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江地区,与长江经济圈毗邻,是我国东中部的交汇点,有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而且,近几年受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经济和社会发展迅猛,成为安徽崛起的尖兵,完全能够担负起安徽崛起率先突围的重任。日前,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市县的党政代表们,在审议安徽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就皖江经济带如何发展,袒露出各自的真知灼见。
芜湖市市委书记詹夏来说,芜湖市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是坚持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芜湖的企业在周期性经济波动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步伐,挤出更多的财政性资金用于骨干企业的技改贴息和研发补贴,促进企业不断做强做大。狠抓项目建设,不断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级党政班子分工负责抓项目,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使在手的项目早建设,在建的项目快投产。
马鞍山市市委书记丁海中建议:一、省政府要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沿江开发、打造马芜铜城市群问题,明确具体的目标、步骤和措施,对列入省“861”的重大项目给予优先扶持;二、清理整顿后保留的经济园区是全省的宝贵资源,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其更快、更好地发展;三、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改善环境,营造氛围,加大支持力度,使其做大做优做强,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点。
池州市市委书记何闽旭强调,池州发展要打好“三张牌”:“生态牌”、“九华牌”和“长江牌”。池州是后发城市,要想避免被边缘化的危险,就必须利用比较优势。什么是池州的比较优势呢?那就是生态环境、九华山、长江岸线。力争把池州建设成为“生态净土,文化厚土,投资热土,创业沃土,安居乐土”的城市。
宣城市市委书记方宁说,就宣城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化战略,积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和板块经济,不断推动工业总量扩张和产业升级。
铜陵市市长张庆军建议:一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提高经济外向度;二要发挥长江岸线的作用,加快港口建设,对铜陵市存在的“一港两证”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三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循环经济的内容,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提上重要日程。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