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企业新闻发布汇>> 正文

从新兵到标兵——中交一公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第二项目分部工作纪实

企业报道  2014-04-16 14:39:21 阅读:

  项目总工到项目书记再到项目经理,三年多来,吴清强在一个项目部两次履新,参加工作正好十年的他,可谓是“十年磨一剑,事业正当年。”

  从缺乏“铁路客运专线”施工经验的一群年轻人,到完成“由路外企业到路内企业”的华丽转身,赢得业主的赞誉,项目部攻坚克难,不辱使命。

  从当初一个项目部的成立到如今四个项目部的组建,源源不断培养出的施工人才,使企业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施工经验薪火相传,公司实现了“铁路客运专线”施工领域“从新兵到老兵,从老兵到标兵”的嬗变,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清强,中交一公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第二项目分部项目经理,2014年3月底的一天晚上,这位刚三十出头,中交一公局五公司“新生代”的项目经理,在他的办公室里,向我们娓娓介绍着项目部的施工情况:

  “前几天,我们刚刚完成了“无砟轨道”的施工,这是我们第二项目分部最后一个主体施工节点。这标志着,沪昆项目历经三年半,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吴清强的话语,如一条红线,为我们穿起了施工中的点点滴滴,而在随后的采访中,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建设者们的丰功伟绩。

  中交俊杰唱大风 资水湘江迎客专

中国铁路总公司广州质监站莅临项目检查工作,左二为项目经理吴清强。

  球溪河特大桥无砟轨道施工

  沪昆高速铁路是一条东起上海,西至昆明的东西向铁路大动脉,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线路全长2264公里。中交一公局五公司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第二项目分部路线全长10.5公里,主要工程为隧道和桥梁,路线跨湖南冷水江市、新化县。项目部所在地为资水和湘江流域的丘陵地带,出行的不便,使当地群众对这条沪昆客专期盼很久。

  2010年8月26日,中交一公局五公司沪昆客专二分部的建设者们,满怀激情地来到了冷水江市山谷深处的施工现场。眼前,却是他们完全没有料到的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路基桥隧之间的间隙总共加起来不到200米,山区施工、隧道施工、桥梁高空作业,工期紧、技术难度大。加之沪昆铁路作为铁道部第一个标准化生产基地,现场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施工质量等标准都大于中国铁路市场的任何一条铁路。

  如今的项目经理、当时的项目书记兼总工吴清强清楚记得,进场之初二分部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从以往的公路施工,跨越到陌生而且要求近乎苛刻的铁路隧道施工,当时的那种紧张和压力,是他大学毕业进入企业多年来从未有过的。项目上的隧道之多,地质情况之复杂,完全超乎想象。岩层破碎、突泥突水、超欠挖控制、四电接口工程、诸多预埋件、采空区处理的施工方案等,没有一项不是全新的,很多工作都在填补着五公司乃至一公局的空白。

  项目总经济师陈建平有着同样的感慨。他介绍,项目标准要求极高,是以往公路工程施工不能相比的。工作常常是无休止的;抢险,随时可能,随时要有准备。加上地处偏远,条件艰苦,项目资金不足,每个人的心理压力都很大。

  项目总会计师吕西城回忆,自己参加过东北、河南等许多工程的施工,这个工程的施工难度和条件都是最突出的。隧道施工,不安全和未知因素随时存在。施工环境,地处国家级贫困县境内,地方上一些人对于项目的错误认识,也给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尽管困难重重,但项目部领导和员工从没想到过要后退。“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退缩,不是中交人的性格!困难面前,他们首先想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他们深知,这一仗对于企业的意义。这是零的突破,是新的开始,是五公司从传统的公路施工领域转型、升级到隧道、桥梁和铁路客专施工的关键之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许前进,绝无退路!

  立足于敢打仗,打硬仗,二分部义无反顾地把每个人的汗水洒在了项目工地上,并且很快扭转了战局。从最初对高铁标准化建设的不熟悉到走上正轨,从隧道施工的陌生到成为行家里手,由此掀开了五公司历史上铁路客专建设崭新的一页。

  质量控制方面,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自控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管理模式、管理程序和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事故管理等台账、工程质量奖惩措施等。紧紧把握材料这一质量源头,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得进入实体工程;成立了以项目总工为组长的治理质量通病活动领导小组,指导、督促、检查有关要求及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工程质量要求。

  安全控制方面,按照“安全管理新机制”,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网络。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现场文明施工和安全管理细则深入每一道工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危险率降到最低;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监控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各个工序设置相应的安全责任人。

