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反对以爱国的名义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软强迫”,但同样也反对作为对社会具有主导和支配力的政府部门不进行客观调查和质量检测而认为国产品牌一概不合要求的主观倾向,因为这种行为正是先入为主甚至根深蒂固的崇洋媚外意识在作怪。
而真正的辩证态度应该是,对采购的产品不分土洋,通过对需要采购的产品设置相应的标准,并对参与投标的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指标上进行科学和必要的检测,而只有设置了这种一视同仁的采购程序,即使采购的结果全是洋品牌也无可厚非,但江西的这次政府采购却没有给国产品牌任何进门的机会,这正如婆婆还没见到媳妇,仅听到名字就否决了。
而江西方面以国际惯例作为拒绝民族品牌的理由也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正如一位网友所指出的那样,国际上政府采购的通行规则恰恰是保护和支持国货,而相应的例证是,美国的政府部门曾经以安全为由拒绝购买联想电脑。《美国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牞凡是动用美国财政资金的项目牞要优先采用美国的本土设备牞特别是更优先采用美国中小企业的设备。
尽管我国的政府采购法也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但政策的龙种依然难以对抗现实的跳蚤。问题的根本在于,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已经支配了一些政府官员的潜意识,再加上政府采购中诸如回扣之类的潜规则也早已在被适应了中国国情的跨国公司的娴熟运用下具有了比较优势,而在政府采购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执行力度的情况下,拒绝国货的事件才会屡屡上演。
但不应忽视的是,由于政府部门的行为具有较强的社会导向性,这种冷落和拒绝国货的做法必然会在更广的社会层面对国货营销产生消极影响,谁能否认,胡润调查所显示的中国富豪不支持民族品牌的普遍心理与政府采购中的拒绝国货没有丝毫瓜葛?
当然,政府采购和财富精英们对国货的冷落也是摆在众多民族品牌面前的一道营销难题,对这个难题的破解并非一日之功,而洋品牌的受宠也可以给民族品牌一个启示———只有真正征服了世界,才能更容易征服中国。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皮革协会已于日前推出“真皮标志”的英文版,这可以在营销层面提升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而要铸成真正的国际品牌还需要中国企业自身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层面苦练内功,对民族品牌而言,国际化是必打的一场翻身仗。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