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中部崛起高层论坛”在河南郑州开幕。来自国务院政研室、参事室及中部6省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中部崛起各抒己见。热闹之余,总觉得缺点什么?是的,缺了企业和企业家。为什么呢?企业和企业家缺位的背后是什么?
企业和企业家缺位的背后缺少的是主动参与意识。企业是国家经济的主要载体,中部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又离不开企业的实现。那么,如此一个由众多智囊参与的盛会为什么没有企业参与呢?是组织者宣传不够?上网点击“中部论坛”,不到一秒的时间内百度搜索到了54万条相关网页!显然我们的企业尤其是中部企业没有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也可能注意到了但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长期以来,中部企业循规守旧,缺乏主动参与意识,不主动走出去,在市场竞争中的大潮中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良机。
企业和企业家缺位的背后丢掉的是发展和学习的机会。如此一个高层论坛,每一个专家都会不可避免地提到产业布局和调整,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难道就不会对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难道就不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些有用的思索?就不会给我们的企业家一个更好的启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论坛不仅能给一些企业家带来即时的商机,更是对企业今后在中部地区的产业布局出谋划策。几乎每一个发言者都提到了企业、企业家、产业分布、人才及各种要素流动。而这一切都是我们的企业平常听不到的。
中部“塌陷”不见得是坏事。但观念不改、思维不变,我们的人才就会出现一个“塌陷低谷”。在东西部生产要素高度密集、成本不断升高、劳动力和土地不断提价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必然要由经济“高地”向“洼地”流淌,必然造成资本、技术、企业和人才向其紧邻的欠发达地区扩散和转移。在此情况下,我们的企业为何不主动出击,变“塌陷低谷”为“洼地效应”,抓住发展契机呢?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