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了解到,商标遭到抢注的并非海信一家,东林电子的“FIREFLY(萤火虫)”、广东佛山照明公司的“FSL”商标、上海德士公司“ECOLUX”商标、上海奥利玮公司“ORION”商标、中轻青岛分公司“RUBY”商标、广州穗之星公司“GERLITE”的商标已经分别遭到西门子旗下全资子公司欧司朗公司的抢注。
近年,厦门节能灯企业东林公司进军欧洲市场时被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拒绝,理由是其拥有的英文“FIREFLY(萤火虫)”商标在当地已被西门子旗下公司欧司朗注册。而且抢注的时间正好与欧盟作出对中国节能灯产品课以高额反倾销关税的终裁同步。西门子欧司朗作为欧洲主要的节能灯生产厂家,曾在2000年5月提出了针对中国节能灯行业的反倾销诉讼。2001年6月,欧盟作出反倾销终裁,中国的节能灯产品被课以增加66.1%的高额反倾销关税,东林公司正是与其对阵的中方企业。据统计,不仅海信、东林电子商标被西门子抢注,上海德士、中轻青岛分公司、上海奥利玮、广州惠之星、佛山电器照明5家灯具企业的商标也被西门子所属公司抢注。
如此多的中国商标被同一家企业在海外抢注,在国内尚属首例。而翻阅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早在2000年5月,西门子旗下的欧司朗就与飞利浦、西凡尼亚一起为阻挠中国节能灯企业走出去,联手向欧盟起诉,对中国节能灯展开反倾销调查,致使中国多家企业被征收74.4%的反倾销税。
近年,西门子之欧司朗又联合另外几家欧盟节能灯厂商向欧盟递交报告,指称中国节能灯厂商以不正当手段,通过第三国向欧盟出口,规避反倾销征税,损害了欧盟节能灯厂商的利益。欧盟委员会正是在对这份报告进行了一年的研究调查之后,最终展开反规避调查。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内地企业开始向境外市场阔步推进的同时,有一种现象开始出现:境外企业或个人开始上演抢注中国内地知名商标的大戏。
在如此频繁的中国商标被抢注事件背后,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商标恶意抢注已成为目前世界市场上商战中的一种新趋势,值得国内企业高度警惕。”专家们指出,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实施大规模的反倾销以来,通过商标抢注制造知识产权纠纷,已开始成为某些跨国公司为中国企业进入欧美市场设置贸易壁垒的一种新的形式。
中华商标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董葆霖认为,西门子与海信进行商业交往的同时却直接“无差别复制”式恶意抢注,严重有违诚实信用的原则,同时对于独创性商标的抄袭违反知识产权法的精神与原则,不仅是对中国品牌国际化的障碍,而且是对现代国际市场竞争秩序的严重威胁。
专家们也为西门子算了一笔账,有100多年发展历史的西门子已凭借高达6亿多美元的总投资额及两位数的年均发展速度成为在华跨国企业的成功典范,然而诚信危机可能致使西门子多年来在华树立的形象毁于一旦。专家分析,西门子多年来在华的苦心经营可能因此而化为泡影,正所谓因小失大。在高度国际化了的中国市场上与中国的企业同台竞争,彼此以诚相待、互相尊重,不仅是商业道德使然,也是法律的要求。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