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看似两个泾渭分明的概念,但其间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哈佛商学院曾经就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方面的问题调查过多名企业界人士,但同一个问题在一部分人士看来是属于企业文化范畴,在另一部分人士看来却是属于企业战略范畴。由此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并且存在着一个交叉,这个交叉既属于企业文化,又属于企业战略。
这个交叉就是企业的经营理论,它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的起点。
企业经营理论实质上就是企业的经营哲学,它回答了企业为什么而存在、企业凭什么而存在等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层次的问题。企业经营理论客观存在,没有它就不会有企业。按照彼德·德鲁克的理论,企业经营理论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对于所处环境的假设,关于公司结构、市场的假设以及关于顾客和产品科学技术的假设。
2.企业对自身根本目标的假设。
3.企业对能够确保实现预定目标优势的假设。
企业战略就是企业在对环境的假设、对目标的假设及对优势的假设的基础上具体的经营思路和安排,是在变化的环境下为求得持续发展的总体性谋划,可以这样说,企业战略就是企业经营理论的理性反映。
企业文化是企业对成长环境、能力、经验的归纳与整合,是企业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和让这种能力延续发展的能力,企业文化的最深层次即企业经营理论,企业文化也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理论的人性反映。
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经营理论决定着企业战略的制定和经营模式的选择,而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又会促进和影响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两者之间是相互约束、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当前的很多企业家,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经常有这样一种看法,即企业通过战略实施本身就能够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只要战略的质量高,那么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差不到哪里去。其实中国过去的企业变革几乎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或者说是被动的变革,这种被动的变革如果是在成熟的市场竞争前提下,可以说是没有你变革的机会,你还没有变的时候或正在变的时候,竞争对手就已经把你淘汰了。现在已经加入WTO了,没有保护了,你就必须时刻准备着主动变革,要主动变革就需要一个基于长期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环境,这样的环境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才能形成。
也有一部分较前卫的企业家把企业文化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他们认为有了好的企业文化就有了一切,于是他们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经营的重心,以至于对企业其它经营系统造成了不良影响。其实,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经营过程的归纳和整合,没有好的经营过程,何来好的企业文化?这就如同一个人的事业生涯,他可以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来形成自身良好的品德、素质与能力,也可以放下一切行动去修身养性,从而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不可否认的是,后一种方式的成功几率会小很多。
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更能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