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让员工尽情创新

企业报道  2014-03-12 14:37:36 阅读:

  在新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就一个具体企业而言,员工层面的创新才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在一些企业,管理者一方面在大谈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忧虑员工的创新意识不够;另一方面又在有意无意地压抑员工创新的火花。实际上,员工的创新是需要管理者精心培养的,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创新,同时也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员工工作的成就感。

  让员工了解自己企业

  让员工了解企业,是管理者鼓励员工创新的首要前提。虽然员工一直在企业中工作,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非常熟知,但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不一定十分熟悉。由于企业的外界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的战略及规划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管理者不将这些变化的信息及时传达到员工那里,员工就会慢慢地落后于公司的发展。

  有个简单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对企业的熟知程度,管理者可随机询问身边的员工:“公司现在正在做什么?公司下一步准备做什么?你为此做了哪些准备?”相信大多数员工的回答会让管理者大吃一惊,实际上,员工对企业的认知程度要比管理者所期望的肤浅得多。很难想象,对企业发展现状及规划不甚了解的员工,能为企业提出优秀的创新建议。

  管理者不仅要参与制定公司的发展规划,还要善于将这些规划有效地传达给员工。企业可定期举办全体员工参加的例会,会上通报企业近阶段状况及下一步规划。在此基础之上,各部门负责人可以召集部门会议,结合公司的规划讨论本部门下一步的工作规划,让每位员工既清楚公司的发展,也明确自己的工作规划。

  区分创新意识和创新内容

  员工的创新型建议,有90%是不切合实际的。实际上不光员工如此,管理者的创新想法同样也有90%是不切合实际的。理解了这一点,管理者就没有必要抱怨员工的创新不切合实际了。之所以要保护员工的创新,是因为剩下的10%(甚至更少)的创新火花就足以让企业保持发展的活力了。

  将员工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内容分离开来,是需要管理者注意的问题。当员工向管理者提出一个创新型建议时,管理者可能会直观地感到这项建议实施后,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但不论如何,管理者应该首先对员工的这种做法鼓励,然后再与员工一起对建议进行讨论,管理者可以提出自己对建议的真实想法,并鼓励员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做会让员工感觉到管理者是鼓励创新的,从而增强了员工继续创新的动力。

  客观评价员工创新活动

  管理者在对待员工的创新活动时,有时会走入另一个极端:即过分担心打击员工创新的积极性。这类管理者在获得员工的创新建议时,虽然对建议本身不十分认同,但为了不让员工失望,会对员工大加赞赏,并让员工去实施。员工误以为管理者对自己的建议非常满意,便信心十足地去实施了。而当员工发现管理者对建议的实施并不关心,无法获得进一步人力、物力支持时,员工会有种被愚弄的感觉。

  对员工创新型建议进行实事求是地评价,体现了管理者对员工的尊重。这种尊重本身就表示了对员工创新活动的支持。

  鼓励工作以外的创新

  员工所提的创新型建议并不一定仅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职责之内,实际上每一个员工都有跨越自己工作限制、了解其他领域的愿望。在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管理者应该允许员工做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由于员工对其他工作提出的创新型建议、由于考虑问题所处的角度不同,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员工提出本职工作以外的创意,也体现了员工对公司的关心。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