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废纸大王”到“造纸大王”再到今天的中国首富,更多的人们可能只是在关注这个女富豪的创业史,而另一个层面的价值可能会遭到忽视,那就是张茵的出现也是循环经济进化发展的一个成功样本。
尽管废纸的回收再生只是循环经济的一小部分,但循环经济本身蕴涵的商业模式却在她身上得到了证明。而一个正在苏南发生着的事实是,一些民资甚至已经将“污水处理”这个环保难题当成一大商机并乐此不疲,不言而喻,治理污水令他们赚到了钱。
投入少却还赚钱,因为得益于市场机制的特殊优势,民资治污的市场效益已经显现出来,而在此之前的政府治污却普遍陷于投入大、效果差、还亏损的怪圈之中。尽管这些民资没有进入富豪榜,但他们的商业模式却与首富张茵的废纸回收遥相呼应。
这似乎在彰显着一个逻辑,那就是循环经济本身所蕴涵的商业模式已经孕育成熟,而将这一命题反过来的思想价值则是,市场化的商业模式已经具备了支撑环保产业独立发展的条件。果真如此的话,环保事业将揭开一个依赖市场而非政府就能解决的崭新篇章。
除了废纸回收和污水处理之外,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也蕴藏着不可忽视的商机,一个相应的数据是,3000吨废旧电池可以回收杂锌锭141吨、冶金二氧化锰300吨、铁皮260吨、电解锌181吨、电解二氧化锰340吨、铁皮500吨,价值相当于国家开发两个中型矿山的费用,而且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
然而,面对废旧电池这块巨大的宝藏,很多电池企业却以没有财政补贴和技术处理能力不足为由而不愿意涉足,即使个别热衷于环保事业的民资愿意染指这一行业,却因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而步履蹒跚。
5个月前,欧盟通过的电池指令草案,严格规定了进口电池的汞、镉含量,而且要求电池出口国生产厂家承担高昂的电池回收费用。与欧盟这种对外的“绿色壁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电池回收方面还没有有效的法律法规,更不用说支持性的财政补贴了。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贝”,可以确信的是,除了废旧电池,这一问题在其它污染物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造成的结果是,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循环经济无法循环。而要践行循环经济,就应该在政策和制度层面疏通这一产业中的体制障碍,通过政府的财政扶持使这一行业成为民资积极进入的市场化行业。
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审视之后可以发现,张茵的成功可能只是一个例外,一则是她的事业并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二则废纸的回收利用和再加工这一产业链对政策和财政的依赖性较弱,但这并没有妨碍她成为循环经济商业模式的一个样板,并对中国的循环经济发挥了启示性的价值。
一个深刻的逻辑是,循环经济并不单单是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概念式口号,而应该是以环保产业化为本质内涵的商业模式,如果政府能够为其打造出市场化的机制和条件,作为“老大难”的环保问题将可能在根本上得到解决,而民资也将因此多了一些商业机会。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