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帝王故里乌龙飞

企业报道  2014-03-12 14:33:31 阅读:
核心提示:在江苏煤城徐州,江苏天能集团公司开掘了一座龙固煤矿。10年前,龙固煤矿破土动工时,正值全国煤炭行业的低谷期,投资具有一定风险的煤炭项目,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

  在江苏煤城徐州,江苏天能集团公司开掘了一座龙固煤矿。10年前,龙固煤矿破土动工时,正值全国煤炭行业的低谷期,投资具有一定风险的煤炭项目,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10年后的今天,世事沧桑,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能源供不应求,煤炭市场走俏。而今天的龙固煤矿已经建设成为一座年产100万吨现代化的国有中型煤矿,创造了新时期国有地方煤炭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人们看到的不再是风险,而是投资者的卓识和睿智、是建设者们的拼搏和奉献。10年来,龙固人在万亩沼泽地上画出了一幅幅最新最美的画图,奏出了一曲曲昂扬激越的乐章,也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

  在两会召开的前夕,笔者来到了龙固煤矿,寻找着龙固昨天的足迹,目睹了龙固今天的雄姿。编者把笔者的所见所闻介绍给读者,并期待着地处“帝王之乡”的龙固煤矿就像一条跃起的乌龙,承载着新时期的龙固精神昂首展翅,向更高的目标腾飞。

  十年一剑

  ——艰苦创业的坎坷之路

  龙固煤矿坐落在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江苏沛县境内,南靠昭阳湖、北邻微山湖,是徐州百里煤田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龙固煤矿是在全国煤炭行业跌入低谷、企业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由江苏天能集团公司自筹2.5亿元资金投资兴建的,1994年5月破土动工。建设之初,除了漫天飞舞的芦花,矿区几乎什么都没有!万亩沼泽地、浩如烟海的芦苇荡,诉说着这片古老土地无尽的荒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建井的四五年间,企业举步维艰,最困难时矿井每小时被停一次电,全矿连续13个月发不出工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职工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家里背来米、面、煎饼、咸菜维持生活,人心不散、队伍不乱、精神不垮、生产不停,保证建矿井按步骤推进。

  10年多来,龙固煤矿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拥有在岗职工1600人,总资产已达6亿元人民币。原煤年产量屡创新高:2001年为25万吨,2002年上升35万吨,2003年达到85万吨,2004年突破100万吨。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利税大幅度增长,2001年为460万元,2002年上升到2270万元,2003年达到7570万元,2004年突破亿元大关。

  质量标准化年年上台阶,成为江苏省行业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安全生产相对稳定,被评为江苏省安全生产先进矿;被树为江苏省煤炭系统和徐州市工业企业的学习典范;被评为徐州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徐州市文明单位、徐州市先进基层党委;江苏省文明单位和全国煤炭环境保护优秀单位。

  今天的龙固煤矿,已经进入了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继往开来,总结建矿10年多的成功经验,创新工作思路,以创建现代化的一流矿井为目标,对龙固煤矿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煤矿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一是创业之初艰苦的建矿井时期,二是举步维艰的试生产自救时期,三是跨越式大发展时期。三个时期锤炼了“艰苦奋斗、团结奉献、严实求新、勇创一流”的龙固精神,这种精神激励和支撑了一代又一代的龙固人团结拼搏、敬业奉献、开拓进取,在万亩沼泽地上建成了年产100多万吨的矿井,并把矿井推进到现代化一流矿井的行列,创建出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果,也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

  (图为江苏天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李乃钊{中}到该矿生产一线检查工作)

  龙固精神

  ——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

  龙固煤矿从1994年5月破土兴建,至今已十年多了。对龙固人来说,这十年是拼搏的十年,难忘的十年,是磨炼跨越式发展硬功的十年。十年磨一剑,成绩来之不易。

  现任矿长羿其德、党委书记孙守均都深谙“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正是拥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才使矿井建设在极度困难的时期都没有垮下阵来。因此,职工是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源,建设新矿井首先要夯实人的基础。

