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年代,申家庄煤矿矿井生产能力30万吨,企业资产几千万元,年上缴利税几百万元;到21世纪,矿井生产能力达到87万吨,企业总资产5亿多元,年上缴利税两亿多元,年人均向国家上缴利税10万多元,连续5年稳居全国煤炭百强矿行列,荣登全国十佳矿山,进居邯郸市工业企业前十强,一个集采掘、洗煤、发电、建材为一体的现代化国有企业已跃然于冀南煤海。这是“科技兴矿”结出的硕果,申家庄煤矿以王俊杰矿长为代表的一班人,20年来以“艰苦奋斗创业,齐心协力攀登“的时代精神,搏击大市场,谱写出建设新矿山的华彩篇章……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祖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突飞猛进,能源再次成为万人注目的焦点。人们发现,埋藏在地底下的煤矿就如黑色的金子,成为建设事业不可缺少的财富。一旦这些黑色的金子被淘出来让它放出能量,便能把冬天变成夏日、把黑夜变成白昼、把废物变为宝贝……
河北省南部的磁县,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不仅历史文化悠久,而且地下宝藏丰富。当人们驱车来到磁县境内的岳城水库,望着波光浩渺的水面感叹风光秀丽之时,谁也不会想到就在这库底的岩石深处,竟然会埋藏着厚厚的煤层。在那里,申家庄煤矿的“淘金”者,正日夜拼搏在煤海,勇闯水采“禁区”,开掘滚滚“乌金”。
新春到来之际,笔者来到了申家庄煤矿。在由高科技装备一新的调度室,不但看到了现代化的生产场景和安全监控新技术,更是领略了矿井水底“淘金”的奇观,真实地记录下以矿长王俊杰为代表的一批“淘金”人,是如何用艰辛的劳动和过人的智慧闯出一片新天地!
“淘金”的路是不平坦的。20多年来,申家庄煤矿就是以科技兴矿为指导,靠着实干加巧干的精神,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实践证明:
科技兴矿———“淘金”者的必由之路
走进申家庄煤矿的生活区和生产区,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楼房、优美的环境、浓厚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和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凡看到眼前景象的人,都很难联想到煤矿的过去会是个什么样子。
王俊杰虽然身为矿长,却是一个极为俭朴实干的人,1969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矿井里摸爬滚打。从一个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采煤队班长、队长、技术员、科长、矿长。谈起申家庄煤矿的发展,他如数家珍。申家庄煤矿是一个老矿,地质条件复杂,开采起来十分困难。1987年以前,煤矿还在放炮、镐锨的生产方式上徘徊,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而且风险极高。1986年他任矿长时,接到手里的是一个效益低迷、经费紧张的“烂摊子”。改革开放以来,人人都知道“科学技术出生产力”的说法,也明白“科技兴矿”的道理,但要真正将这一切落实到采矿实践中,又谈何容易。科技创新不仅需要蓝图、需要资金、需要设备、需要人才,更需要领导的胸怀和魄力。但无论困难有多少,只要申家庄人认准了“科技创新”这一条道,就一定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翻开申家庄煤矿的大事记,我们看到这样的记载:
———80年代末,申家庄煤矿率先在全市地方煤矿中实现高档普采机械化,使工作面月单产由7000吨提高到2万多吨,创出当时全省地方煤矿机采单产最高水平。
———近年来,申家庄煤矿投资5000多万元,推广轻型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新技术。机组采用FMC150/350-WD型电磁调速电牵引采煤机,输送采用了SGI630/264型刮板输送机,支架采用ZFQ2500\16\24型轻型放顶液压支架,巷道运输采用了千米强力皮带和15吨电车、2米绞车等先进技术。此项在全国地方煤矿中超前领先的技术创新,大大改变了生产技术水平,使年生产力大幅度上升。工作面平均日产量达到了3000吨左右,月产量达到了7万吨以上。
———进入21世纪以来,申家庄煤矿连续4年被中国煤炭协会授予“煤矿支护先进单位”称号。巷道支护是煤矿业的重要技术之一。过去申家庄煤矿大多使用的是木、钢、锚喷支护,进度慢,劳动强度大,巷道安全系数低,被称为“被动式支护”。为彻底甩掉这种落后技术,采用了先进的锚网梁、锚索联合支护的主动支护新技术。这项技术在全国地方煤矿居于领先地位。为防止煤矿“水患”,申家庄煤矿又投资36万元购置了专用仪器设备。掘进探水采用了YDZ(A)型矿用直流电法仪,采煤工作面采用了YT120(A)型荧屏电穿透仪。这些先进技术的使用,使防水技术更加完善、水患防治更加有效。
———2006年,由于市场价格和水患威胁等因素的影响,煤矿面临着上亿元的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申家庄煤矿坚持“科学生产、技术先行、锐意创新”的原则,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大打精煤主导产品之战”的举措。从井下源头上严格控制煤矸石带入井上原煤仓,利用新技术手段调试安装微机控制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密调节和控制,使精煤的回收率明显提高。仅这一举措,就直接增收3000多万元。在对精煤的严格质量管理过程中,申家庄煤矿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申家庄煤矿的产品被注册为“冀申牌”商标。一个新的品牌,在科技兴矿中诞生了。
