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青龙山上攀枝花

企业报道  2014-04-29 11:25:40 阅读:
核心提示:攀枝花又称木棉花。它的根深深地扎在大地,枝高高地挺上天空,大红的花朵凝重艳丽,在蓝天下灼灼如簇火辉映。

  英雄的花

  英雄的城

  英雄的人

  攀枝花,著名的西部钢城,全国最大的铁轨用钢生产基地。

  攀枝花始建于1965年,是当时国家“三线建设”的重大工程。据说,当有关专家向毛主席和党中央汇报要进行铁矿开采时,地图上还没有这个地方。专家们说,那里到处是崇山峻岭。除此,只有一棵攀枝花和七户人家。主席说,攀枝花是英雄的花,那就叫攀枝花吧。当然,传说归传说,建市后的很长时间里,这里一直叫渡口市,只是到了1987年才得以正名。以花命名,全国少有。

  攀枝花又称木棉花。它的根深深地扎在大地,枝高高地挺上天空,大红的花朵凝重艳丽,在蓝天下灼灼如簇火辉映。

  攀枝花也称英雄花。在南方,榕树以树冠庞大达数亩人称霸王树。而人们却在其中栽植木棉,高出其上,形成“英雄压倒霸主”的局面,于是攀枝花得名英雄花。而对于英雄花美誉的理解,更使人想起民族英雄关天培。关天培是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中的抗英名将,时任广东水师提督。1841年2月,英军进攻虎门,关天培指挥的大炮紧紧依靠着一株木棉树,向侵略者发出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轰击,最后壮烈牺牲。英雄的身躯倒下了,但是,那株木棉树依然如他,傲然耸立在虎门之口的珠江岸边……

  攀枝花,英雄之花,英雄之城,英雄辈出。这里有建设钢城的10万大军,有改革开放的风流人物,有西部大开发的激越号手,更有千千万万的凡人才俊。正是他们,构成了百里钢城的铜墙铁壁、钢筋铁骨。

  雷在荣,英雄城里最普通的百姓。但是,他却胸怀国家,心系社会,珍惜能源,注重环保。他从捡垃圾起步,硬是从废旧钢渣堆里“捡”出了一个拥有职工250人,年产五氧化二钒2000吨其中粉钒300吨、钒铁3000吨、钛铁3500吨,产值达1.5亿元,拥有全国民营企业钒铁生产最大生产线、钒产量名列全国第四名的四川米易兴辰钒钛铁合金有限公司。

  2005年1月下旬,北方早已是“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攀枝花却葱绿依旧、木棉含苞。此时,我们来到了青龙山下安宁河边,见到了雷在荣这位身材瘦削但胸怀又无比伟岸宽阔的巴蜀汉子。

  辨证否定 历练人生

  “1980年,我刚刚16岁吧。当时是没有这些水泥路面的,这些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路面都是几百个石阶。我们每天都要从这里走下去,坐船到金沙江那边捡垃圾,晚上就在炳草岗体育场上睡觉,身上就盖着干草……”

  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盘旋,雷在荣的语速很沉稳,仿佛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这是令我们这些见多识广的记者万万想不到的:一个大名鼎鼎的企业家,竟然是从捡垃圾起家的。

  听老乡讲在攀枝花好挣钱,他便带着父母给他的30元钱来了,他要独闯一番天下。

  可是,人生地不熟,又没有技术专长,年龄幼小身材瘦小,找工作又谈何容易?他想去建筑队当小工,跑了好几家,都不要他。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流浪者。最困难的时候,身上只有七角钱,饥肠辘辘,惟有路旁村民喂猪的红笤和山上流下的浑浊的“自来水”充饥。

  “饿得实在受不了了,那天我差点干了错事,差点滑向犯罪的深渊。”

  “下午,我回到体育场。那里有几个学生在踢球,他们的衣服和书包零乱地放在附近的看台上……不过,毕竟我的文化水平还是有的,廉耻心还是有的,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绝对没有搜他们的包。我只是翻看他们的碗,他们的碗是两个两个扣在一起的,我慢慢地打开,从里面找到了两个半块馒头——这两个半块馒头,我现在还记得那个滋味……”

  当雷在荣讲述这个故事时,我们感到他的内心的剧痛。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他的宽广胸怀:要知道,将军身上的伤疤有时候要远比他胸前的金质勋章更加荣耀。

