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中关村谋求集群突围

企业报道  2014-03-24 14:13:01 阅读:

  目前,社会、经济各界有关北京中关村的评价差别很大。包括IT行业一些著名的独立观察家在内的不少“意见领袖”评价中关村正被剥离“中国硅谷”的外衣,是“一次性的中关村”、正在走向没落。而来自中关村管理机关的同志用“数字”说话,提出中关村的创业企业数量仍在高速增长之中,中关村内部的活力仍在继续显现。

  近日,“高技术企业集群治理及其演进机理”调研小组的专家在对北京中关村进行了专题调研后指出,要以集群的视角,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关村企业的发展与变化,中关村企业技术创新的集群困境,必须借助产业集群理论提高中关村公司治理水平。

  让合适的“村民”留下来

  调研小组负责人、辽宁大学工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高闯指出,中关村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所以,要站在集群的角度对中关村出现的“企业逃离”等热点问题进行全面认识。企业身处于集群中,能得到集群收益(感受到集群向心力),同时也要承担集群成本(感受到集群离心力)。集群收益包括组织之间交流带来的创新机会等,集群成本包括过多企业的聚集导致房价过高、劳动力紧张、交通不便等。对于中关村而言,一些大企业“逃离”中关村,将它们成熟产品的制造基地搬至南方或远郊,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对于一批批中小企业不堪重负,或因感受不到创业环境的优越而纷纷离村出走,则要高度警惕。

  对此,高闯指出,从有利于集群整体发展的角度去看,中关村应该科学监测各类企业的进入与离开状况:应该让不合适的“村民”顺畅离开;但同时又要让合适的“村民”留下来发展。从社会舆论角度来讲,应该对何者去何者留进行分类研究。此外还要站在集群的角度,对中关村发展的历史阶段性有客观认识。

  以高技术集群企业的典范硅谷为例,20世纪60年代的主导产业是半导体、70年代是处理器、80年代是软件、90年代是互联网,其发展轨迹表明:硅谷也不是永远增长,整个创新过程是一个新陈代谢、时起时伏的过程。高闯认为,衡量中关村这样的高技术集群的发展,一是要看集群中关键性的产业(如中关村的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在国内外的现实影响力;二是要看集群各种因素在“联结”的深度与广度上是否朝着有利于创新的角度进行。

  让重要的因素发育起来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战略部部长、管理学博士冯奎指出,中关村企业技术创新最典型的集群困境集中在创业投资者治理方面。

  据介绍,在中关村首先存在创业投资者群体发育不够的问题。中关村目前有100多家创业投资公司,大部分是国有企业。这些创业投资公司所投资的一般是成熟企业处于发展阶段中后期的“保本投资项目”。从这些投资公司的所有制性质、企业制度形式来看,这样的投资选择是有其合理性的。但这样一来,对于大量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来说,就无法得到相应的创业资本的投资支持。创业投资治理的推动作用几乎无法体现。

  此外在中关村,创业型中小企业群体的发育也不够。近些年来,中关村支持大企业发展的规划与政策导向已较为明显。中关村上地信息中心每亩地价已过百万元;西区的政策规划是期望成为国内顶级公司和世界大公司的聚集地;每年的评奖也都是一些大公司的成熟面孔。种种原因导致了在中关村这样的地方,中小型创业企业的生存压力过高、创业精神不足。高技术集群的轴心是创业投资者与创业企业,创业企业群体的活力不够,也直接导致创业投资者持币观望的局面。

  还有一个重要的欠缺因素是,创业投资者与创业企业两个群体之间基于各种治理与管理关系的“联结”,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中关村许多企业在“爷爷辈”的时候,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等就存在着投资主体不明、产权不清的纠葛现象,以至到了它们衍生出“儿子辈”、“孙子辈”企业的时候,产权关系、投资者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创业投资者和他投资的企业真实利益关系得不到保障,结果只能是众多极具资本与管理实力的创业投资者另谋高就;另外一方面众多中小企业销声匿迹。

  借集群理论重塑中关村

  辽宁大学副教授樊玉臣、博士生赵晶等人认为:传统的公司治理研究实际上隐含着一个假定,即企业是孤立存在着的。事实上,在中关村这样的地方,企业是以集群形式存在着,集群中的各种构成要素不仅仅是企业的生存环境,而且实质性地影响到企业考虑发展战略与治理结构等方面。

  高闯认为,从企业自身实践的角度来看,最为关键的是要把集群的其他要素都当作利益相关者,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治理带来的诸多影响。首先,公司治理需要考虑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角色与作用,提高公司治理的决策水平。比如,创业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共享与学习交流,但在创业投资者的协调下,几个企业之间又需要展开竞争。对于同类型的其他企业既能够“开放”又能够“包裹”的战略,这是多数中小型创业企业所不习惯的。但这又是创业投资者所需要的(治理效率),也是创业企业所需要的(获取创业资本)。其次,善于通过利益相关者联合进而降低整个集群企业治理成本的方式,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