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岁通过互联网创业,做成全国很具知名度的网站,16岁成名,20岁时著书三本,被誉为“网络传奇少年”;被无数媒体报道,几乎天天在镁光灯下过日子。
也曾经个人一个月有着百万元人民币的净收入;组成自己的集团公司,最多时麾下有19家子公司,涉及互联网,影视传媒,珠宝,旅游等等领域,1300多名员工。
但他也曾因扩张迅速,四处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为了发放员工的工资和各种其他支出,从而把自己的所有车子房子全部卖掉,套现信用卡,借着高利贷,并问好些个朋友借钱周转,过了一段倾家荡产,生不如死的日子——这是一个富有传奇经历的人,这个人名叫王晨昀,是网星的创始人,现在带着一群极具创业精神和战斗力的团队,做着中国最大的健康点评和导购平台,网星点康。 www.wangxing.com
王晨昀生在上海瑞金医院,但出生50天后,即被父母带到了辽宁盘锦。7岁那年他离开了辽宁,回上海念书。作为一个知青子女,他小时候的遭遇是坎坷的,经常被同学欺负和受到亲戚的排挤:亲戚以为他是被父母“派”回上海抢房子户口的。同学以为他没有父母,是个野孩子……所以,那个时候在小晨昀的脑子里就印了一个印记,立了个志愿,有朝一日一定要飞黄腾达,光宗耀祖。让别人看得起自己。
性格决定命运
“我小时候虽然性格非常内向,但别人打我,我也会跟他们对着打,但是他们人多,我总是会被他们按在地上,用脚踩”,看得出王晨昀从小有股不服输的劲。内向的性格延续到了初中,那个时候王晨昀买份报纸也要拉着人一起去买,因为他开口跟陌生人说话就会脸红。直到有一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古人说: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也就是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从小的梦想不曾改变,我希望能出人头地,所以我必须改变自己的性格”;从那天起,王晨昀给自己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每天认识3个陌生的朋友,至今他仍然清晰记得第一天的情形——挣扎着在马路上逛了3个多小时,才敢对一个陌生路人开口。第一二天是煎熬,之后就慢慢放开了胆量。这为以后王晨昀做销售时的扫楼扫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从商
当王晨昀15岁初中毕业后,正式了开始他的第一份生意。值得一提的是,15岁那年也是王晨昀第一次接触互联网那年。商业嗅觉敏感的他意识到互联网会是一个商机。那年他开始利用制作个人网站来赚取收入。一开始网站迟迟没有盈利,只有付出,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2张网费单(当年的上网费用还没有包月制),每张都有400多元,气得父亲破口大骂还说要砸他的电脑,他只得躲进厨房里哭泣;但王晨昀坚信,他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在艰苦熬过了一段没有收入的日子后,终于在1998年末,1999年初陆续有几家公司要在他的网站上做广告,当时虽然300元RMB,要在首页放3个月的广告条的钱实在少得可怜,“但谁叫我们是创业阶段呢?原始积累过程一定是漫长而又无奈的,但必须走过这段路”;事实也
正如王晨昀所预料的那样,1999年中期陆续有几笔大额广告费到帐,日子开始一天天好过了,正是苦尽甘来。
风光一时
1999年的下半年,王晨昀当时每个月从国外广告提供商中赚取的网站广告费收入兑换成人民币后有好几十万元。对于一个只有18岁的孩子来说,已然了得。换做今日,很多人也无法赚到一个月几十万的收入。而他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响,陆续被包括中央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杭州西湖明珠台,陕西电视台等在内的几十家电视台和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在内的300多家报刊杂志报道过,他也得到了99年中国十大网络名流的称号。用王晨昀自己的话来说,那个时候他整个人飘飘然起来。平均每周就要接受至少十家媒体的采访。
贪图虚名
