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中交四公局京新项目总经理黄才文
黄才文,中共党员,1975年出生,1998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现任中交四公局京新高速公路SG-1标项目总经理。自1998年参加工作至今,他扎根公路、桥梁、隧道工程第一线,先后担任过技术员、现场主管、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项目经理,一干就是16年。多次被四公局及业主评为“优秀青年技术干部”、“优秀项目经理”, 2013年度再创佳绩,被评选为“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
正是在一次次临危受命中展现了他卓尔不群、胆识过人的英雄本色,在一次次艰苦环境中淬炼,锻造了他筑路人的豪情,也正是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谱写了属于他自己的华丽篇章。
临危受命方显英雄本色
16年是一个孩童成长为铮铮汉子的时间,亦是他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懵懵懂懂的青年成长为虚怀若谷的业界专家的过程。回首16年的风风雨雨,每一步都力挽狂澜,每一次都激情燃烧!他怀着对工程事业的热爱,南征北战,踏遍了大江南北,佛山东线、泗宿高速、合肥长江西路高架桥及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都留下了他孜孜不倦的身影,也记录了他一次次临危受命、勇挑重担的气魄。
2004年6月,佛山东线一环DS-17标施工进度严重滞后,项目告急,业主约谈单位负责人,要求更换项目经理。在这危急关头,公司斟酌再三,决定任命他担任常务副经理(主持工作)。此时的项目,进度缓慢、资金紧张、人员涣散……完全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但是,他毫不犹豫地担起了革新除弊,整顿发展的重任。带领技术人员深入一线调研,调整方案,改进施工工艺,增加设备投入,使桩基的施工进度快速提升,从全线落后的状况跃居全线前三,为项目的顺利完工创造有利条件。在现浇箱梁的施工中,最高峰时一个月完成11联、35跨,创下了公司月现浇箱梁施工跨数、方量最多的记录。最终项目扭转局势,提前一个月完工,并拿到业主的优质工程奖励奖金700多万。风华正茂的他,在全面负责的第一个大型项目中,便显山露水、大展身手,为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攻坚克难再创佳绩
沉浮于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面对低价中标的趋势,逐渐缩小的利润空间,项目建设已是举步维艰,再加上征地困难、物价上涨等因素,建筑行业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在工程一线成长起来的他,早已将一切看在眼里、谙熟于心,在艰难中发挥睿智和才干,开拓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方法,将工程开展得有声有色,屡屡创下佳绩。(杜加万)
1.精心策划,攻下质量关
质量是工程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工程管理的重点和难点。2007年,泗宿高速公路因征地问题,工期一拖再拖,竟延期20个月,他担任项目经理的13标,通过精心策划,在全线各标段基本处于亏损的状况下,逆转乾坤,盈利约1000万元(公司预计亏损1800多万),创造了一个奇迹。同时,项目的工程质量也得到了一致好评,现浇箱梁被安徽省质检站评为“样板工程”;项目被评为2012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成为四公局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项目。2012年他担任常务副经理的合肥长江西路高架桥项目,夺得“2011-2012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为企业的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做出了良好的贡献。
2.精益求精出效益
在经营管理中,他以贯彻“精、细、严”,落实“责、权、利”为工作标准,以“三控制、一加强”为工作重点,以技术改进和创新提升工程质量,创造效益。在安徽省砼施工中第一次在低标号砼施工中采用了机制砂,节约成本300多万元;在合肥新桥机场项目中,采用“异型钢结构景观桥施工工法”,节约成本160多万元。几年来,他担任项目经理的三个大型项目,共计盈利4000多万元,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3年,新桥国际机场02标项目被中国质量协会评为“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再一次将管理成效推上了高峰。
一路的摸爬滚打,一路的披荆斩棘,黄才文带领自己的团队,迎难而上,力开万仞,在工程建设的道路上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凯歌。在他的带领下,项目部多次被评为优秀项目经理部,项目领导班子多次被评为“四好领导班子”。泗宿项目“提高现浇箱梁质量的QC小组”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质量小组管理三等奖。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项目经理部2011年被评为全国交通建设系统“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他本人多次被业主和单位评为优秀项目经理、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一份份荣誉的获得,是对他十几年责任坚守的充分肯定,也是他对社会深深期许的有力回报。
扬帆正是起航时,经过一次次的锤炼后,他已经变得更加沉稳成熟。未来的他,将继续秉承着四公局“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发挥聪明才智,带领京新总项目经理部的全体员工,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