  带队伍首先抓干部。多年来,矿党政领导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就是“凭党性看干部,凭实绩用干部”,严格要求各级干部尽职尽责,把推进矿井发展作为加强党性的具体体现,“确立一种意识、倡导一种作风、发扬一种精神”,即廉洁自律意识,务实求新作风,艰苦奋斗精神;勇创“四个一流”,即一流的工作态度、一流的管理技能、一流的工作实绩、一流的干群关系;做到“三个到位”,即在企业发展中认识到位、行动到位、凝聚力到位,使各级干部在各个时期都能发挥领头人的作用。1998年是龙固煤矿资金筹措到位率最低的一年,连续拖欠职工8个半月的工资,职工生活极度困难。矿级干部和中层干部纷纷回家卖猪、卖羊、卖树,把钱拿回矿为职工救急,度过艰难的岁月。号称机电“技术大拿”的已故机电科长李明扬在临危之际,抓着矿长的手说,不要再为我花钱治病了,用为我治病的钱去救救困难中的龙固矿吧,去发给困难的职工当生活费吧。闻者无不动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各级干部大力发扬龙固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冲锋在前。徐州市劳动模范——龙固煤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韩德明,以矿为家,全身心扑在科技兴矿上,大胆改革创新,推进采掘机械化上马,攻克了矿井防水、防灭火、过老硐等诸多技术难题,为矿井创造经济效益达6000多万元。生产科长杨道刚面对采掘机械化生产,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现代化管理知识,不断提升管理技能,强化现场管理,加快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为矿井高产高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综采工区干部职工以勇创一流的精神,学习综采技术和综采工作面管理,克服缺技术、缺经验等诸多困难,在“学中干,干中学”,攻克了设备大调整、对接面、过断层、搬家挪面等技术难关,每月产量由起初的4.7万吨很快攀升到8万吨,最高月产量突破10万吨。机电科长贾猛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获得了8项国家发明专利……

  龙固煤矿在抓干部的同时,不断强化职工队伍建设。多年来,矿党政领导坚持把全面提升职工素质作为主线,一手抓职工思想素质的提高,一手抓职工技能素质的提高。不断进行爱党、爱国、爱矿教育,使职工在最困难的时期都能做到识大体、顾大局,自觉地团结奉献。艰难的岁月过去,龙固煤矿职工依然不忘艰苦奋斗、团结奉献,并且把这种精神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靠知识、信息、技能,靠团队精神,以更高、更严、更好、更美、更强为目标定位,以高新技术、质量标准化和安全生产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矿井快速发展。随着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矿党政领导班子不断加大职工文化、技能的培训,制订了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规划,着力培养专业技术精英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强化内培的同时,选拔优秀职工送出去深造。几年来,已培养在职大中专毕业生400多人,占全矿职工总人数的25%以上,涌现出一大批思想过硬、技能过硬的生产骨干、岗位明星。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职工队伍,为龙固煤矿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进步

  ——高产高效的原动力

  龙固煤矿干部职工追求的是更高的目标,这就是依靠科技进步,使矿井尽快实现高产高效,达到省内、国内一流现代化矿井的标准。

  多年来,龙固煤矿以提升发展原动力为出发点,不断加大科技进步的投入,先后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了一大批以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主的技改工程。依据矿井的赋存条件和实际生产能力,确立了省内先进的技改项目,淘汰一批落后的工艺和设备,为高产高效打开通道。2004年,矿井生产能力已顺利突破百万吨大关。

  排除万难,向机械化要高产高效。2002年初,龙固煤矿在开拓7012工作面材料道时,发现煤层厚达10米,局部达到12米。如此厚的煤层,按传统的工艺只能是分层开采。但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分析认为,分层开采,一是煤量损失大;二是巷道布置复杂,不仅安全系数低,而且成本高;三是效率低,显然不符合高产高效的要求。因此,必须对传统的采煤工艺进行大胆地改革,形成新矿井的优势。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最终实施了综合机械化采煤放顶煤技术。

  一个地方煤矿要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有人惊叹,有人怀疑,但龙固煤矿职工瞄准高产高效、勇创一流的目标毫不动摇。缺钱怎么办?矿上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终于买回了综合采煤机组,设备的安装则全靠自己动手解决。与此同时,请中国矿大、徐矿集团联合进行特厚煤层轻型支架放顶煤研究,抓紧综采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培训,3个多月的时间瞬间过去,龙固矿综采设备的安装和试运转也获得了成功,试运行的第一个月就产煤3万多吨。同行无不称赞:“龙固精神了不起!”

