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广西蚕业渐成优势产业

企业报道  2014-03-17 08:13:43 阅读:
核心提示:近几年来,广西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西部大开发、“东桑西移”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桑蚕业。近年,广西启动桑蚕产业化“十百千万”工程

  记者从日前在鹿寨县召开的广西蚕业发展研讨会上了解到,近年广西蚕茧产量仅29500吨,今年蚕茧产量突破95000吨,短短的4年内产量翻了两番多,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桑蚕业在广西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近几年来,广西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西部大开发、“东桑西移”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桑蚕业。近年,广西启动桑蚕产业化“十百千万”工程,即在生产重点蚕区扶持建设一批年产鲜茧超10担的养蚕专业户,年产鲜茧超过100吨的乡镇,年产鲜茧超过1000吨的县(市区),年产鲜茧超过10万担的地市。通过加强宏观规划,优化区域布局,加快蚕业科技创新步伐,健全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大力推广新品种和高新技术,引导和组织蚕农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扶持蚕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探索生态蚕业、名优蚕业、品牌蚕业等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蚕业发展模式,多渠道争取政策性支持和基础建设投入,经过几年的努力,广西蚕业发展步入快车道。目前广西有桑园面积140万亩,年产值近31800万元,丝品销往加拿大、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桑蚕产业正成为广西继蔗糖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认为,广西这几年桑蚕业发展迅猛,但作为后起之秀,广西蚕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基地化、专业化、区域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不高;组织化程度低,蚕农投入不足,生产方式和技术革新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茧丝加工企业规模小,茧丝绸深加工工业发展滞后;产业化经营尚未形成;行业管理体制未能理顺等。专家建议广西要抓住国家“东桑西移”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引进培育茧丝绸加工企业,发展茧丝绸深加工,扶持蚕桑龙头企业,不断优化桑蚕产业结构,加大现代蚕业科学技术应用,建设一批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加快蚕业产业化进程,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道路,努力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广西蚕丝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作出贡献。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