督考核和指导,制订细致的考核指标,形成了上下连责、良性互动的安全管理机制。将安全管理的防线进一步延伸到班组和现场,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班组长、安监员、质检员的安全职责,其工资与生产指标脱钩,班组的安全质量管理状况直接决定其收入。对于职工,我们实施安全亲情教育,促进其自我警醒、自我约束、自主保安。目前,该矿按照“从严格硬性管理、科学规范管理到自主管理、文化管理”的“三段论”,积极推行了以“区队自治、班组自主、个人自律”为内涵的自主管理,依靠个人的自觉、自主、自律,保障矿井的健康稳定发展。

  真爱无边:用人文关怀筑起安全生产长堤

  柴里煤矿在强化“严管”的同时,用人性化的管理唤起干部职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用“真爱”诠释了“严管”的深刻内涵,用文化引导职工、用关爱教育职工、用亲情感化职工、用珍爱维护生命健康,体现了真爱、大爱和博爱。

  营造亲情化安全宣教氛围。他们连续多年开展了“亲母节”活动,通过“职工过生日,母亲为主题”的形式感化和教育职工,让职工不忘母亲养育恩、不忘企业培育恩,增强抓安全的主动性。建立了矿领导与职工之间的沟通对话机制,每季开展一次“沟通无限”对话活动,根据职工反馈的热点、难点问题,邀请矿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与职工代表面对面交谈,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并现场落实工作责任和解决方法,消除了职工模糊认识,密切了干群关系。开展了职工“平安卡”传递活动和亲情“面对面”交流活动。职工每人一张“平安卡”,其在安全生产中的表现及考核结果、领导评语,每月交其家属签字,“有事提警示,无事报平安”。亲情“面对面”交流活动中,组织严重“三违”人员和典型“三违”人员的家属来矿进行一对一帮教,加强心灵上的互动和情感上的沟通。每年组织一批“安全生产典范员工”,对评出的“典范员工”连同其父母一同请上台披红戴花进行表彰,组织外出旅游,让职工感到荣耀,让父母感到自豪。

  实施人性化安全管理。他们制定并落实了“三违”罚款返还制度,对半年内不违章的“三违”人员返还罚款的50%,一年内不重复违章的再返还罚款的30%,鼓励职工自我转化,同时,设立“三违”咨询与仲裁机构,为“三违”人员解疑释惑,形成了人人争做本质安全型职工的浓厚氛围,真正体现了对职工的关爱、关心、关怀。此外,对“三违”人员单一处罚转变为教育、批评和处罚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对情节较轻的违章人员以批评教育为主。根据“三违”性质、重复违章次数将“三违”分为“教育类、批评类和处罚类”三种,分别进行帮教和处罚,做到了罚教并重、宽严相济、严爱结合,实现了从制约到自觉的转变。

  创新实施“个人安全储蓄账户”制度。采取月、季、年和5年、10年的不同考核周期,进行短、中、长期累加式目标考核,增加职工风险性收入的拉动力度,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调动职工自主管理、遵章守纪自觉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为采掘、辅助单位的职工每人建立一个“个人安全储蓄账户”,按季对职工安全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兑现奖励。如果一个采掘工连续5年内不违章可获得奖励2万元,连续10年内不违章可获得奖励6万元。

