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术资本>> 艺术资本报道>> 正文

沈素华 刘大为——中国书画两大家作品鉴赏

企业报道  2014-04-22 20:26:21 阅读:

  沈素华,艺名石乡,桂林人,生于1956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家学熏陶,得山水之灵气,一贯酷爱文、史、哲,钟情诗、书、画。爱好广泛,博览群书,潜心将诗书画联,甚至历史和哲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使其在相互的碰撞和砥砺中逐渐渗透到各姐妹艺术的纵深领地,自由地驰聘于广阔无垠的艺术天地之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文学创作的同时,对各历史时期出现的主流文化进行对比和研究。对历史上早已认定的无法超越的文体,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不再给予锦上添花,然而却对明清两代的楹联创作已经达到了最高峰的定论耿耿于怀,并且通过细致的盘点和印证,最后否定了中国明清两代楹联艺术达到了最高峰,已不可逾越的定论。明确提出中国明清两代的楹联艺术处于繁荣和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在艺术形式上,如回文联、拆字联、凤头联等高难度的联格,甚至尚处于萌芽阶段,尚有无限发展的空间,为此身体力行。在三十多年的楹联创作生涯中,不仅创作了四千多副佳联妙对大大拓宽了楹联创作取材和视觉的领域,还创造出了近三十种新的联格。如:阴阳回文联、流水回文联、复辟谐音回文联、母体回文联、拆字回文联、残缺回文联等。在拆字联格中,新创造出了多重完全拆字联、公因式拆字联、公因式谐音拆字联、会意拆字联、成语拆字联、回文拆字联等。还有正在进行从2006年就着手的《打造中国第一楹联大县》组织和创作。把临桂县167个村委、1344个村名全用凤头联做出来出书。并领导全临桂县楹联创作者向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冲击。

  在书画艺术上,本人一贯恪守开路不伤古人田的艺术主张。并认为大凡要成为一个书法家和画家,其前提起码是一个合格的文人。为此提出了“书有三贵”的艺术主张,即:书有三贵:一贵自文、二贵自情、三贵自体。而本人特别强调的又是第一“贵”,认为一切书法家,如果在其大部分的书法作品中,看不到他自己创作的诗词、对联、或者从艺术心迹演化出来的箴言,严格说起来,不能算为书法家,即便其字写得很好,充其量也是个写字匠而已。所以本人一切书法作品,同时又是自己的文学作品。

  本人从七岁开始自学画画,真正的启蒙老师是一本前后脱了几页并有点残破不堪的《芥子园画谱》。长大后也想过拜师学艺,但由于自幼酷爱文史哲,所以很早就锁定“大师无定师”这个理念,拜自然为师,特别在焦墨画这个领域、刻意不学当今焦墨画家的一招一式。即从先秦哲学的“玄素”理念演泽开来,向两极拓宽,认定玄与素也就是黑与白,实乃为天地之根也。于是以其为坐标开启了“沈氏焦墨时代”。不仅找出了焦墨画的三难、三怕(难在雄浑苍茫,难在高至深远,难在丰艳透灵。三怕:一怕板结、二怕单薄、三怕燥火。)还悟出了焦墨画的三贵:一贵神朗、二贵骨清、三贵色明。为使中国尚不成熟的焦墨画真正走向成熟,并似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本人倾其全部精力和智慧,在学习、实践和创作以及修为和技艺上如何提高中,又提出“轮番滚动”的理念:即:由心及眼,由眼及手、由手及笔、再由笔及手、由手及眼,由眼及心这么一个“轮番滚动”的过程。同时将文史哲、诗书联及音乐、舞蹈其中精神内质融入到绘画及著作中。每幅画都是以联诗、散文、诗歌的形式做题跋,使之弥漫着浓浓的文人气息,达到中国文人画家又一新的境界。

  本人一贯所崇尚的艺术观或者说所有艺术的功能无非是八个字,即:收拾遗憾、安慰人生。

  主要著作:

  一、楹联方面专著:

