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勇立市场潮头 铸就金茂辉煌

企业报道  2014-04-11 09:46:21 阅读:

  近年来,广西藤县金茂钛白有限公司不断开拓创新,勇立市场潮头,从过去单一产品、年产量仅为2000吨的亏损企业,到如今连续3年产量突破万吨大关,创利税超千万元,主导产品BA 01-01畅销广东、福建等十多个省、市,并出口美国、西班牙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黎承健以敏锐的思维、超前的观念以及坚毅、执著的拼搏精神,折射出当代民营企业家的魅力。多年来,他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该公司的创业发展之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996年3月,黎承健出任广西藤县金茂钛白有限公司董事长,为了摆脱企业困境,黎承健上任后首先从企业管理入手,大刀阔斧地进行“三项制度”改革,加大技改力度,提高产品质量,仅用1年时间就实现扭亏增盈,企业先后获广西区执行产品标准登记合格单位、诚信单位、先进纳税单位、企业管理先进单位、民营科技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01年11月,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2003年5月获全国化工产品国家监督检测达标骨干企业等荣誉称号,黎承健本人也多次获广西区百名优秀厂长、梧州市优秀企业厂长、环境保护先进个人、梧州市劳动模范、广西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从“三项制度”入手狠抓企业管理

  广西藤县金茂钛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藤县化工厂,后改为藤县东茂钛白粉厂,广西藤县金茂钛白有限公司是广西区内较早生产钛白粉的企业。1975年正式投产,由于生产和设备技术落后,年产量不足500吨,企业勉强艰难度日。黎承健出任厂长后,面对企业经营困难、人浮于事的艰难局面,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阔斧地进行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减员增效的目标,在292名职工中,定岗位人数195人,实行竞争上岗。同时,打破工人、干部身份界限,按照以能定岗的原则,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设备科长、供销科长都由工人担任,工程师、助工、技术员、大中专毕业生安排在生产第一线有15人。此外,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分配制度,工资补贴实行联产、联质、联成本计酬,以生产工段为单位承包,完成产量多少、质量好坏、消耗和回收率的高低来计算职工的个人收入,实行工资、成本分配承包方案后,分配拉开了距离,克服了平均主义,降低了成本,产品质量稳定,使企业获得了一线生机,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

  狠抓产品质量立足钛白市场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拓展市场的有力保障。为了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公司组织职工学习《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及《钛白粉生产技术问答》等,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了计件工资方案,出台了质量整顿方案。第一,从控制原材料质量入手,对低值易耗品进行监督管理,钛矿进仓的质量监督、铁屑质量监督、硫酸、原煤质量监督、机械设备零配件质量监督等,质量达不到要求就进行跟踪分析,各生产工段实行工艺质量监督管理。如选好矿点,确定适合使用的矿点采购,严禁乱购和滥购,完善和加强质量基础管理和工艺指标现场生产管理,确保产品优良化、稳定化和领导责任化。第二,将质量指标下达给各个工段,并落实执行质量指标的监督人、检查人和负责人,实行工艺指标否决制,不符合工艺指标要求的各工序的偏钛酸及产成品重新返工,直到合格为止,最终实行领导和责任人与最终成品质量挂钩,按比例投入成本质量指标考核,厂领导和技术科投入30%、调度人员20%、各工段长10%。第三,应用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为了使产品质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从区内外引进人才亲自来厂指导生产,邀请化工部常州化工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和广西区冶金研究院的工程师等技术人员经常到公司作技术指导、改造工艺,如水洗工段选用他们的技术,缩短了水洗时间一倍多,提高了产量和质量,为企业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后劲。

  放歌八桂大地,实现腾飞理想,广西藤县金茂钛白有限公司凭借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优质的产品,抢占钛白市场,历经30年风雨,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在成绩面前,黎承健深刻地意识到面对钛白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只有做强做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今年初,公司收购了梧州佳源钛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藤县松脂厂,目前正在兴建3条年产万吨钛白粉的生产线,第一条预计明年春节期间投产,到那时,公司将建成全国一流的钛白粉生产企业,在藤县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