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专利技术与产品>> 正文

建设世界驰名品牌中国石油管道

企业报道  2014-04-21 10:22:23 阅读: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人们的一个共识,因为社会进步需要和谐,人类发展需要和谐,企业生存壮大更需要和谐。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企业有了质的飞跃,他们参与竞争、开拓市场、积极“走出去”,他们之中有的壮大了、发展了,但也有的衰落了、消失了,为什么﹖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企业是否遵循和谐发展的道理,企业要做大,但更要做强、做久,始终以和谐发展作为主线,不盲目求大求全,不做给别人看的“花架子”,而是踏踏实实地真正做市场、创品牌。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就是这样一个踏踏实实的企业,他们没有空谈和谐,但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和谐精神的体现,走出国门,提升核心能力、树立中国石油管道品牌、向世界驰名品牌攀登。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和谐谋发展,生存天地宽。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CPP),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长输管道、大中型储罐、通信电力、城市燃气等工程勘察、设计、建设、运营及油气储运技术服务业务,是跨国经营的管道工程专业化公司。

  管道局以建设世界驰名品牌为目标,积极实施“走出国门”战略,先后在伊拉克、突尼斯、苏丹、利比亚、叙利亚、哈萨克斯坦、莫桑比克等国际市场承担并建设了6000多公里管道及油气储罐项目,成功实施了多个海外管道及储罐EPC总承包项目,创造了显著业绩。2004年管道局海外收入由2000年的6300万元增加到17亿元,海外合同额由400万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以战略引领 走出国门

  1999年中国石油重组,管道局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输油气主业,背负起沉重的历史包袱,企业体制性、机制性矛盾突显。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国内外管道建设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管道局确定了“到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创新思维、实现超越、争雄国内、走向世界”的新时期企业精神和“创造新优势,创造新商机,创造新活力”经营理念,制定了包括“走出国门”战略在内的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工作方针。

  在战略目标上,确立“立足苏丹、利比亚,进军中东和中亚,周边辐射成一片,管道品牌誉天下”国际市场开发目标;在组织上,组建国际部 设立海外办事机构,建立信息网络,建立“一个轴心,两个龙头,四个拳头”市场开发责任体系;在策略上,先后采取紧跟CNPC海外投资、实行代理制、坚持两条腿走路、走联合发展之路、拓展周边市场、鼓励专业化公司走出去、统一打CPP品牌等国际市场开发策略。经过几年的努力,管道局海外市场领域不断扩大,工程建设业绩辉煌,企业品牌迅速飙升,已基本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成为世界知名管道专业化公司。

  站在新的起点上,管道局认真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企业内外部环境,2004年又确定实施品牌战略,提出了“建设世界驰名品牌——中国石油管道”新的奋斗目标,提出进一步提高“企业层次、产业层次和技术层次”、“强素质,树品牌”、实施“两个转变”等工作方针。这一整套系统的战略思想和措施,引领着管道局国际化经营不断迈上新的高度。

  以核心能力提升 创造优势

  管道局走出国门,始终坚持把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作为立身之本,作为能否扩大优势、开拓市场、展现实力、树立品牌的关键;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行业进步、增强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把人才开发作为扩大比较优势、增强核心能力的重要支撑,把搭建市场开发平台作为发挥核心能力、加快走出去步伐的重要保证。

  几年来,管道局坚持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先后向管道设计施工、油气技术服务主业投资9.13亿元,全局经营性资产由不足50%提高到80%,施工机组由40个增加到80个,年管道施工能力由1500公里提高到4000多公里具备独立实施国际项目EPC、PMC、PMT的能力。通过实施专业化重组、主辅分离、分流改制等措施,持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重塑主营业务,形成了从管道科研、咨询、勘察、设计、施工、采办、监理、检测、防腐、通信、投产到在役管道运行服务、维抢修等完整的管道产业链,构建了“四张王牌”、“六大支柱”和“两大保障”的核心业务产业链,企业所具有的系统综合能力国内惟一、世界领先。

  围绕核心能力提升,管道局先后投入科研经费1.38亿元,开展科研攻关329项,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126项,获国家专利61项,填补国内空白30多项,创造了山地、水网、沙漠、严寒冻土、黄土塬等复杂环境施工工艺和工法,创造了63项中国企业新纪录。投资建设长输管道计算机仿真中心、国家焊接技术培训基地、中国石油管道工程技术中心、管道科技园和国家重点试验室,科技创直接经济效益11亿元。与英国AT公司合作的高清晰度管道检测设备填补国内空白,形成了管道局具有高技术含量的长效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开展“强素质、树品牌”活动,仅2004年就投入资金3300万元,培训职工21700多人次,选送188人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研究生。目前,全局有761人通过托福500分,3700人通过英语300句,8435人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已建立起以1222名高级职称人才、19名管道专家、77名专业技术带头人为骨干,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关键技能人才队伍。