  抓好“六大工程”建设,营造健康安全环境。他们一是实施“洁面工程”建设,搞好清洁生产。就是在井下全面开展清洁无尘工作面的创建,实施绿色开采。二是实施“静音工程”建设,为作业人员每人配备了防噪护具,有效降低了噪声的危害。三是实施“清凉工程”建设,制订了高温防治措施,消除了高温危害。四是实施“畅通工程”建设,开通了地铁式平巷人行车,斜井安设了乘人索道,采区上下山安设了斜巷行走助力器,最大限度地方便职工、降低职工上下井过程中的体力消耗。五是实施“营养工程”建设,创建了省级标准的“五星级”职工食堂,在井下建立了“温馨驿站”,为井下职工提供茶水类、饭食类、水果类等饮食,为井下职工每班准备了班中餐,送到掘进迎头、采煤工作面,优胜区队上井后享受免费营养餐,把人性化服务延伸到了百米井下。六是实施“幸福工程”建设,改善生活环境。改善了洗浴设施,安设中央空调,设置了职工休息室、桑拿室、更衣室、理发室、保健室,在休息室内设置了沙发、茶水、按摩椅等设施;在浴室内设立了搓背床,聘请了专门的搓背师;自行研制了胶靴清洗烘干一体机,建成了500m2刷靴楼、可同时存放3000多双胶靴的专用橱柜等配套设施,为职工清洗和烘干换下的胶靴,体现了无微不至的人性化关怀;针对井下职工喝水难的实际,实施了井下“直饮水”工程,铺设管路1900余米、自主创新了井下防爆型加热器,使职工在井下都能喝上温热适宜的纯净水。

  理念引领:用三大识别系统提升安全管理源动力

  柴里矿在长期的安全管理中,形成了富有个性特色的安全理念、行为风格和安全视觉系统,通过对安全识别系统进行进一步梳理、提炼、整合,形成了完善的安全识别系统,并以此为依托不断提升安全文化引导力。

  构建安全理念、愿景系统。他们以“严管+真爱”为核心,提出“严管理才是真爱、保平安方显挚情”等理念,“严”是“爱”的基础,“爱”是“严”的目标,把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健康作为对职工最大的爱、最真的情,正所谓“大爱无言”、“真爱无边”。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完善的安全理念体系和安全目标愿景体系。

  构建安全行为养成系统。他们提出两大行为,一是安全管理行为,二是职工个人安全行为。在管理行为方面,提出了安全力管理模式、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模式、“三基”建设模式等七大安全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在职工个人安全行为方面,他们以中煤政研会推行的12种安全行为为指导,充分考虑各岗位现有操作人员的现实业务技术状况和作业行为习惯,兼顾各岗位现有的作业环境条件、设备设施状况,重点推行了“三描述”及手指口述、准军事化管理牗行走站立牘、应急救援牗防灾避灾牘等行为养成。加强职工思想行为的规范和文明素养的培养,开展了“职工日常行为自律修正、职工素养宣言、养成10个好习惯”的宣教活动,在提高思想境界、规范职工行为、增强职工素质方面狠下功夫,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实现“从制约到自觉”的本质转变。

  构建安全视觉、听觉系统。在安全视觉系统建设方面,规范布置安全标识和安全警示牌板。在井口周围建设了安全文化长廊,在各个作业地点和所经沿途都设立了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标识、提示牌。在特殊岗点设立安全操作流程图,危险地点设立警示标志,危险地段设立提醒牌、警示图,井下所有巷道都悬挂巷道标志牌,设置了避水、避火路线图和指示牌,各类设备、设施、管道、线缆都实行编码管理,按照国家安全色标准,用不同的颜色分辨各种管路,标明用途和安全注意事项。在安全听觉系统建设方面,在井口设立了电子屏幕,在道口、上下山、乘车、乘罐等地点和机车上设立语音警示装置,在大巷内都安装了防爆音响,每天24小时不停的播放温馨点播、矿嫂安全嘱咐和优美背景音乐,并加强井上下文化阵地建设,增强文化渗透力,建成了音乐生态大巷、安全文化长廊,营造了安全温馨的人文环境。

  柴里煤矿作为一座安全压力大、防灭火形势严峻的矿井,通过导入“严管+真爱”安全文化,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截止到9月15日,这个安全管理难度大、曾经事故频发的衰老矿井连续安全生产1580天,“一通三防”创出了连续10年不发火、不封面的好成绩。先后被授予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全国文明煤矿等荣誉称号。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