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场自我的挑战,也是对整个客车行业的挑战。宇通客车正试图以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客车的价值。
“耐用是金”,宇通宣讲的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承诺。耐用性是一个很宽泛的产品性能概括词,它涵盖了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耐久性等,也就是说,宇通承诺要在这些性能上给用户以高品质的保证。
近几年,许多客车企业是站在市场份额、商业成本的小圈子中思考问题,思维局限造成了企业行为的短视:以为价格低廉可以获取市场、以为新产品不断推出就可以吸引用户。商业模式的固化导致企业过多关注市场的表面现象,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是以客车的品质吸引用户,而是用一些漂亮的外观和所谓的豪华内饰吸引客户。
在国外,推出一辆新车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而在我国,一家企业一年推出几十款产品却是常事。我们从国家汽车产品公告上可以看到较活跃的客车企业一年都能推出几十种新产品。其实,这并不是我们的客车新产品开发能力比别人强,而是很多企业在客车的配置上和外观上做文章,而忽视最根本的客车品质上的东西,以至于客车在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有资料反映了国产客车很现实的问题。运营客车车辆服役年限一般是1—6年不等。这些车全部是实行强制的一二级维护保养制度和出入检验制度,统计下来,每100辆车,月故障率达到上百次。而进口德国客车,运行300万公里,发动机变速箱均无大修,突破了德国承诺的10年无锈蚀、百万公里无大修的承诺,这就是客车在耐久可靠性能上的差距。据有关资料显示,国产客车大修里程约为50万公里,而欧洲和日本客车在100万—150万公里。
宇通提出了“耐用是金”的理念,虽然这个话题似乎很古老,但其范畴已远远超越了过去耐久性的简单含义,它更多的是指客车的耐久好用,包括配置的合理、性能的稳定、品质的优良、服务的全面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实力和资金的较量。对于企业来说,必须从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检测系统、管理模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建立一整套耐用体系,这样才能保证现实中的耐用性。这对宇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针对不同区域的耐用需求,对客车细分市场的大量分析和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与开发,也需要宇通投入大量的资金。
实际上,市场上需求的逻辑已经发生变化,日趋成熟的用户开始越来越挑剔,所谓的性价比、所谓的绣花枕头式的产品在市场上变得越来越萎缩。据一项公路客运市场上的调查显示,在客车的各项功能指标中,耐用可靠成为与整体功能表现最相关的指标。在调查中用户表示,耐用可靠意味着客车故障率低、适应性广,并且能历久弥新。更深的意义在于能延长客车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车的运营能力。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