是金子就会闪光。20年来,申家庄煤矿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先后获得“全国能源工业先进集体”、“全国十佳矿山”、“质量标准化矿井”、“锚杆支护先进单位”和“河北省工业行业综合实力优强企业”、“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省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近百项殊荣。王俊杰矿长也先后获“全国煤炭优秀矿长”、“全国能源工业劳动模范”、“全国十佳矿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透过这些荣誉,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他们怎样以“燃烧自己,服务社会”的奉献和创新精神,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淘金”之路。
每天清晨,工人们背负着亲人的惦念和期望走下矿井。每天傍晚,工人们又高高兴兴地回到温暖的家中。这一作一息中,申家庄煤矿在实践着这样一条真理:
安全生产———“淘金”者的生命线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对煤矿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力度的加大,办矿门坎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并且逐步走向细化、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安全生产工作,成为企业的第一政治和稳定的首要大事。根据安全形势的发展,申家庄煤矿制定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法办矿、生命至上”的宗旨,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办法和举措。这些办法和举措,具有立体式的效应。
当我们走进申家庄煤矿,不论是在生活区还是在生产区,都能看到各种有关安全方面的警示标语和宣传画。设在不同场地的4个大型电子彩色荧屏,24小时不间断地播出有关安全方面的信息和新闻。在单位宿舍和入井处,还能看到一幅幅工人家庭的全家福相。王矿长介绍说,工人们每天下井工作,都牵动着家里亲人的心。每天下井前都能看到全家福照片,能促进他们提高安全意识,使他们知道,只有安安全全地工作,才能高高兴兴地过上幸福的生活。
当然,仅这样的安全启示还是远远不够的。煤矿经常开展类似于“双百日安全承诺”的活动,各级干部都签订有“安全承诺书”。为了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申家庄煤矿把“一通三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来抓。所谓“一通三防”,就是“通风和防瓦斯、防煤尘、防火”。从矿长到总工程师,从科室到采煤队,都详细制定责任职责。各个行业的每一个细节,都按照制度强化管理。上班时,严格交接班手续,不准有微风、无风和瓦斯超限作业行为。工作中,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出来问题的当事人,追究责任并进行处罚。对特殊工种人员分批分期地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与此同时,煤矿还实行了“一加一减”的安全管理办法。一加,就是实行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如全年实现了安全指标,加倍返还风险押金;一减,就是对出现了事故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制度进行减免扣除。
安全设备的投入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一年来,申家庄煤矿仅在安全设备方面的投入就达400多万元。这些投入主要用于安全生产的重要部位:如下大力对主扇风机进行改造;增加了8台局扇风机,购买了2000米风帐,扩整巷道3000米,采煤机加装了喷雾设施,对煤层采取了注水方法……
经过多年的努力,申家庄煤矿在安全治理和技术改造中已经形成了一矿一井一面的生产格局。合理采掘布局,严禁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开采,已经成为一贯的做法与原则,做到了开拓、准备、回采三良布局合理;一个采区最多布置两回采面,而只准一个回采面生产。以采掘衔接不失调为原则,并考虑到采面与采面位置关系;一个采区最多安排三个掘进头,一般是一个岩巷、一个煤巷、一个整修巷。这样既符合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有利于集中生产,同时也解决了不利于安全管理的问题。在防探水方面,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使用了先进的电测仪和钻探方法,做到有备无患。
