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业板上市,对数百万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中小企业融资又多了一条路。而从首批上市的中小企业来看,大多是定位精准、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冷门”企业,产品虽小市场却大。
例如:黄山永新定位于软包装行业的专业化经营,是中国惟一一家被美国镀膜、涂布复合工业协会吸收为正式会员的单位,2003年12月被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和成的主要产品为维生素E、维生素A等,以维生素E、维生素A价值计算,占全球产销量的10%以上,规模已居全球前3位;浙江凯恩以高新技术为导向集研究、开发、生产特种纸为一体,是世界第二大规模电解纸品牌;伟星实业是全球最大的纽扣生产基地,纽扣生产的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60%左右。
这些成功的中小企业告诉我们,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倾力打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以专业的形象去赢得市场。
中小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都远逊于大型企业,但是中小企业也有很多大型企业不具备的优势:机动灵活、反应灵敏、危机感强烈、富于进取等等。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正是因为充分发挥了与大企业的差异化优势,并将这些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很多企业大了以后,就会患上大企业病,包括GE这样的企业。韦尔奇在上任不久即意识到这一点,对通用电气的管理层级进行了大刀阔斧地削减,力图实现小公司的灵活与大公司的规模的完美结合。但无论如何,在灵活性这一点上,仍然难以与中小型企业相比。
大企业的优势是规模化,但当前市场环境变化不断加快,要求企业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这种速度和灵活性的价值与日俱增。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占到全部企业数的99%,充分说明了其强大的竞争能力。
品牌打造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的强大活力已经彰显,然而,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远虑,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品牌的培育,于2001年启动的名牌培育工程,目的就是为了引导中国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通过实施名牌发展战略,走上大而强的发展之路。然而,在大多数中小企业中,品牌仍是一个未解之题。
中小企业在品牌打造方面的意识相对较弱,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现状所决定。拥有一个知名品牌,对于众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只是缺资金、缺管理、缺人才,几乎什么都缺,使得他们为了眼前的生存,不得不做出一些急功近利的事。
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上,市场格局三五年一变,一些所谓的品牌起来快,倒下去也快,基于此,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反品牌言论,甚至有人提出“品牌消亡论”,使得中小企业面对品牌之路充满困惑。
但是,品牌是企业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雀巢、金利来、百事可乐,这些响亮的品牌已经清晰地告诉了我们做品牌的必要性。这些今天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的世界品牌,实际上都是从小企业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金字招牌金利来是从手工缝制领带起家,由于创始人曾宪梓在经营中非常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所以才会有今天的金利来。
如果中小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从长远来看,将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危机:
1、什么赚钱做什么,企业没有一个稳定的盈利模式,这个项目做完,不知道下一个项目在哪里。
2、利润微薄,陷入价格战的怪圈,不打价格战是死,打价格战也是死。
3、消费者忠诚度降低。同类产品随处可见,无品牌的产品将使消费者缺乏信任感。
4、造成企业资源浪费。由于没有品牌整合的观念,企业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推向市场,每一个产品都要投入大量推广费用,却没有产生累积效应。
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适合走品牌发展之路?
做品牌是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目前国内做得最快的品牌也做了至少几年时间,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企业从一开始就要为做品牌投入大量费用,其实品牌并不是空中楼阁,品牌也是以产品为基础的,没有具体的产品,又怎么会有品牌的存在,做品牌必须先做产品,两者并不矛盾。
只不过有了做品牌的理念,在一开始做产品的时候会将目光看得更远,会有比较长远的规划,把产品作为品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去运作,这样会少走许多弯路。
同样的投入,单纯做产品,做一个投入大量费用,再做一个又得从零开始,没有积累,而做品牌会产生积累效应。海尔做到今天,如果没有品牌理念,做一个产品换一个牌子,会有今天数百亿的品牌价值吗?
以做OEM起家的格兰仕,如果单纯只是替别人OEM,不做自己的品牌,会有人知道格兰仕这个名字吗?品牌是一种理想,并不需要整天挂在嘴上,但是会埋藏在心中,为了这个理想的实现,我们需要踏踏实实地积蓄自己的力量。就像格兰仕,以OEM积累实力,但OEM并不是最终的目标,只是实现目标的一个手段,格兰仕最终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品牌。这实际上是一种曲线救国的大智慧。
解决制约发展的三大瓶颈
1、资金瓶颈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为没有钱,所以做不大,因为做不大,所以更没有钱,这是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难解的困局。中小企业因为大多处于起步阶段,经营风险较大,加上制度不健全、财务不透明等原因,银行不愿放贷,而国家又没有相关政策予以支持,中小企业只能依靠自身资金滚动发展,很慢很艰难,而一旦做起来了,你并不需要钱的时候,银行又找上门来了。
2、管理瓶颈
应该承认,家族式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前期是有它特殊作用的。中国人传统上讲究“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做什么事都觉得自己人更可靠,实质上是有一个“情”字在里面维系着。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利”的作用就会超越“情”的影响,再简单套用家族式管理模式无异于作茧自缚。当初创业时凭借血缘、亲情、哥们义气紧密团结起来齐奋斗的创业合伙人,不是知识水平跟不上市场发展、竞争发展的步伐,就是因为“能共苦不能共荣”的权益争斗心理的使然,或者是满足现状的惰性原因等等,而变成了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此时,如果不按照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企业,不逐步淡化家族式管理,实现企业的经营者同管理者分离,企业的竞争力将面临削弱的危险。
3、 人才瓶颈