  《沈素华千联故事集》、《沈素华趣味故事联》、《沈素华隶书百联》、《沈素华哲理联荟萃》、《回文联赏析》、《拆字联自创自评》、《临桂村名凤头联》(领衔创作)等。

  《大地红尘》(长篇小说)、《病树前头万木春》(长篇小说)、《天宇情韵》(梦径录)、《天宇神韵》(梦径录)、《收拾遗憾》、《绿野拾蕙》、《沈素华哲学丝雨》、《沈素华艺术心迹》等。

  三、书画方面著作:

  《沈素华诗书画集》、《沈素华焦墨画选集》。

  国内合著:《中国当代美术作品集》(6人)、《当代中国国画艺术名家集》、《艺术人生》、《华商》、《中国名家民生书画专集》、《艺术与文明的对话》、《沈素华-中国梦丹青颂》、《大师风范 翰墨情怀》等。

  四、电影文学剧本、电视连续剧剧本:

  《郊外那片风景》(儿童电视连续剧)、《地主女》(电视连续剧)、《再婚、离婚、复婚》(电视连续剧)、《代课老师》(电视连续剧)、《骗你一生》(电视连续剧)、《墨泪无痕》(电影文学剧本)、《红山芋》(电影文学剧本)、《寡妇改嫁在黄昏》(电影文学剧本)、《山月弯弯》(电影文学剧本)、《最后一个媒婆》(电影文学剧本)、《一条光棍一首歌》(电影文学剧本)等。

  五、主编《临桂古今文化纵览丛书》

  以上著作包括已出版和即将出版。

  苍茫 豪放 单纯 丰富

  ——评沈素华焦墨山水画 刘大为

  结识沈素华先生,始于其焦墨山水画艺术。

  焦墨山水画是黑白艺术。它展示给读者的主要是画家以娴熟多变的笔法控制表达墨色的变化,和由此创造出的感人景物。其主要欣赏价值并不只是景物本身,更主要的是画家绘制景物过程中由墨色变化所表现的技艺和修养。沈素华先生所作的焦墨山水画,无不充分发挥了其独特的特点,更显其娴熟的笔法控制。必将永远独立于水墨艺术和彩色艺术,并不断发展自己的独特艺术魅力。

  艺无止境,画途遥远,人画俱老。相信沈先生在以后会不遗余力地去追寻、探索艺术真谛。

  大气 壮观 灵秀 丰富

  ——评沈素华焦墨山水画

  艺术资本主编 苏启瑞

  沈素华的焦墨画不仅能将北方的高原广漠,准确深沉的表达其苍茫与壮观,更能用焦墨完整地表达了南方烟云缭绕,秀润幽美的小桥流水,足以可见沈素华对焦墨画笔法的娴熟练达,他的大幅焦墨画整体布局和丰富的思想表述更是难以企及,令人敬服。

  沈素华的作品用笔洒脱,稳重而大气,一笔一划中无不渗透着画家的灵气,一山一石,一屋一树都各有灵性,各具神韵,亲切而自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巧用笔的速度、用力大小、含墨量多少、笔锋变化、线条粗细、灵活皴擦等多种技法,显示出浓淡、虚实、阴暗、远近,并且突破了用焦墨画出云、水、雾等虚景的难点,形成了云雾缭绕,润泽秀美的江南风光焦墨山水画,使它具有高雅、古朴、清秀、纯洁、丰富而又简洁的特点,使人产生虬结之趣、金石之美的感受,获得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沈素华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个人素养更是为其人其画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沈素华作品1

沈素华作品2

 

 

 

  刘大为,1945年10月生,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中国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兼分党组书记,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2003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2008年12月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工笔重彩画学会副会长,当选为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大量作品在中国及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出,获奖三十多次,是获奖最多的画家之一。是中国当前艺术成就突出,影响较大的中国画家。

  主要作品有《漠上》、《马背上的民族》、《阳光下》、《晚风》、《帕米尔婚礼》、《草原上的歌》、《马扎归来》等。《马背上的民族》获第二届工笔重彩大展一等奖,《晚风》获1991年全国美展银奖和关山月中国画创作奖。

  出版有《写意人物画技法》、《人物小品》等。

刘大为作品  1

刘大为作品2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