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职场动态>> 正文

看职业经理人的发展

企业报道  2014-05-16 09:44:13 阅读:

  中国企联将2005年确定为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的试点年,进一步拓展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把专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作为认证工作的重点之一,这标志着中国企联在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方面又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据了解,目前,我国工商注册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甚至一些有着十几亿元资产规模的大企业老总,也只是通过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来理解和对待企业经营管理。“到哪里聘放心的经理”已成为许多企业的困惑。由于缺乏理性的决策和科学的经营设计,一些企业的成长很迷惘,有的甚至因为老总的无谓失误走上绝路。

  中国企联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柴寿钢说,经理人职业化是改变国企经营管理人员的任用方式、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是国企实现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也是国内许多企业全球化步伐要迈得更快更好的必然选择。

  所谓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就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认证标准以及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序,对职业经理人品德、知识、能力、经验和业绩进行科学认定。权威的经理人资格证书已经成为执业者走上企业管理岗位的“通行证”。比如美国的项目管理协会或英国皇家特许管理协会开展的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在全球企业界影响很大。企业经营管理人一旦通过他们组织的认证,立即就会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

  我国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刚刚起步,其发展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更要充分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科学评价体系、认证标准以及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序,为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提供适用的标准支持和制度保障。相关政府部门要加紧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规则,为认证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对不规范的认证行为要坚决打击和取缔。

  其次,尽快构建认证前培训、认证和认证管理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组织推动体系。对于认证前的培训,须改变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道路。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机构要严格自律,相关社会团体要高度重视认证管理,确保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证书的“含金量”。

  职业经理人认证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全国性行业协会和地方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的积极性,为制定科学的测评体系提供依据和建设性意见,在资格认证过程中互相支持、配合,做好职业经理人信息收集、数据库管理等工作。多方努力,加快经理人职业化进程,造就大批现代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