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四期工程的建成,对上海市乃至全国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起到示范性的作用,也是环卫产业坚定不移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
与国际接轨
城市垃圾污染环境,一直是中国大城市难以根本解决的一大环保问题。传统的垃圾堆场污水下渗会污染水源,垃圾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不利于市民健康。目前国际成熟的处理技术和经验正在快速进入中国城市垃圾处理业。
在考察调研中了解到,作为一个国际性特大城市的上海,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使得城市垃圾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层次。经过上海市多方探讨,认为只有携手世界废弃物管理领域的巨头,才能使环保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近年,全球最大的环境集团法国威立雅下属的专业废弃物管理公司奥绿斯(ONYX)与中信泰富联合负责设计、施工和运营的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四期进入试运营阶段,标志着上海在垃圾处理方面已经接轨世界先进水平。老港垃圾填埋场四期每天将处理多达6300吨的生活垃圾,达到了真正卫生填埋的要求。
据了解,ONYX从其经营的全球140多个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运营等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填埋场设计、运营和管理现代化技术和经验用于上海的项目。
威立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普格里奥表示,中国正在快速城市化,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集中,饮用水供应、污水及垃圾处理、能源管理及控制等问题正在表现出来,这同时表明相关的产业和市场空间也正在不断扩大。在今后15至20年内,中国能源环保产业的发展前途无量,国际上对此持乐观态度。
达到国际标准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四期工程位于上海市南汇区老港镇东部,地处东海滩涂围垦区,占地320公顷,垃圾填埋区库容约为8000万吨,设计日处理垃圾4900t/d,约可使用45年,是我国目前在建的最大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还可利用填埋垃圾的沼气每吨发电160千瓦时。该工程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填埋场标准建设,满足最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要求,并达到国际标准。该工程的最大特点在于严格按照各项规范进行填埋场建设和运营的同时,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
据ONYX中国总经理、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处置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小华介绍,目前主流的垃圾处置方式有三种:填埋、焚烧和堆肥。填埋作为垃圾的最终处置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应用比例最大的处置方式,但是占地较大,有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也存在火灾和爆炸等安全隐患。焚烧发电主要适用于一些土地稀少、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有效消灭垃圾中的病原体,并可将垃圾减容80%以上。堆肥是采用高温堆肥发酵工艺,利用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生化分解,制造堆肥产品,但仅采用垃圾进行堆肥,肥效不高,市场销路存在一定问题,且不能用作农耕肥。
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理目前仍以填埋为主,大约占总量的70%。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现存的绝大多数垃圾填埋场为80年代初期开始在城郊建设的简易垃圾填埋场。而简易垃圾填埋场对环境存在多重污染。
目前已经投入试运营使用的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四期工程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填埋场标准设计和建设,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采用高维垃圾填埋技术,提高地基承载力,在保证填埋场稳定性和满足区域规划要求的同时,提高垃圾填埋高度,大大提高土地的有效使用率。
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化利用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处置有限公司环境工程师杨青说,由于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四期工程建设场地为围海造地造出的滩涂地,地基软、水位高,对场地的平整和加固非常困难。但高维垃圾填埋技术在对生活垃圾进行最终处置,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的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其资源化利用。
一是节约土地资源,高维填埋技术使得同等面积的区域垃圾填埋量增加一倍。
二是分阶段、分单元建设,减少资源浪费,与传统卫生填埋场一次性将填埋场建设完成不同的是,四期工程按阶段、分单元规划实施,这不仅避免了防渗衬里系统一次性铺设而容易老化产生资源浪费,也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
三是有效收集填埋气体进行发电,高维填埋利于沼气的产生和收集利用,填埋18个月内,收集的填埋气体即可足够供2台1450KW的发电机组使用;随着填埋垃圾的增加和时间的推迟,最终将形成17.4MW稳定的发电能力。
四是封场稳定后可进行土地回用。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四期工程的建成,不仅能够提高上海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比例,减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对环境的影响,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有效地节约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对垃圾进行资源再利用,对上海市乃至全国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起到示范性的作用,也是环卫产业坚定不移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