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究竟应该以厂房、设备赢得加工大国的美誉,还是以品牌入世?未来中国的发展,究竟是成为制造大国,还是品牌经营大国?
品牌是资产、财富,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品牌所集聚的核心专长和核心能力是一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更是民族素质和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品牌是无形资产,品牌的有效经营管理能够推动和支撑一个国家、一个产业的永续发展。
纵观我国经济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多年来,我们习惯于重视并运营我们的有形资产,而忽视了无形资产的建设和投入。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制造业开始崛起,10年间已经悄然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制造国之一。但中国对国际市场份额的占领,很大程度上是“广种薄收”,出口量虽然很大,但经济增加值和国际市场的拓展空间却不大。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究竟应该以厂房、设备赢得加工大国的美誉,还是以品牌入世?未来中国的发展,究竟是成为制造大国,还是品牌经营大国?
虽然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的崛起不跟制造业有关,但制造业只是一个国家从弱变强的过程,而非终点,最终的经济较量靠的不是制造业,而是自主知识产权的运营质量和效率。中国虽然是备受青睐的制造大国,但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中国制造”仅仅是中国经济在21世纪参与全球分工的基础,在未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纯制造业环节的边际利润会变得越来越薄,它不能支撑中国成为经济强国。“中国制造”不能“制造”出一个强大的中国,只有“中国经营”才能“经营”出强大的中国。
走中国经营的道路,其中之一就是走品牌经营之路。中国经济成长的缺陷,在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现有的品牌成长的市场机制和市场环境对自主品牌发展极为不利,品牌经营急需相关政策、法律、市场环境的配套支撑,否则实施品牌战略还是一句空话。
现在我们讲“品牌”或是“字号”,反正你起了一个名字从此就有了一个字号,到工商局登记以后就是商标,到有一定影响力了,就变成品牌,到被绝大多数消费者认同了就变成名牌了,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现在说“品牌”或者说“商标”、“字号”,在国家管理运行的体系当中,还没有完全理顺,各种说法还比较乱。到底我们怎么来科学界定“商标”、“名牌”、“品牌”呢?我们国家现在有两个体系:工商体系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又是名牌产品、名牌企业,都是在交叉运行的,那肯定不利于发展。
品牌是什么呢?品牌是消费者的记忆和认可,消费者记忆和认可你品牌的价值有多少,你的品牌价值就是多少。我们对消费者经过调查以后得出一个规律,就是对20个大类的商品品牌进行调查。每一个大类消费者平均能记住的品牌数是7个,一般不会超过7个。比如20个大类中的冰箱、空调、洗衣机或者咖啡、饮料等,20个大类中,消费者对每一个大类的商品品牌的记忆平均不会超过7个,这就意味着你每一个大类的品牌影响力,你进不到前7位的时候,那你就不是品牌了。
在整个市场当中,前7位排名的品牌如果是1、2、3、4、5、6、7的排序,那么他们在市场获得利润空间的相对值排序是倒过来的7、6、5、4、3、2、1,即排序在第一位的品牌,市场利润空间的相对值就可能是7倍。从这个规律上来看,我们在研究商标、研究品牌的时候,你可以是一个中国的地区,也可以是在亚洲或全球来考量、界定一个品牌的影响力。
我们对世界100个最著名的品牌进行研究,发现其中有84个是花了超过50年以上的时间,还有16个是花了不到50年时间。我们研究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一种全新技术的变革,还有就是连锁经营模式的发展,就是这两种方法使一些品牌用了50年不到的时间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品牌,其他都花了50年以上的时间,这是要有耐心的。
中国是1904年开始有商标制度的,到去年正好是100年。但在我们计划经济年代的时候,基本是没有商标概念的,因而我们现在讲《商标法》,严格意义上说,到现在也只有20多年的时间。所以我们以后要建立世界品牌、要创名牌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从市场运营的实践来看,我们目前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机制是不支持品牌市场发展的。
我们国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逐步引入这些法规、条例,并着手开始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的。这包括商标法,专利法,发明法、版权法等。基于我们是从计划经济逐步变革进入市场经济的,这些法律法规的建立,其实是顺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要求来做的,所以我们现在的法律法规主体上是保护,主要的概念是讲保护,而不是讲发展,而最终保护的受益者是谁呢?至少,处在成长期的中国企业,受益较少。我们的法律法规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能够推动并支持这些企业发展资产的法律法规,应该建立有利于支持中国“无形资产,商标资产,品牌资产”发展的法律法规。
比如在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当中,企业登记法当中有规定,无形资产在整个资产登记注册当中最高作价不能超过20%。这意味着什么呢?假说你有1个亿的品牌资产,但是你只有1000万元现金,你以这1个亿的品牌资产入股的话只能算2000万人民币,这就是我们市场制度决定的。
这是为什么呢?是市场制度决定支持物质性的发展,而不支持商标资产发展。我们没有真正把商标资产认为是资产。
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1992年中国每投入社会1块钱可以为下一年度或者未来产出0.5的GDP。到了2003年我们每投入1元,产出的GDP下降到0.22左右。而现在是5元的投入产出1元GDP。形成这个现象源于我们投入的是物质性的东西,没有把品牌资产当作是一个真正的资产来进行投入。因而我们说中国市场制度和环境不支持商标产业的发展,是有道理的。
目前在市场当中,许多企业是以产品为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这是有很大问题的。品牌的发展一定要依靠产品,但是以产品为导向的方向,一定是没有出路的。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