  环水保护控制方面,严格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做好环保、水保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和空气污染,控制施工噪声。以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为引擎,在弃砟场的选择、泥浆的堆放方面严格落实环水保相关要求,力争把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文明施工方面,从一开始就严格按照沪昆湖南公司的标准化工地建设要求,从大临工程的建设、驻地及工地试验室的建设开始,到材料标示、现场的基坑围护及各种标示标语,都是按照标准执行。其中民主隧道作为中交一公局沪昆湖南段的样板工程,多次接待兄弟单位的观摩学习,并受到“局指”及业主的好评。

  施工架子队建设方面,按照总体施工要求及项目结构特点,成立了5个隧道架子队和2个桥梁架子队,队长均由项目班子成员或经理助理担任,现场的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均由项目人员担任。在加大人员、材料设备投入的同时,还加大了资金调配和投入,模块化加专业化,确保了施工现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精干的组织、先进的技术、可靠的方案、科学的管理、有力的措施,保证了项目工程按期、优质、高效、低耗总体目标的实现。

  披荆斩棘衔使命 百炼成钢育人才

  沪昆客专项目工程,二分部承担着7条、全长约8623米的隧道施工任务,其中一级风险隧道1条,二级风险隧道2条;另外还有桥梁5座,全长1825米;涵洞2座;路基全长221米,主要为桥隧过渡段。隧道占了施工线路的80%!这在五公司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其总长度,超过了公司近两年隧道施工量的总和。

  2013年项目部元旦晚会

  二分部段内的桥梁施工,对于二分部项目部来说,同样也是前所未有的“拦路虎”。典型的如全长887.08米球溪河特大桥,有3片连续梁跨球溪河,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法施工,该连续梁跨度长、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大,是一公局沪昆项目重点控制连续梁施工之一。为确保连续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挂篮施工前,当时还是项目总工的吴清强亲自组织制定了专项技术施工方案、安全方案、环保方案及应急预案。在连续梁13号墩0号块的浇注施工中,二分部安质、技术、试验人员都全部到场,从而确保球溪河特大桥连续梁中跨顺利合拢。

  尽管我们采访时,已是工程收尾阶段,但站在壮观的大乘山隧道和球溪河特大桥的施工现场,对当初施工任务的艰巨,仍然让人感叹不已。

  “在隧道方面,最多时,我们有9个洞口同时开掘……”项目部办公室的年轻员工张黎军介绍着当时的施工情况。

  “登高云随马,夜战雨洗兵。”可以想见,上千人的队伍,100多台套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自卸车、空压机、混凝土拌和设备、混凝土罐车等设备的投入,愚公移山,挖山不止,那是何等壮观的施工场景。

  参加如此难度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施工,每个人都忘不了当时的那份期盼和激动,三年多时间,他们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而今对铁路客专施工的驾轻就熟。这其中,隧道内爆破作业,民主隧道采空区段施工,富水软弱破碎围岩、岩溶地段隧道施工,桥梁高墩作业……几乎每项工程都无一例外地称得上是项目安全监控重点,都是需要从零开始的全新领域,都离不开工作手段的创新与开拓。毕竟,隧道施工不是标准件制造。地球上本没有完全相同的地质地貌,因此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施工手段可以照搬。

  “施工技术经验都是从生产一线干出来的!”这是五公司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项目经理吴清强常说的一句话。和五公司其他项目的一线管理人员一样,吴清强所带领的一班人马,习惯于迎接种种挑战,习惯于一次次决胜后的成功和喜悦。同样,在他们的项目部里,也少不了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亟待锻造成材的年轻人。

  因此,二分部在肩负着繁重施工任务的同时,项目领导们还肩负着为企业培养后续人才的重任。

  期间最让年轻人受益的,是结合施工实践,工地上一次次的学习交流会,用短片视频、报道以及书面讲解向职工展示优秀项目的管理经验;是一对对以培养后续人才为目的的师徒组合,以友谊和真诚凝聚着企业的希望和未来。几年来的锻炼与摸索,他们不仅通过转换思路,基本掌握了铁路客专建设管理模式,同时对技术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也要有新的认识。而作为一名从项目技术负责人成长起来的项目经理,吴清强不但很快适应了铁路客专施工的管理模式,完成了从公路施工到铁路施工的转变,还在继续学习铁路专业技术知识当中,与项目一起成长。

  通过沪昆项目的锤炼,五公司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先后有四名经理人才被输送到了公司新的项目上,项目原有的骨干人员很多也已陆续调往仙桃、邵坪、盐连三个项目,在重要岗位上施展才华。而在铁路施工的测量方面,测量队的建立和成熟,更让这支铁路客专施工领域的生力军今非昔比——能够培养这样一支属于自己的测量队伍,无疑是五公司管理上的一大收获。