安全生产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随着采煤进度不断加快,原有资源即将采完。为延长矿井寿命,省煤炭厅从峰局黄沙矿煤田划给申矿1000万吨储量,但其中700万吨就压在大型岳城水库的水体下,成为开采“禁区”。这700万吨要开采出来,是多难啊!不仅需要可靠的水采技术,而且安全生产的保障要求更高。在新的任务面前,王俊杰这个高级采煤工程师,在没有相同水文地质结构采煤技术可供参考的条件下,迎难而上,认真地研究地质构造、岩层岩性和含水渗透系数,运用相关的科技知识,求得了“三带”高度系数,观察收集了顶底分层冒落带、导水裂隙的两带变化高度对开采的细微影响,拿出了一套水下开采的方案。几经考证和实验,水下采煤的方案终于获得了成功。这一项以科技为先导的新采煤方法的实施,不仅使水下690万吨压煤得以开采,而且还把矿井的寿命延长了30年。经国家和省煤矿专家论证,岳城水库水下采煤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项技术获得原能源部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
安全生产不但关系到工人的家庭幸福,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命。谈到安全生产,王俊杰始终保持着一种居安思危的态度。每天早上上班安排好其它工作后,整个工作日就是坐镇一线,在调度室指挥安全生产。尽管申家庄煤矿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得比较好,已经20多年没有发生过重特大事故,但他还是慎之又慎,丝毫不敢大意。还先后到邯郸矿务局云驾岭、峰峰矿务局大淑村、梧桐庄、黄沙煤矿等单位学习取经。他说:“只有学才有智。走不出去请不进来,就有不到位之处。到了出现失误之时,后悔已迟,说什么也晚了。”
岁尾年初,在召开的总结会上,王俊杰公布了一连串数字。当他说到“截至12月31日,安全生产641天,杜绝了重大事故和工亡事故”时,在座的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大家心里很清楚,煤矿所有成绩的取得都与安全生产分不开。对此大家好有一比:安全生产是“1”,生产效益是“0”。一旦安全出了问题,后面的数字再多也是不管用的。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对环境保护又有了新的要求。申家庄煤矿领导一班人已经清醒地看到下一步要走的路:
环境保护———“淘金”者社会责任所在
而今,申家庄煤矿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总资产近6亿元、年上缴利税两个多亿、职工2000多人的以生产原煤、洗选精煤、发电、建材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随着建设形势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这样说,不注重环保的煤矿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为了进一步净化空气质量和提高环保科技含量,去年申家庄煤矿已经投资270万元,将电厂的1号、2号原有的两台水膜除尘器改造为静电除尘器。采取了这个措施后,烟尘排放量将得到大幅削减。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电厂粉煤灰的环境污染,实现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申家庄煤矿又投资1500万元,建起年生产能力4500万块的粉煤砖厂。目前,这个项目的建设已经进入生产调试阶段,投产后可每年消化粉尘、粗碴和煤矸石10万余吨,将彻底解决煤粉灰占地和二次扬尘污染,很好地改善周边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第二年。申家庄煤矿领导一班人已经做好了规划。在国家环保政策指导下,申家庄煤矿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环保项目建设力度。除了使在建项目顺利运转外,今年还新开工建设电厂粗细灰处理系统、烟气脱硫技术改造、生活区和生产区污水处理系统项目。仅这几个项目,就需投资1400多万元。加上矿井生产的安全改造项目,共计将投入2950万元。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把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兰陵春来早,煤海谱新篇”。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人们的干劲也特别大。在创建和谐企业、抓安全求发展的大环境中,申家庄煤矿在新开辟的煤田里辛勤地耕耘,立志用汗水和智慧构建起一个生产现代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与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的企业环境,以最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七大”献厚礼!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