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用智慧铸就煤海魂

企业报道  2014-04-21 09:40:04 阅读:
核心提示:“那边头戴红色矿工帽,身穿深蓝色矿工服的就是梁总”。顺着工人们手指的方向,记者在安徽省刘庄煤矿矸石井旁找到了正要下井的国投新集公司副总工程师

  “那边头戴红色矿工帽,身穿深蓝色矿工服的就是梁总”。顺着工人们手指的方向,记者在安徽省刘庄煤矿矸石井旁找到了正要下井的国投新集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庄煤矿矿长梁袁,他就是9月15日刚被国家人事部、国资委联合命名表彰的600名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之一。当记者向他说明来意时,梁袁笑着说:“这是新集人共同的荣誉,也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对我的关怀,我只是在普通的岗位上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作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控股的企业,国投新集公司是全国煤炭行业科技先导型企业的典范。这里拥有一批为煤矿科技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并做出突出贡献的煤矿科技工作者,他们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梁袁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1998年—1999年,以他为主要参与人参加的“无煤柱阶段连续开采缩放工作面自燃与瓦斯综合防治”项目获得成功,为新集矿区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和综放工作面与瓦斯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1999年该项目被评为省级科技成果奖。尤其是以他主要参与的“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高产高效优化研究”项目获得成功,为两淮矿区提供了综采放顶煤采煤的宝贵经验和可靠的技术支持,填补了安徽省内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实践、理论的空白。该项目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科技成果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今,梁袁担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庄项目部经理。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镶嵌在新集这块沃土上。在他的带领下,刘庄矿井的筹备、建设很快驶入快车道,多次刷新两淮和华东地区同类工程建设记录,发展了新集建井模式与新集速度,一个高科技、人性化、环保型的现代化特大型煤矿正在形成。

  年设计生产能力800万吨的刘庄煤矿是国投新集公司二次创业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国家和省“十五”重点工程,是淮南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首对在建矿井,承载着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做精做强煤炭主业的厚望。为把刘庄矿井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特大型矿井,从2001年5月上任之日起,梁袁就一心扑在建设现场,没有离开现场一步。他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创造性地实施建设矿井甲方监理与专业监理相结合的完善的工程监督管理体系,在项目部中实行岗位化、扁平化、专业化的管理体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2002年,经过他和同事们的反复论证,在刘庄矿井筹建中主动采用井筒的地面预注浆、冻结、凿井“三同时”施工技术方案并取得了成功,创造了大型矿井筹备工期9个月的国内先进水平。相当于刘庄煤矿提前产煤350万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在刘庄矿井副井锁口工程中,为缩短工期,他大胆决策改变传统的开挖方式,并提出了相关的保证措施,实际节省了一半以上工期,也创新了特殊条件下井口锁口工程施工方法。2003年,刘庄矿井三个井筒在复杂表土冻结段和基岩段施工中,都创出了月成井100米以上的好成绩,先后5次刷新两淮地区同类记录。其中风井还创出了两淮地区表土冻结段月成井150.2米、基岩段月成井150.2米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华东地区同类记录。800米深的立井筒当年开工当年到底,谱写了两淮地区井筒建设史上的新篇章。

  他还积极与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攻研技术专题,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如综采工作面CT技术应用研究,为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的探测提供了有益借鉴经验,并获得安徽省劳动竞赛委员会的表彰。“解决相邻井筒注浆、掘砌施工相互影响的技术措施”项目获得了2003年度省重大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成果奖。还先后荣获“安徽省技术创新标兵”、“安徽省青年科技创新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庆幸选择了祖国的煤炭事业,同时也庆幸新集选择了我,这是我今生的最大成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梁袁每天都在迎接着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他将开动智慧的钻机在知识的海洋里皓首穷经,上下求索,为新集、为煤炭事业贡献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