  雷在荣不得不斯文扫地,加入了捡垃圾的行列,沦落成一个“破烂王”。

  他的“第一桶金”是捡铁丝和铜丝卖得的1块7毛钱。他花2毛7分钱办了个暂住证。余下的钱,他买了5斤大米。他第一次有了温饱的感觉。

  于是,在攀枝花市区盘旋的街道上,在金沙江两岸陡峭的山路上,又多了一个幼小单薄的“破烂王”的身影。他每天一大早从炳草岗体育场爬起来,抖落身上的干草,拿起蛇皮袋子,沿着石阶一级一级走下去,挤上江边的渡船,到对岸攀枝花钢厂的废渣堆,与成群的破烂王们争抢着各种各样的垃圾,分门别类地装在不同的袋子里。沉重的袋子压弯了他瘦削的身板,他吃力然而坚强地背起来,走向废金属回收站。晚上,他又挤船渡江回到体育场,将干草盖在自己的身上……

  但是,他是不甘心的,与命运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抗争。

  捡了一段时间的垃圾,手中稍稍宽裕了些,他就想做些正当的生意。

  听人说,贩卖猪肉到云南省元谋县能多赚些钱,于是,他拿出了所有贩卖鸡蛋赚的钱,又向朋友借了些钱做本钱,买了100多斤猪肉就去了。

  100多斤的猪肉压在他瘦羸的肩头,100多公里的山路在他的脚下延伸。在崎岖的山路上,他走走停停,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途中,他遇到一个当地的农民,人家“好意地”说帮他背一段。善良的雷在荣相信了,并且是千恩万谢。

  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一个茂密树林遮盖的拐角处,那个人和他的猪肉全都不见了

  雷在荣真是傻了眼,呼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

  他身上仅有1块多钱,在当地举目无亲。

  后来,他只好就地打工,帮别人干了几天的活,才挣足了5元钱的路费。

  他又一次一贫如洗了。他只好再接着捡他的垃圾。

  这一捡,就是10年。

  雷在荣说:“苦难是最能磨练人的。多年的磨练,练就了我不怕困难、坚忍不拔、宽厚待人的本性,这是我10年捡垃圾生涯中‘捡’出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一次的磨练,反而使他更加坚强,增强了他改变命运的强大动力。正是他再次重返垃圾堆,使他发现了比金子更贵重的东西,从而使他的人生和事业发生了质的重大的飞跃。

  慧眼识珠 变废为宝

  攀钢是大型钢铁企业,每年都有大量废渣倾倒。雷在荣看到,一堆堆废渣就像一座座小山,稍微有风刮过,便是漫天飞渣,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不仅如此,他还听说,在废渣中有大量钒钛等稀有金属,这是资源和经济的重大浪费。

  这一认识,是雷在荣重新返回垃圾堆后的重大质变。

  一支昏暗的灯泡,一只小小的铁锅,一个小小的蜂窝煤炉。

  为了验证书本中理论的正确,为了取得准确的数据,雷在荣自己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着各种实验和分析。每当夜幕降临,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租住的窝棚,他没有像别人一样去打麻将喝啤酒,而是进行着自己的工作。只见他用右眼吃力地一会儿看看书——他的左眼严重受伤神经坏死不能感受一丝的光亮,一会儿再往锅里添些捡回来的废渣,用棍子不住地搅拌着……难闻的气味刺激着他,泪水不断地流出来,他全然不顾……

  第二天,他拿着这些液体走进攀钢的实验室,再进行技术分析。

  最终的实验结果让他喜出望外。攀钢的废渣中,完全可以提炼出珍贵的钒和钛后来,他打听到峨眉山铁合金厂进行废渣的再提炼,于是进行接洽与合作。第一次,他花3000元购买的废渣,一下子换回来20多万元。

  从此,雷在荣投身冶金界,义无反顾。

  1996年,他在老家成立了资中平发铁合金经营部,开始与峨眉山铁合金厂进行大规模合作。“平发”,就是希望在平安中发展。

  但是,他的事业是不平坦的。这似乎又是辩证否定的规律使然。然而,又是在这些不平坦的过程中,再一次显示了雷在荣的慧眼识珠的睿智与坚强。

  2000年10月,亚洲金融危机,钢铁和钒钛合金价格大幅度下跌。但此时,雷在荣却反其道而行之,要投资100多万元建设兴辰冶金材料厂。

  亲朋好友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甚至激烈反对。

  但雷在荣丝毫不为所动,“一意孤行”。

  他自己有一本清楚的账。他说:“在市场疲软的时候,各项生产经营成本都是很低的。当时租赁的这家硫酸铜厂,年租金才8万元。租了两年我们就把它买下了。现在就要高得多了;原材料,真的就像是捡垃圾,非常便宜,甚至是不要钱的;还有人才储备,当时许多同行业厂家效益不好,大量裁员,许多技术人员和工人下岗,此时自然是储备人才的好时机……”

  实践证明,雷在荣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等到2003年市场好转时,他们的各项工作已经完全到位,水到渠成。

