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空调业出口 从产品到品牌的“阵痛”

企业报道  2014-03-12 14:27:25 阅读:

  就像人必须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样,一个成功的企业也有两条腿——内销和出口。在中国空调企业因为连年的价格战使得内销这条腿越来越软弱无力的时候,出口却在近几年连续取得突破。

  数字

  有两组数字值得关注:

  根据公开资料的不完全统计,2003冷冻年度,全球房间空调器含柜机和移动式空调器的总销量约4900万台,全球房间空调器的贸易量约2300万台,其中原产地在中国的空调出口约占全球出口市场的64%。按全球房间空调器市场4%的增长率计算,2004年全球房间空调器的需求量约为5100万台。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3冷冻年度,我国共出口房间空调器1480.1万台,出口额达21.016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1.35%和57.05%,是近几年增幅较高的。

  这两组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中国空调企业的制造能力是无与匹敌的;二、中国空调已经在出口中尝到了甜头。

  在国内空调市场连年不断的“价格战”、“概念战”、“口水战”等恶性循环中,原本站到崩溃边缘的一些企业重新获得了生机,那就是出口。通过出口,这些企业又开始活跃起来,并弥补了多年来低端竞争欠下的账款。

  另外,我国对出口企业采取的退税政策也在一定意义上激励了空调企业走出国门,寻找海外订单。

  专家认为,在全球制造业向亚洲转移,国外产能不足、成本偏高的差异竞争下,国内空调企业正好借助这一“东风”,出口呈几何级数攀升。据悉,一些空调企业已经提前完成全年的出口计划,正准备调高原计划指标。志高市场部的一位人士透露,原计划出口100万台的志高空调现在已经完成任务,准备将目标提高到150万台;格兰仕空调海外销售部的李部长也向笔者介绍了相似的情况,截至6月份,格兰仕空调出口销量已超过150万台的年度计划,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260%。

  困局

  目前,国内空调出口主要面临五大困局:

  价格持续走低。价格的不断下滑,不仅使空调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缩水,而且可能会引起重点区域市场的反倾销诉讼。

  关税不再优惠。欧盟部长理事会于2003年5月8日发布第815/2003号条例规定,从2003年11月1日起,欧盟将在原优惠安排的基础上,对部分空调产品削减50%的关税优惠幅度,从今年5月1日起则取消全部优惠。

  节能门槛调高。2002年,欧盟就颁布了专门针对家用空调器的2002/31/EC指令,该指令要求2003年7月1日后出口到欧盟的家用空调器产品必须贴上能效标签,以便消费者根据能效指标进行选择。而原本定于今年出台的欧盟环保禁令,虽然由于某种原因推迟出台时间,但节能环保标准将越来越严格是必然趋势。

  回收制度欠缺。2003年2月13日,欧盟公布了《欧盟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以及《关于电子电器设备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按照该指令规定,进入欧盟市场的电子电器产品,产品制造商或产品进口商须负担产品回收处理的费用,同时还必须负担历史废物的处理费用。

  制冷剂使用限制。根据欧盟的相关法令,2004年开始禁止以R22为制冷剂的家用空调器出口到欧盟国家。而《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和许可办法》及《欧盟化学品政策咨询文件》涵盖面极广,涉及家电产品的原材料、配件等,对中国空调器等制冷器具产品的对欧出口也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国空调生产企业使用的制冷剂大部分是R22。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