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让铜业拥有崭新天地

企业报道  2014-05-20 10:47:01 阅读:
核心提示: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废弃物,只有没有充分利用的资源”,这一观念在江铜深入人心,“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观念,正在变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理念和行动。

  编者按:按照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内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使江西遇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能否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发展壮大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成为江西在中部崛起的战略任务。正如所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江铜、江铃、新钢、江钨、九江化纤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他们不畏艰难,敢于应对困难,奏响了一曲曲希望、理想和奋进之歌

  科技创新:诠释发展基因

  科技创新,是驱动江铜快速发展的一只“风火轮”。

  早在10年前,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江铜)就在永平铜矿开始进行难选氧化矿的湿法冶金研究试验。随后,江铜对德兴铜矿按原设计标准作为废矿石的低品位铜矿石(约占总储量的五分之一)共1.48亿吨进行了专门的课题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研究成果实施后,可使日处理量10万吨矿石的德兴铜矿延长服务年限4年半,可多回收铜金属量38.3万吨、黄金28吨。10年期间,江铜共处理含铜品位低的矿石6035万吨,成功回收铜金属量16.2万吨、黄金12.8吨。目前,江铜已掌握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堆浸—电淬取—电积”湿法冶金提铜技术,真正做到了将低品位“含铜废石”变废为宝。

  有数据表明:我国每5吨铜就有1吨产自江铜。目前,国家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江铜新增30万吨铜冶炼项目正在建设中,到2007年,江铜将形成60万吨的产铜能力,跻身世界铜行业前三强。

  循环经济:成就不老轮回

  “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废弃物,只有没有充分利用的资源”,这一观念在江铜深入人心,“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观念,正在变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理念和行动。

  在江铜的贵溪冶炼厂,单从废弃的炉渣和各种废料中,每年就可回收铜金属8000吨左右,相当于一个中型矿山的产铜量。2005年,贵溪冶炼厂又投资2.3亿采用缓冷—半自磨—选矿技术,每年从原来直接外销用于水泥制造的电炉渣中又回收铜金属5000吨左右以及数量可观的金、银等,从而实现了冶炼过程中炉渣100%的利用、尾矿的100%销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江铜人在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建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基础上,换来了企业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化。通过发展循环经济,1吨铜矿石经过冶炼后产生的价值,从过去单纯炼铜收益160元增加到目前综合利用后的600元;铜、金、银、钼、硒、碲、铼等有价元素的充分回收,冶炼回收烟气、硫精矿制成硫酸,余热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高达66亿元以上,生产过程中的废物由“包袱”全部变成了江铜发展的“财富”。

  文化战略:强健企业体魄

  自2001年以来,江铜在整合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贯穿内部管理的文化战略体系,实施了“同心同进”企业文化战略整合策划工程。目前,江铜每年员工企业文化培训率达到了80%,新员工达到了100%。

  优秀的企业总是和先进的企业文化相伴相生的。江铜更加专注于追求企业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成长方式,江铜人在“用未来思考今天”的理念与“至高、至精、至诚、至远”的价值观体系的指导下,塑造了全新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在品牌建设方面,以统一的“江铜”品牌整合多样化经营企业中品质优良、具有较好成长空间的企业。2004年,“江铜牌”被评为中国名牌。

  “明长远之理,为创新之事,兴和谐之道,立诚信之业”。江铜以自身发展带动了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员工与员工的和谐,使实施文化战略、推进文化管理成为培育企业强健体魄、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