  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向现代化管理要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采煤让龙固人真正地看到高产高效的希望。紧接着,龙固煤矿又在不适应综采的工作面新上了高档普采机组,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龙固煤矿又使出了大手笔,新上了综合掘进机械化机组,月进尺平均达350米以上。为了保证采掘机械化的正常运转,龙固煤矿对各大生产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大力构建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了数字化的监控网络管理系统,组建了调度指挥中心和电脑局域网,先后形成了安全生产监控监测系统、瓦斯及风量监测系统、计算机处理系统、矿压监测系统、工作场所监控系统,并在省内地方煤矿第一家建立了井下救护寻呼系统。管理体系的全面信息化,又促进了龙固煤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快速提高,促进了管理体制的变革,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流动。据统计,目前年产百万吨以上的矿井,其职工人数一般在3600人以上,而龙固煤矿仅1600多人,比同级别生产能力的矿井少了2000人,但其人均原煤占有量却达720吨以上。一座现代化高产高效的地方煤矿傲然屹立在江苏大地!

  齐头并进

  ——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

  羿其德说,“龙固煤矿虽然已经实现了一定的发展,但距远大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如何发扬光大龙固精神,把矿井建成一流的现代化矿井,并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为此,他们提出了“一创、二坚持、三到位、四化、五种机制和六个一流”的工作思路。他们介绍说,具体就是创建一流的现代化矿井;坚持以人为本、诚信为本;确保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到位、精细化管理到位、为职工办实事到位;实现管理科学化、工作规范化、系统现代化、环境舒适化;完善学习培训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竞争淘汰机制、考核奖罚机制、企务公开机制;打造出一流的工作态度、一流的敬业精神、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管理技能、一流的岗位人才、一流的经济效益,使龙固精神发扬光大。

  在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同时党委书记孙守均指出,我们还要建设一流的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去年以来,矿党政领导班子进一步深化了龙固精神的教育。开展了读三本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诚信教育读本》和突出反映龙固精神的《龙腾昭阳湖》);做“三件事”(写一篇心得、对照龙固精神排查不相符的人和事、对排查出的问题落实整改);建“三个点”(工程质量动态达标示范点、文明小区规范化示范点、文明先进个人标兵示范点)活动。广大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参加活动,以建立工程质量动态达标示范点为例,就涌现出了综采7301工作面、运输1.6米斜巷提升、通风系统井下设施、-440泵房、地面绞车房、抽风机房、35KV变电所、矿灯房等精品工程和达标示范点,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稳定在96%以上。为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龙固煤矿装备了井下人行车,进一步提升了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对不适应综合机械化机组作业的采煤面,投入180万元装备高档普采机组;又投入1800万元上了一套综采机组,形成了一面两套机组生产的格局,保证了稳产高产,最高月单产达11万吨。从适应现代化矿井长远发展需要出发,龙固煤矿还修订完善学习培训机制,激励职工都要成为文化知识型、操作技能规范型的高素质职工,为创造一流现代化矿井使足劲。依据机械化生产的特点,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全面实施“一次设计、一次施工、一次到位”工作,落实“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质量永久负责制”以及“三违”、隐患“零报告”制度,力保矿井长期、稳定地安全生产。据统计,到目前为止,龙固煤矿已连续安全生产28个月,创造了连续生产200多万吨煤无事故的记录。

  为给职工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龙固煤矿在投入600万元改扩建职工食堂、澡堂、洗衣房和职工文化娱乐中心的基础上,又实施了增建职工宿舍楼、办公楼的规划方案。今天的龙固人可以说是宏图大展,雄心勃勃,他们要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狠抓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同时,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一流企业文化,争取在“三个文明”建设中走在国内同行业的前列。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