中小企业招人难,留人更难,留住优秀的人才难上加难。许多中小企业对人才的管理要么是不重视,要么是办法不够,形不成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这样往往会留不住人才,毕竟好的人才都在向往跨国公司或大的集团公司,在那些地方有好的工作氛围、竞争气氛、合理的提升制度、诱人的薪水,同时会给人一种成就感。要知道,中小企业对于大部分人才是不具备什么强大的吸引力的,这样招到好的人员的概率就会降低,在千辛万苦招来人才以后,还必须花大力气让他适应企业,对他进行培训,如果让他白白流失掉,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虽是无形的,却是巨大的。
市场运作的两大策略
1、定位准确
作为中小企业,不宜将产品线拉得过长。一则中小企业资源有限,若过于分散,难以保障每个产品发展的正常需要;二则中小企业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产品太多往往顾此失彼,造成失控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争取成为“小池塘”里的大鱼。
新加坡虎豹兄弟有限公司,专营万金油,年销售量达200亿瓶,为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所认识和使用。
台湾企业KMC桂盟链条公司从与Shimano的OEM厂开始,到大陆设厂,一步一步扩张版图到北美、欧洲与亚洲市场,目前在全球自行车链条市场占有率超过70%,2002年营业额超过30亿元台币,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链条厂商。
在饲料业,深圳金新农饲料有限公司是个后来者,但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其两个主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已经位居广东省第一,更成为“中国养猪学分会”推荐产品,销售年增长率达120%以上。金新农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专注。它只做猪饲料,不像其它厂家猪料、鸡料、鸭料等都做,而且猪饲料中又主推一个品种“断奶宝”,通过“断奶宝”的旺销,带动了其它产品的销售。“断奶宝”产品技术含量高,如果没有这个产品,金新农可能就不会发展得这么快。
2、把握时机
一是企业要善于把握市场和紧跟市场,善于在市场中捕捉机会,果断决策。市场是巨大的,机会随处可见,关键是要求企业的决策者能独具慧眼,把握好时机,当断则断,否则机会稍纵即逝。
花嫁喜铺是笔者的一个客户,是一家提供喜庆礼仪服务、销售喜庆商品的专业机构。在创始人雷建青夫妇的领导下,短短两年多时间,公司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已拥有数十家“花嫁喜铺”加盟店,成为“中国第一喜铺”。分析花嫁喜铺成功的原因,其对创业时机的把握非常关键。日前,我国正进入新的婚育高峰期。每年的结婚人数达1800万到2000万。据统计,全国每年因结婚产生的消费总额达2500亿元,其中婚庆相关产业每年的总产值高达700亿元人民币。婚庆服务产业化的时机已经成熟。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结婚,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自己奔波劳苦、劳神费事地操办相比,很多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专业婚庆服务公司的服务。在这种市场形势下,花嫁喜铺迅速借势切入婚庆市场,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通过加盟合作的形式迅速成长为中国喜铺第一品牌。
二是企业要善于拾遗补缺。中小企业要审时度势,既不向市场领导者挑战,也不白费精力追随其后,而是选择不大能引起大企业兴趣的市场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可以是大企业不愿干的或干不了的那部分产品市场,也可以是其它企业尚未顾及的那部分市场。采取补缺策略,中小企业既可以开发一个或若干个有利可图的“角落”市场,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与较大企业直接较量的风险,使自己获得一个快速长大的环境。
北京有个小型开关设备厂,当时全国有6家制造电器控制设备的国营大厂,这6家大厂基本占领和控制了全国市场。但是它们却不生产数量少、规格杂的非标准电器设备。有这种需求的客户跑遍全国也找不到制造厂家。还有,当时的大企业一般采用年度订货的办法,一些急用设备的用户一时也难以得到满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该厂以生产非标准电器控制设备作为本厂的服务方向,制定了“大厂遗漏我们拣,大厂缺的我们补,大厂不做的我们做”的经营方针,只要是客户需要,随来随做,不限规格和数量。因此,该企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产品畅销全国。
国外中小企业的启示
日本素有“企业王国”之称,而它的中小企业则堪称其“企业王国”之根本,在日本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日本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同样有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资金不足的问题,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但是,日本的中小企业不仅没有被挤垮,反而日益壮大,这一是得益于日本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国家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指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完善的法律环境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科技革命促进了专业化协作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大发展;四是在于中小企业有鲜明的经营特色。
快餐业巨人麦当劳,就遭到过菲律宾JOLLIBEE快餐店的顽强抵抗。JOLLIBEE的办法就是利用“本土”优势,大力开发适合当地人口味的新产品,以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赢得了70%的市场份额,打了一场快餐业漂亮的保卫战。脚跟立稳后,他们又乘势打了一个进攻战,先后进入了美国加州、我国香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欧洲有许多被称为“隐藏着的优胜者”的中小企业。它们增长迅速,经营灵活,善于创新,成为推动欧洲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总部设在伦敦的雷克萨姆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饮料罐制造商,它在南美有66%的市场份额,在美国有25%的市场份额。
中小企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经济的最大支柱是2300万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中小企业在数量、吸收的劳动力以及产值等方面也都占有绝对大的比重。这是经济发达国家经济构成的共同特点。
经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之所以得以快速、稳定的发展,除了经营管理机制灵活等中小企业自身具备的积极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政府的保护和扶持。
1、设立专门政府机构,负责中小企业政策研究,包括融资、财税、培训等政策。
2、立法保护,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3、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在我国,2004年以来,国家发改委重点组织实施了对中小企业创业、融资担保和培训三大工程,加强对中小企业在创新、信息和经济技术合作等三方面的服务,以此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国家发改委实施的三大工程体现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正在与国际接轨。中小企业应该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研究这一政策,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