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商务成本降低的盆地和经济效益提高的福地。哪里的发展环境好,哪里就会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其经济活动就会出活力、出效益。因此,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必须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近年,承德市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两位数增长,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市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市委、市政府下决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近年作为“发展环境建设年”,进一步优化体制、政务、政策、市场、法制、人文、基础设施七个方面的环境,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五个突出问题。
第一,解决三个问题,破除思想障碍。一是解决思想观念问题。二是解决利益分配问题。三是解决公务员队伍素质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屡教不改的部门和个人,决不能姑息迁就,要依纪严肃处理,坚决搬掉这些经济发展上的绊脚石。
第二,抓好六个方面的软环境建设。一是体制环境。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要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进一步规范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处罚和行政检查监测行为,简化企业年检、报表等事项,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二是政务环境。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失职追究、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改进对企业和外来投资者的服务。三是政策环境。在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培训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特色专业市场、搞活个体私营经济、加快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采取灵活办法,研究特殊政策,使承德市的政策环境明显优于周边地区。四是市场环境。抓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不法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制止各类不正当竞争。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五是法制环境。各级政法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按程序执法,增强执法的透明度。切实保护企业利益,支持企业生产经营,真正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六是人文环境。重点推进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承德文化独特内涵的挖掘、提炼和创新,扎实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亲商、安商、扶商、护商”的思想观念,在全市形成一个“人人塑造形象、人人营造环境”的良好风气。
第三,抓好三个方面的硬环境建设。一是深入实施城镇化战略。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打造良好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二是加快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建设上,市委、市政府感到,抓好三条路建设对加快承德发展至关重要。一条是我们正在搞的京承高速公路,这条路建成通车后,将大大缩短承德市与北京的距离,使承德市成为北京的“远郊区”;另一条是正在做前期工作的承唐高速公路。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抓好文明生态村建设,努力争取列入全国生态试点市。借助生态优势,做好水的文章,以水联谊,以水联利,扩大与京津的全方位合作。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