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简称CEPA)正式签署,标志着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贸关系进入了制度性合作的新阶段。现在一年过去了,随着协定的生效和逐步实施,CEPA给两地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日渐凸显,充分说明了自由贸易安排对促进两地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也为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与周边地区经济合作的对外开放战略积累了成功经验。
CEPA是指内地与香港作为两个独立关税区,按照互惠互利和贸易自由化原则所建立的特殊贸易安排,具有广泛和深刻的经济内涵,其中不仅包括了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包括了服务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相互开放和加强合作等内容。
CEPA实施的初步效果
CEPA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其中所涉及的各项贸易、投资自由化措施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按照国际贸易理论和经验,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将会为成员方带来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果,有利于提高各自的经济效率和吸引外来直接投资。
具体来讲,CEPA的经济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货物贸易增长,尤其是内地进口原产于香港的制造业产品将由于实行零关税的影响而明显降低成本,有利于香港制造业的复苏和发展;二是香港服务业企业比其他境外投资者提前得到更多投资内地的商业机会,有助于提高自身在内地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在促进内地服务业升级的同时,为香港企业带来更多利益;三是提高香港对外来直接投资的吸引力,首先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会为内地企业继续进入香港投资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其次港产品出口机会增加也会促进部分跨国公司对港制造业投资;此外服务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对国际投资者同样具有很大诱惑力;四是人员相互往来和人才认证合作将促进香港旅游业发展,并为内地提供大批香港高级商务人才,两地之间的跨境服务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这些影响最终会对两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社会福利增加发挥作用,并推动两地市场统一和结构调整进程。应当说,关于CEPA对未来两地经济的积极意义早已得到了内地和香港各界的广泛认同,这也是CEPA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生效并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
毫无疑问,CEPA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和战略性措施,对两地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影响将随着自由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显现,虽然目前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为时尚早,但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一个最为重要的效应在于已经明显增强了两地经济发展的信心,同时,对双边经贸发展的一些初步效果也有所凸显。
CEPA框架下的两地双边合作范围十分广泛,已经在很多领域和层次上展开。其中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将大大丰富双边合作的内容,有望取得积极的成果。
总体上看,两地安排框架下的实质性贸易投资自由化和范围广泛的双边合作进程在CEPA正式运行1—2年并取得成功经验之后将明显提速。人们所期待的CEPA效应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全面显现。
CEPA带来的启示
CEPA是我国第一个已经正式实施的双边贸易安排,在此基础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对于其后签署并且正式实施的“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以及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其他双边合作的战略选择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
第一,随着我国的经济崛起,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回避外部区域集团化趋势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应对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和能源等重要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获得和平崛起所需要的稳定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与周边地区、特别是重要贸易伙伴的合作与协调十分重要。其中能够为双方带来经济和社会利益的特殊贸易安排是最为有效的合作方式之一。
第二,制度性合作方式能够为不同经济体在市场基础上形成的经贸关系提供有效保障和促进手段,提高各成员以及区域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各成员对本地经济和对外经贸关系发展的信心并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第三,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今后地区合作的目标和走向全球化的重要阶段之一。通过建立双边或者区域性贸易安排,能够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范围逐步扩大的自由化尝试,为参与区域一体化和全球贸易自由化积累经验。
第四,为了得到广泛的支持和理解、获取贸易自由化的强劲推动力,在实施特殊贸易安排方面,除了加强有关CEPA积极意义的宣传之外,首先从企业和普通消费者最容易感受其效果的领域开始实行互利互惠的自由化措施,这将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深化经济融合程度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