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从青海柴达木盆地传来喜讯,青海油田年累计生产原油222万吨、天然气17.8亿立方米,油气年产量突破400万吨,实现几代柴达木石油人半个世纪以来梦寐以求的夙愿。
青海油田的勘探开发始于1955年,是我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但由于受其所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前30年的原油产量一直在30万吨上下波动。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尕斯库勒油田120万吨产能、花—格输油管道、格尔木100万吨炼油厂”三项工程的建成投产,才使该油田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并于1991年底跨上了原油产量100万吨的台阶。自此以后,青海油田在油气开发上通过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研究、加大评价、优化方案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等措施,实现了“储采比、注采比、投入产出比”的三个平衡,并在“分层注水、防砂采油、油基压裂、滚动勘探开发”形成了4项配套技术。同时,在天然气开发上,建成了涩北气田24亿立方米的产能和与之配套的5条输气管道。
近年来,青海油田按照“油气并举”的原则,把实现油气产量的持续增长和效益开发当作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效益支柱,瞄准“‘十一一’油气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的目标,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采取因地制宜的手段,对已探明的25个油气田进行了合理开发,使油气产量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增幅。通过“控水稳油、精雕细刻”,实现了主力油田的持续稳产;通过加密调整与措施,实现了老油田的效益开发;通过优化方案与产能建设,实现了新区块的经济开发;通过轮采收油与试采评价,实现了边远难采储量的合理开发;通过合作开采,实现了低效区块的有效开发。5年间,青海油田的油气产量已在重组改制前230万吨的基础上净增了170万吨。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