有那么几年时光,王晨昀经常出席各种互联网的创业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非嘉宾不去;各种排场;开豪车,住豪宅,请了自己的司机,最多时有3个美女助理。“那段日子,公司赚不赚钱,似乎对我不那么重要,反正我原始积累厚,我脑子里一直想着只要人脉广,朋友多,自然会有钱来的”;天天想着上市这些遥不可及的目标,吹牛忽悠。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做好眼前的事情。这个时候王晨昀四处投资后,已经将公司整编成了集团公司,下设海外,香港,上海等19家子公司,所有公司所有员工加起来有1300余名;除了涉足擅长的互联网领域外,还有珠宝,影视传媒,旅游等等一大堆其他领域。
倾家荡产
人在看似春风得意的时候,也是最危险之时;得意忘形,贪图虚名,让王晨昀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为经常参加这些看似高端的社会活动,疏于公司的日常管理长达数年之久,所以公司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要么有些子公司的CEO干脆把王晨昀架空掉,让他没有实权;要么就是有些子公司人才流失严重;或者有些子公司根本就是做亏本的;可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链的断裂;多年来王晨昀在外面铺张浪费已经花去了不少的个人存款;何况还需要发放这么多人的工资和其他支出。所以当王晨昀把自己的所有车子房子全部卖掉,套现多张信用卡,借完高利贷后还远远不够发放工资时,最后只好厚着脸皮问朋友们借钱“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我想起来都后怕,催债电话一个接一个。我非但一无所有,还欠下这么多的钱;那个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那些曾经称兄道弟的朋友,很多最后不管我了。当然,我也可以理解他们,毕竟没有一个人有义务帮你忙,借你钱的,这是我自己犯的错,需要自己咽下”;
东山再起
因为王晨昀平时做人靠谱,所以还是有些朋友愿意帮他,借他钱的,有些更是说出不要设期限,想还就还这种话,让王晨昀备受感动。而他在公司里最后开了一次员工骨干会。“我把那个时候留下来的所有员工,召在了会议室里,跟他们说了实情(虽然有些早已经知道),我告诉他们,我已经破产了,一无所有了,还欠下了不少钱,大概需要5年时间才能恢复元气(我当时故意把时间说多了,我其实心里觉得大概需要3年时间吧,但如果按实际我想的说,万一3年起不来呢,不是耽误这些员工吗)。你们想走的,就离开公司,我会理解你们,而且还会帮你们推荐好的工作;如果你们愿意留下来跟我东山再起的,也请告诉我,当然不用马上做决定,回去可以考虑几天的。”听到王晨昀说这样的话,所有留在会议室的员工,非但没有一个走的,还无一不落下了眼泪,斩钉截铁的说跟着王总干下去。
这次王晨昀选中一个赚钱的项目,就是电子商务,也是他的老本行,开源节流,在短短10个月内就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并东山再起。而在2年前,王晨昀把其他不赚钱的公司和项目,都一一结束掉了,“如果只保留股份不退股的,那么有分红最好,没有也无所谓,至少我已经在自己脑子里把这些公司全放下了。我现在只有一个公司,一个项目,就是网星点康www.wangxing.com ,这是一个点评健康类商品和导购的平台,凡是和大健康有关的商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等,都会点评,帮助消费者选购”
经过了倾家荡产的洗礼,让王晨昀成熟了很多。“我想通了,人若无名,方可专心练剑。我能不参加的活动就不去参加,浪费时间;社会活动和我没有什么关系,我开始欣赏任正非或者马化腾的低调。何况我做实业的,做生意的,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以后除非需要我本人借用媒体推广网星,否则定不会出面曝光”;
王晨昀7岁时那个志愿至今没有改变过,但唯一不同的是,他现在更关心做好每一天的事情:“今天比昨天好一点”这是王晨昀采访过程中说的最多的话,而他现在那句座右铭“真正的牛逼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你患难的时候还有多少人认识你。”我想是他经过了大起大落后,内心对人对事最真实的感受。虽然网星已经获得了A轮3500万人民币的投资,后续投资也已谈妥,但是他不愿意对外多谈这些,也不再想着上市这种较远的事情;“上市这种事情,藏在心底就好了,你每天做好一点,每天都有进步,员工会看得到,网友会看得到,投资人也会看得到,资本市场也会看得到。自己的舞步不要被别人打乱”
无论未来怎样,作为王晨昀多年的朋友,希望他能够一路走好。也希望他能够把他的网星点康,点评健康,分享健康的理念传播给更多人。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