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如何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兴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要善于做好新形势下的文化工作,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广大企业来说,随着经营环境、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企业文化,这是新时期企业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的竞争,更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企业文化的竞争。纵观世界500强企业的成长、发展历程,这些企业能够驰名全球、出类拔萃的关键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因此,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要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来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我国企业的文化建设虽然有了较大进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但发展还不平衡,有的企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存在差距,有的没有从企业实际出发创建企业文化,有的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脱节。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在认识上和实践中得到解决。
陈兰通指出,把握方向,明确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全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中国企业文化,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合和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创新为动力,立足于文化强企,创建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陈兰通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文化建设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因素在推动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市场竞争,表面上是产品、价格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有的专家、学者提出,古代中国提倡天人合一;近代中国提倡民主和科学;当代中国提倡以人为本。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而一切活动又离不开人。同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为了人,而同样又必须依靠人。我们要深刻认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企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都注重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同时,平等善待员工,平衡相关者利益,提倡团队精神,并鼓励创新。
陈兰通指出,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创建有自身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它既是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思想,也是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理念基础。从一些几十年持续发展、经久不衰的企业分析,尽管他们的经营战略和生产总是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但始终保持着稳定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目标。能够在不断发展中保持其核心价值观不变,正是这些成功企业的深层原因,也是企业文化的力量。优秀的企业都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没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是不可能长久的。企业要持续发展,保持竞争力,必须在企业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生产技术可以学,规章制度可以订,但包括企业全体员工内在的追求、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是很难模仿、很难移植的。因此,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创建有个性的文化。一是要致力于建立适应自身特点的文化体系,根据员工所能接受的方式,整合出自己的文化内涵;二是协调各方面力量,按照袁宝华同志提出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建立规范性的企业文化,使员工既有价值观导向,又有制度化规范;三是培养发挥每个职工聪明才智的创新文化,用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
陈兰通强调,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企业在追求效益增长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商业道德、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迅速调整时期,重视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可以展示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企业只有真正做到依法诚信经营、关心和保护劳动者权益、注重环境保护、热心公益事业、促进社区发展,才能真正赢得社会的尊重,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文化,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绿色GDP核算框架已初步建立,环境污染和资源损失将逐步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企业要把循环经济、绿色GDP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决策、每一个流程和每一个环节,渗透到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陈兰通指出,建立健全实施系统,稳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需要方方面面共同作出长期努力的艰巨工作。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担负着倡导责任、示范责任和整合责任,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推动力量,要自觉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和有效管理者;要注意把领导者倡导和员工认同的文化理念用规范的制度和机制,具体落实到企业整个经营管理过程;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切实加强领导、规划、指导和协调,党政工团和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同时要建设学习型企业,加强职工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这里是塞上煤城,是宁夏最北端的城市——石嘴山。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力特化工)就悄然崛...
在中国的港口运输界,有一位被称为是“常胜将军”的人物,那就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