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塞上奇葩

企业报道  2014-03-13 08:27:16 阅读:
核心提示:企业凝聚力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展示,也是企业竞争能力的综合反映。多年来,大同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大同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大同市自来水公司始建于1959年。经过40余年的风雨历程,如今已发展成为集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中型一类供水企业,年产水量达8200万立方米,日产水量20余万立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亿元,均比创建公司初期增长130多倍。

  作为担负着全市80万人民生活和1200多家工商企事业单位供水重任的供水企业,大同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始终牢记“为生产建设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这一宗旨,着力塑造“风纪严明、文明生产、服务优良、社会满意”的企业形象。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文明建设等各方面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先后获得建设部、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国建设系统规范化服务优秀单位”、“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单位”、“山西省模范单位”、“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特别是2000年12月改制以来,公司大力开辟水源,积极谋求发展,实现了安全不间断供水目标,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全市的经济发展,为重振大同雄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以人为本 内外双修

  企业凝聚力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展示,也是企业竞争能力的综合反映。多年来,大同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瞄准建立现代化供水企业这一目标,靠抓思想教育、队伍建设、制度约束,内强素质;靠抓廉洁自律、窗口建设、优质服务,外树形象,在全体职工中大力塑造“团结、求实、严细、创新”的企业精神,为树立企业形象和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首先,他们突出思想教育,实施职工凝聚力工程,把爱祖国、爱企业、爱岗位的“三爱”教育作为重点,运用供水通讯、读书演讲、图片展览、歌咏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教育职工树立奉献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其次,强化职工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职工岗前、在岗教育培训中的必修课,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培养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第三,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教育,公司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奖惩办法,使职工紧迫感、危机感明显增强,为公司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起到了促进作用。

  抓好“两大建设” 突出“两化主题”

  “两大建设”即领导班子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大同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把“两大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明服务、保障供水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公司党政一班人狠抓作风建设,不断增强班子战斗力,同时注重对中层干部的管理和使用,他们着力推行竞争上岗,打破干部、职工界限,能者上、庸者下。1999年以来,通过竞争上岗的40多名中层干部,多数具有较高的学历,不仅改善了干部年龄和文化结构,也为企业走向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关键是建立一支精神焕发、朝气蓬勃的战斗集体,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技术素质。为此,公司一方面制定了学习制度,学习政治理论、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激发职工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对各种技术工人进行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考核鉴定,实行持证上岗。从1998年开始,公司先后组织了运行工、水质检验工、水表装修工等工种职工950余人,参加了供水行业技能培训和比武,合格率达85%,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水平;公司还鼓励职工参加函授学习,目前共有120余人正在参加大学专科和本科的学习,已有2人研究生结业,取得本科文凭12人,专科文凭122人。通过学习培训和“三创建一争当”活动的开展,公司面貌焕然一新,上下形成了部门争先进、个人争文明的良好气氛,为企业进一步搞好生产经营奠定了基础。

  “两化”就是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通过创一流管理、创一流服务树立企业一流形象。在提高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设施现代化、管理方式标准化上,他们不遗余力,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在新建生产调度大楼内建成了公司内部局域网,在生产调度、运行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公司历经10余年研制成功了填补国内给水行业一项空白的数字“三遥”系统,并已投入使用;投资30万元引进了8M供水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供水生产集中管理、合理调度。

  大同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率先在全市推行了社会服务承诺制,深入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并聘请用户监督员65名,定期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卡;他们建立了“三来”登记制度,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实行用水从申报到通水一条龙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供水企业水质的好坏,不仅影响企业本身,更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他们先后投资160万元购进了大量检验设备,花大气力培养了一批精通业务的技术人员,使公司水质处具备了完成工业生产用水、地表原水、生活饮用矿泉水等水质监测项目100多项的功能,并以其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技术装备达到了省内同行一流水平,成为山西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首家入网单位。

  迎难而上谋发展 再创供水新辉煌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同市区缺水状况日渐明显,每到用水旺季,居民生活用水特别是高层住户和配水管网末梢地段用水难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面对这一情况,公司党政领导经反复探讨研究,一致认为只有开辟新水源、增加有效供水量,才能缓解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

  为此,公司从1997年开始,筹集资金2100余万元(其中政府投资1000万元),建设城北输水复线及配套工程,新铺设管线14.4公里,新建加压站及清水池各一座,日均增水2.9万立方米;1999年,公司自筹资金1180万元进行复线续建工程,铺设管线7.8公里,日均增水1.6万平方米;2001年,为配合全市两路拓宽改造工程,公司又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对主干公路10公里管网进行改造,将60年代铺设的小口径管道更换为大口径管道,解决了输水管线卡脖子和跑、冒、滴、漏现象。

  同时,公司抓住国家支持城市供水建设和旧城管网改造的政策,积极协调,共争取到国债资金5900万元,解决了更新管线、新建水源的资金来源问题,新增日供水2.53万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供水紧张的局面。

  经过一系列的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大同市地下输水管线增至495公里,专用10千伏配电线路为106公里,各种设备849台(套),日供水能力33.4万立方米,实际供水20.6万立方米,城市供水实力显著增强。

  大同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昭指出,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公司将一如既往开拓奋进,不断推进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自来水对城市发展的基础性促进作用,为大同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相信,一个管理更加规范、科技更加领先,服务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的供水企业将屹立在塞北高原——大同。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