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突然有所感悟地想到了“绿色利润”这个在经济学教程上从未提及的概念,想到“绿色利润”的灵感来自海尔,是海尔不遗余力地研发和推广真正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的行为,给我带来的触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利是企业的正常行为,但是企业利润产生的同时,也伴随着对环境和生态不同程度的消耗和损害,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绿色利润”是指企业以牺牲正常利润为代价,将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时的利润值。追求“绿色利润”的过程和行为,反映的是企业的一种境界,是一个企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理念的升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初期,出于对计划经济的强烈反叛,许多企业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了企业的终极目标,完全忽视甚至抛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对市场经济内涵的曲解,发展理念的误读,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果,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有报道说,云南滇池周边的工厂近几年来共创造了几十亿元的效益,但是,要把滇池的水由五类水恢复到可以使用的二类水,就要花费几百亿元的代价,而要使滇池再现往昔美丽的容颜,可以说是几无可能。
眼下全球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现有资源日渐枯竭,自然生态系统失调,我国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致力于环保产品的研发、生产、推广已成为了当前企业所必须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在这样一种形势面前,海尔又一次扛起环保的大旗,义无返顾地走在了最前面。
如果说“先难后易”是海尔的哲学,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在发展自主品牌的实践中,海尔都曾选择了一种艰难的方式。这一次,作为“绿色利润”的开拓者,海尔再一次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研发和推广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不仅要突破技术的难关,更要突破人的思维定式和习惯陷阱。且不要说对于已经习惯了用洗衣粉,并将此视作“科学规律”的人们,由于制造成本高于普通洗衣机,即使对于那些体验过这种洗衣机品质的人来讲,要让他们为了保护环境,购买这种“贵一点”的洗衣机,也殊为不易。转变人们消费观念,改变消费行为,引领消费转型,使用推广环保产品,海尔要付出的教育和引导成本比研发方面的投入还要高昂得多。领跑者付出的代价永远是更大的!
好在海尔并不是孤军奋战,日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五大协会已联手向消费者推荐这种节水、节能、环保的“绿色之星”产品,并向每一位购买海尔“变频A8双动力”系列洗衣机的消费者颁发由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签发的“环保荣誉市民”证书,并赠送环保津贴。这一行动,不仅仅是对一种产品的认可,更是对海尔企业责任感及环保精神的褒奖和鼓励,而且也是对全社会发出的环保倡议书和动员令。
一个对社会环保、对公众有着高度责任感的企业,必然会受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可和拥戴,企业追求“绿色利润”的理念会有广阔的成长空间。随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选择环保产品,也必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事实证明,海尔环保型洗衣机已受到全球消费者的特别青睐,这是社会公众对一个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必然回报!
社会公众需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社会发展更需要这样的企业!随着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生态成本,绿色GDP的概念已被提上日程,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细胞,“绿色利润”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必选课题!面对“绿色利润”,每个中国企业都要认真思考,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