  强化国际市场开发和工程项目管理,构建由局领导、国际部、国际项目部、各分公司市场开发部以及7个海外办事处组成的国际市场开发网络,国际部直接负责国际市场开发和项目管理;打造一支懂技术、善经营、精外语、通商务、晓法律的国际工程劲旅;取得ISO9001、ISO14001、UKAS、HSE、OSH、EMS等国际认证证书和国家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质和进出口资质;建立信息、评估、报价和商务谈判系统,增强国际商务和EPC总承包能力;积累项目招投标、工程施工、资金运作、物资周转、工程分包管理、谈判索赔等各个环节工作经验。目前,管道局长期在海外共有25机组,工作人员2000多人。

  以一流业绩 树立丰碑

  管道局走出国门,始终坚持与国际标准接轨,按照国际规范运作,努力建设一流工程、创造一流业绩、打造国际品牌,在海外树立了一座座管道丰碑。

  苏丹富拉油田原油管道项目,是迄今为止非洲距离最长、难度最大的管道工程。管道局参建职工努力克服沙漠腹地、热带雨林施工环境恶劣、工程地质复杂、社会依托差以及美伊战争、非典疫情等重重困难,充分发挥管道专业化公司整体优势,圆满实现了按期投产目标,打破了欧美公司对非洲管道市场的长期垄断,树立了中国石油管道的品牌。

  利比亚1054公里油气管道项目,管道局经过与意大利SAIPEM等27家国际工程公司激烈竞争,以EPC方式独立中标且没有任何资本关联。工程沿线80%以上是岩石地段,管沟开挖十分困难,沙漠腹地人迹罕至,并要求严格按照欧美标准施工。管道局职工不畏艰难、英勇奋战,先后攻克全线最大的无名洼地、全线最难的7公里峡谷和全线最险的纳卢特断崖,在有效工期仅为规定工期50%左右的情况下,提前一个月实现全线贯通,成为在利比亚第一个按期完工的外国公司,以强大实力和骄人业绩赢得了业主、监理、各国同行和利比亚各界的尊重和认可,引起国际石油界强烈反响。2003年9月,在布达佩斯召开的世界管道承包商大会(IPLOCA)上,管道局受到各国管道承包商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赞誉。

  2004年,管道局国际市场开发再创历史佳绩,先后中标哈萨克斯坦中哈管道等3个项目,实现中亚地区的突破;中标莫桑比克12万方成品油罐群项目,实现南部非洲的突破;中标苏丹麦洛维220千伏电力工程,实现海外长输电力工程市场的突破。同时,管道局在储罐安装、管道维修改造、管道防腐、清管检测、定向钻穿越、产品制造、物资采办、路桥建设、特种运输及油气运行技术服务等业务国际市场开发方面均获丰收。

  以世界驰名为目标打造中国石油管道品牌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赢得竞争不仅要靠过硬实力,更要靠驰名品牌。管道局要建成世界一流专业化公司,必须抓住世界管道事业蓬勃发展难得机遇,大踏步走出去,加快企业发展。

  “世界驰名品牌中国石油管道”的内涵:一是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代表国家先进水平;二是2—3年内跻身世界300家知名管道承包商前50强;三是实现三分之一队伍在海外、三分之一收入来自海外、三分之一利润来自海外的“三个三分之一”目标;四是市场领域进一步扩展,重点是非洲、中东和中亚地区,尽快打入欧美市场。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管道局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实施“两个转变”不动摇,切实发挥“两个积极性”;坚持以咨询、设计、施工市场为核心,发挥管道建设产业链优势,进一步拓展定向钻穿越、盾构穿越、高清晰漏磁检测、不停输封堵-抢维修、SCADA-电信技术、输油气操作-运营管理、工程物流、机械制造、管道防腐、管道专业人才培训及项目管理等专业技术服务领域;在巩固EPC、PMC、PMT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推进BOT、BOOT经营模式;建立适应国际业务发展需要、具有中国石油管道特色的国际项目管理体系,建立忠诚企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运作高效的国际业务和谐团队;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加快建设世界驰名品牌中国石油管道的步伐。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