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加入WTO后,高达60%的外贸依存度使我国对外贸易摩擦趋于频繁化。而随着国际贸易壁垒中关税对贸易影响的逐步弱化,非关税壁垒已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障碍,技术性壁垒更由于其一定程度的合法性和隐蔽性,成了未来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
据调查,面对技术壁垒,目前我国企业普遍采取“忍气吞声绕开走”、“针锋相对搞游说”、“不惜成本技术攻关”3种传统应对方式。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我国企业均处于被动地位,为什么中国企业总是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什么中国企业总是被动迎战?一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常用手段,潜台词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其结果往往是亦步亦趋难以奏效。因此,探索出一条如何破解技术壁垒的新思路对我国企业具有至高的战略意义。
隐蔽的障碍
浙江温州是我国出口日用品的主要生产地之一,也是近年遭遇贸易壁垒的重灾区。据统计,2003年,浙江至少有三分之一出口企业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产品出口受此影响达25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出口额(416亿美元)的6%,而温州更是浙江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灾区。温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林利说,目前,温州打火机、服装、鞋革、低压电器等优势产业均已不同程度地遭到技术性壁垒影响。
温州市外经贸局公平贸易处副处长周小平透露,温州至少有三分之一出口企业遭遇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具体涉案金额目前尚未详细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技术壁垒对温州出口产品造成的影响远甚于反倾销”。
2002年欧盟对我国打火机出口启动CR法案和反倾销后,温州作为我国打火机主要生产基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据介绍,2002年该市自营出口打火机7171万美元,仅比2001年增长了0.13%,为1995年以来历史最低增幅。
周小平认为,随着欧美国家明年纺织品服装和鞋革配额的放开,温州这两大重要产业出口将遭遇空前的技术壁垒。为防止中国鞋革进口激增,欧盟内部正在酝酿设置进口壁垒以保护本地区制鞋企业。与此同时,欧盟也即将实施《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和《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办法》,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必须进行注册、评估和检测。这预示着明年起温州服装出口将面临欧盟苛刻的“绿色技术壁垒”。
更令人担心的是,目前美国、土耳其等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纷纷效仿欧盟做法,扩大渲染了配额取消后我国纺织服装等产品的竞争力,为今后我国产品出口埋下隐患。
显然,破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当前我国企业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传统“破壁”思维
在GOOGLE搜索中键入“中国企业遭遇技术壁垒”,会跳出21900条信息,考察我国企业近年遭遇的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应对方式,可以发现,目前我国企业在破解技术性贸易壁垒时的方法大致可归纳为三类:
一是采取“忍气吞声绕开走”的方式,绕过设置技术壁垒的国家,另辟市场,此方式虽能出奇制胜,却是回避问题消极、被动的行为。
二是通过“针锋相对搞游说”的方式,对技术壁垒制订国进行国际诉讼或游说,试图让那些国家放弃对技术法规、标准的制定或生效,此应对方式比较积极,但其难度大、成功率小。
三是“不惜成本技术攻关”。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有的企业采取临时投入巨资,组成技术攻关队伍,直接突破技术壁垒,达到进口国规定的商品要求,但这种见招拆招的应对结果是非胜即败,企业经营风险大增。
在浙江有关部门提供的一份材料中,总结了该省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出口产品的国际标准认证;加强对外交涉,突破技术壁垒;苦练内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显然,我国出口企业在破解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均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疲于应付又缺乏应对良策。在这场较量中,大量外贸单子流失和出口成本大增是常见的结果。
融入与超越
浙江温州企业探索破解贸易壁垒的脚步从未停止。最著名的一次是,黄发静等温州企业家为阻止欧盟通过CR法案(售价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安装“安全锁”),从2001年10月开始自费游说欧盟各国,2003年12月终获成功。黄发静的壮烈行为也使他获得了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与黄发静“针锋相对”的思路不同,作为中国鞋业巨头的温州康奈集团有限公司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种“破壁”的新思维——融入国际环境,超越行业标准,试图成为国际行业技术标准的制订者。
“我们注意到了中国企业的这种被动局面。”温州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说。这家以专卖店方式进入国际中高档鞋类市场的民营企业,探索“破壁”的思维在其与全球性技术研究中心SATRA的合作中变得清晰起来。
据郑秀康介绍,2001年康奈成为SATRA会员。这几年SATRA每年为其提供包括提高产品工艺、产品品质等技术服务。但这样的服务已不能满足康奈创立国际品牌的需要,康奈要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机构与国际接轨,最终与国际知名鞋类企业同步前行。
郑秀康透露,在完全了解SATRA的功能后,他们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不就意味着SATRA是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法律的重要渊源吗?在进口国设置有关技术壁垒时,SATRA是其立法调查获取法律内容的重要对象。明确思路后,今年初,康奈公司主动向SATRA提出建实验室的合作意向;7月,SATRA派该机构亚太区负责人来洽谈合作事宜,最终达成技术服务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康奈将在SATRA的技术服务下,投资1000万元在国内建立鞋类研发设计中心,研发世界最新鞋类技术、工艺,研究最新国际鞋类技术、环保标准等。康奈正在奋斗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鞋类顶尖认证机构的俱乐部成员,跻身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制订者行列。这种变被动应对为主动融入的思维已超越了“破壁”本身。该公司的远景设想是,在该研发设计中心成为国内制鞋行业顶尖研发机构后,随时准备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帮助制订中国的鞋业贸易技术规范,对外国进口产品施加影响。
“在一片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呼声中,中国企业似乎忘了自己应该而且完全有能力去影响别人,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从而让别国企业来接受我们的标准呢?”郑秀康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其本身就赋予影响市场条件的有力手段。中国优秀企业应该通过掌握贸易规则的主动权,融入与超越国际贸易壁垒,从而在国际上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这也是中国优秀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长远的发展方向。”
这里是塞上煤城,是宁夏最北端的城市——石嘴山。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力特化工)就悄然崛...
在中国的港口运输界,有一位被称为是“常胜将军”的人物,那就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