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能源开发何以挑肥拣瘦

企业报道  2014-04-21 10:07:04 阅读:

  目前,我国能源供应依然十分紧张,能源开发成为一个十分红火的产业。在内蒙古、陕西、新疆等省区,大规模能源开发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浪费。业内人士把这种现象称为能源开发“吃菜心”——难以计量的能源在挑肥拣瘦的开采过程中被白白扔掉。

  陕西、内蒙古、新疆的煤矿煤炭层较厚,新疆的一些煤层平均厚度达五六十米,许多开采企业不论煤层有多厚,只是从中间开采一趟,剩下的就不管了。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和陕西榆林,煤炭开发热火朝天,大量十多米厚的煤层都是这样吃“白菜心”式的开采。不少企业对薄煤层、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煤炭资源弃之不采,特厚煤层仅采一层。

  较厚的煤层按照规定需要逐层开采。但由于分层开采在第一层开采完后需要一年以上的沉积,增加了成本。据悉,虽然分层开采技术目前十分成熟,但目前陕西省境内的煤炭开采企业没有一家采用这一技术。

  资料显示,从1949年至2003年,我国累计产煤约350亿吨。根据有关煤炭资源专家的初步估计,扔掉的煤炭资源几乎是被利用资源的2倍,达到650亿吨,接近我国目前全部尚未占用的煤炭精查储量。

  能源开发中出现浪费现象的,不仅存在于小型开采企业,而且存在于大中型国有企业。业内专家认为,这不仅是因为没有掌握先进的开采技术,更重要的是资源管理存在漏洞,没有有效的手段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一些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在分布并不规则的煤田上仅安排一个大规模的采煤工作面,放弃了大量的边角资源。在一些燃点低的煤田,经过“吃肥丢瘦”的开采之后,由于大量空气进入废弃的采煤工作面,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发生自燃现象,用不了多长时间采空区就会形成一片火海。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开发中的浪费问题没有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现在都是煤炭企业自己干,自己核销就完了。虽然各大企业搞分层开采的技术都掌握了,但在法律、法规上没有什么强制措施,就不会有人做。

  由于中央企业给地方带来的利益相对较小,小煤矿、小炼油厂和私人油井在一些地方的发展一度失控。储煤大市鄂尔多斯市的地方煤矿最多时竟达1800多家,陕西神木县小煤矿在整顿之后目前也还有198个。由于技术条件、投资实力等限制因素,这些企业资源回采率很低,成为资源浪费的一个“漏斗”。

  专家们建议,要完善煤炭资源管理办法,严格资源审批管理制度,明确市级以下政府和部门无权处置煤炭资源,改变多头管理导致无序开发的状况。要落实储量管理责任,制定储量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和储量损失审批办法,以改变严重浪费煤炭资源的现象。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