  沪昆项目,真正成为了企业培养人才的大课堂。

  “人才强则企业兴”,正因为有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再加上“专业化加模块化”先进管理方法的运用,使第二项目分部快速成长起来,三年多来在业主组织的多次考核评比中,屡屡“争先创优”,被沪昆客专湖南公司经理周荣评价为:“实现了由‘路外’企业向‘路内’企业的转变”。

  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二分部对团队建设尤总为重视。他们不仅通过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打造活力型党组织,还立足“以人为本”,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对积极进取的职工给予培养,将劳动竞赛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完美地结合起来,极大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心和荣誉感。通过这些措施,项目的凝聚力大大提升。二分部先后被公司多次评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文明集体”,还被中交一公局评为了“先进基层党组织”,而项目经理吴清强2012、2013年两次被沪昆客专湖南公司授予了“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段建设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殚精竭虑开隧道 长昆巨龙彰英豪

  如果说,进入铁路客专施工领域,是五公司近年来企业转型发展的亮点,那么隧道施工则无疑是铁路客专施工的最大亮点,写出了二分部三年来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隧道作业,岩层深处大小溶洞无处不在,采空区、小煤层、塌方、出水等,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出现。下一个断层的位置会出现在哪里?设计图纸上没法准确预测,存在很大的不可预见性。二分部施工地域地质情况的变化莫测,为整个沪昆铁路最为突出的一段。

  施工中的民主隧道

  以民主隧道为例,这条隧道位于湖南省新化县境内,全长2314m,为单洞双线隧道,最大埋深210m。该隧道为标段内唯一一座Ⅰ级风险隧道,隧道区内地层岩性较复杂,断裂构造发育,集煤层采空区、岩溶、断层破碎带、浅埋、软岩于一体,部分地段岩体稳定性较差。为沪昆客运专线长昆段3条I级风险隧道之一。

  为了确保安全,二分部成立了高风险隧道技术管理小组,并由项目经理亲自包保,顺利通过了业主对高风险隧道安全施工条件的评估。由于段内隧道多,施工安全风险大,二分部还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应急演练,以确保出现突发事件后能顺利启动应急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同时项目部积极改善施工工艺,调整施工工序。施工过程中,通过超前周边注浆、超前帷幕注浆等辅助施工工艺,对煤层采空区、岩溶发育段、断层破碎带等地质复杂和软弱围岩段进行超前预加固,为顺利通过不良地段创造了条件。全体参建人员在气候条件极其不利的条件下,步步为营,艰难掘进,战胜了一个个施工难点,填补了公司在铁路隧道施工领域的多项新记录。

  隧道掌子面开挖

  此外,风险最大的是大乘山隧道。施工时,二分部面对隧道多处围岩为泥质砂岩,强弱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并经常遭遇塌方、突泥突水多发等情况,多次邀请专家座谈,进行探讨研究。通过打止浆墙、混凝土回填、迂回导坑、施做超大管棚、超前帷幕注浆等辅助施工工艺,对岩溶发育段、富水破碎断层等地质复杂和软弱围岩段进行超前预加固。这些针对高风险隧道的科学举措,得到了沪昆湖南公司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还有纲钟岭隧道、潘家弯隧道、金山冲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及重难点工程,都为五公司今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开展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3年9月18日下午2时,民主隧道贯通。一个月后,民主隧道二衬台车顺利出洞,主体工程全部完成。为此,沪昆客专湖南段局项目部专门对二分部进行了公开表扬。

  2013年12月19日中午12时整,大乘山隧道贯通,标志着项目管段内全部隧道均告贯通,二分部施工管段内线下工程基本完工。

  2014年3月中旬,二分部最后一段“无砟轨道”施工任务按照计划顺利完成。由此,二分部在天堑与通途之间,为沪昆项目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随着工程竣工日期的临近,二分部的主力也渐次撤离到新的工程上。

  但是他们不会忘记,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日夜鏖战的这一千多个日夜。忘不了,每次事故都要走在前头,掌握现场一手材料,把危险留给自己的项目部领导;忘不了,项目部组织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忘不了,项目部那舒适的宿舍、食堂、浴室、篮球场、活动室……忘不了二分部这个光荣的集体带给自己的温馨与成长。

  偃旗息鼓的工地上,很快迎来的将是一条国内最长铁路客专大通道的全线贯通。

  一条钢铁巨龙蜿蜒向前,彰显着当初建设者们的光荣与梦想。在这里,中交的年轻人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留给了历史,留给了回忆。

  而在新的战场上,他们仍将奋斗,仍将付出,仍将收获…… (李炜)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