  2003年11月,他们又成立了米易兴辰钒钛铁合金有限公司。

  雷在荣的产品是冶金行业中的“宠儿”,基本上是卖方市场。但是,他却极为注重企业内部管理,极力追求管理效益。他认为,生产工艺、人事、安全管理才是企业产生效益的根本。

  2004年,雷在荣的公司为国家上缴税金1200万元,实现利润1400万元,产品供不应求,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私有公用” 共同富裕

  雷在荣原创和独创性地提出了朴素的“私有公用”理论,将公与私的问题科学地解决。

  关于创业动机,他说:“我认为每一个企业家,创业的第一想法是满足自己的温饱,然后将这一想法扩大到亲人、职工、朋友和社会,并逐渐加以落实。办企业就是要让朋友过上好日子,要让每一个人都能满足下半生的生活。”

  关于企业财产的归属,他说:“企业的财产是我的,名分是我的。但是,它来自于职工、来自于群众、来自于社会,必须由大家来使用,并最终完全回归社会。企业不管到什么时候,我都不会把资金撤走。在企业,我最终拿走的是我自己的工资。在我身后,我将将企业捐献给国家。在我身边,永远不会出现仇富心理。”

  关于家庭与企业,他说:“现在企业好的情况下,我家里的资金安排也是很节约的,对孩子要求是比较严格的。等孩子长大后,一定要让他自己去创造财富。一个成熟的企业家绝对不能做守财奴。”

  关于发展方向,他说:“现在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也可以进入企业成本了,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赞助公益事业的这个步子。归根到底,要与职工实现共同富裕。”

  米易兴辰是地道的民营企业,但在这里却是党政工团“五脏俱全”,雷在荣兼任党支部书记。公司有专门的职工宿舍楼,投入巨资建有集会议、教育培训和娱乐为一体的职工活动中心,并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和职工医疗所。公司经常邀请一些大学教授为职工举办法律、技术等各种讲座和培训,甚至雷在荣亲自上课,既提高了员工的技术素质,更重要的是让一些年轻的职工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公司还不定期地举办各项文体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使以前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特别是赌博恶习彻底杜绝。最近,公司又为职工购买了一辆豪华旅游大巴,既用于接送职工上下班确保职工的安全,又能让大家出去旅游学习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在公司,职工从来不称呼雷在荣“老总”,而是“老大”,把他作为家里的兄长。他与职工是一家人的关系。

  积极吸纳当地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办企一地,造福一方,是雷在荣“私有公用”思想的具体体现。公司250名员工中,垭口镇就有150余人,公司驻地的新田村一社基本上每户都有一人在公司上班。村民在公司的工资收入是农作物收入的几十倍,这些偏僻山村的村民生活早已达到了小康。

  雷在荣个人2001年4月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厂长经理”,2004年1月被评为“四川省优秀企业家”,2004年2月被评为“四川省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先进个人”,2004年4月被评为“攀枝花市劳动模范”,并获国家农业部第五届“全国乡镇企业家”荣誉称号。他现在是米易县政协委员,县工商联副会长、攀枝花市个体私营协会副会长。

  其实,雷在荣知道,与其说这是荣誉,倒不如说是更大的责任。

  雷在荣说:“我们的计划是:办厂第一年,也就是2001—2002年,公司职工人均年工资达到8000元。第二年2002—2003年,要达到1.2万元。第三年2004年,要达到1.8—2万元。目前,这三个目标不仅完全实现,而且还为职工办理了工伤和养老保险。我们今年的目标是人均工资2.5万元,管理阶层最少在5万元以上,现在已稳操胜券。我们不贷国家一分钱,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5年之内实现人均资产200万元,资产达到5个亿。总之,要让我们员工的收入在攀枝花乃至四川省都是最高的。一句话,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西部的希望

  雷在荣被朋友们称为“奇人”:

  一奇:个子低矮,身材瘦小。已届不惑之年的他,身高1.6米左右,脸型瘦削,体形单薄,体重只有百斤左右。但是,他却有用不尽的智慧和使不完的劲;

  二奇:出身贫寒,捡过10年垃圾。但是,他不惧怕任何困难,硬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学知识,办企业,从垃圾堆里“捡”出了一个现代化的钒钛铁合金企业;

  三奇:他的左眼残疾,没有一丝光感。但是,他却慧眼识珠,能从垃圾堆里“捡”出珍贵的稀有金属钒和钛,成为全国民营企业同行业中的“老大”;

  四奇:他是一个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家。但是,他却有着一颗无比宽容的心,摒弃了“为富不仁”和“守财奴”式的“固有规律”,原创般地提出了“私有公用”的思想。

  其实,雷在荣的“奇”更是一种平凡,是平凡中的奇特,奇特中的平凡。正是这些千千万万奇特的凡人和平凡的奇人,才创造着国家、民族的历史。

  哦,青龙山上那一簇簇鲜红的攀枝花。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