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慷慨赴征程,热血写华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蜀中健儿,用他们的精诚,在轩辕故里,挥洒着属于他们生命的广阔,展示出属于他们的新能量,为豫中人民带来了梦想中的现实,也为企业赢得了无上的荣光。
北三环立交鸟瞰
2013年12月28日,在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陈新、各参建单位及郑州市民的共同见证下,由中国水利水电五局参建的郑州市北三环快速化工程主线桥举行了盛大的通车仪式。
忆及当时的情景,中国水利水电五局郑州市北三环快速化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经理左峰记忆犹新:“我们站在桥上合影,鼻子都是酸酸的,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取得了这样的成果,这是大家奋战的结晶,也是属于我们大家共同的骄傲!”左峰说!
当马年春节悄然而过,水电五局的建设者们,仍坚持奋战在郑州这个豫中明珠的大街小巷。一年多来,他们与时间赛跑,只为完成对郑州人民的庄重承诺;一年多来,他们默默承受着无尽的艰辛,只为将企业的精神传扬;一年多来,他们舍身忘我地付出着汗水与心血,终于成就了属于他们的无上荣光……
登陆:文明施工树起企业形象
2012年,当左峰带领着水电五局第二工程处和第五工程处的建设者们来到郑州时,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如何从一个专业野外水电工程的“水军”,转变为一个能够干好市政工程的“陆军”?
市政工程的建设迥异于户外水电工程,如果说水电项目是气势恢宏的“野战”;那么市政工程往往是短兵相接的“巷战”!
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参会领导签字
据了解,在郑州市北三环快速化工程中,中国水电五局郑州市北三环快速化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下辖第二工程处和第五工程处。其中,第二工程处参建的郑州市北三环中州大道互通立交桥工程采用分离式高架桥布设,工程于2012年10月开工,计划于2014年5月竣工。第五工程处参建的高架桥工程从郑州市北三环园田路口至文化路口段约1公里主线及相应匝道,工程于2012年8月开工,计划于2014年5月竣工。作为郑州市交通主干道,要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改造重建作业,无疑将给郑州市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左峰坦言,过去主要做水利水电工程,地处野外,空间大,施展容易;在市政工程中,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场地狭小、管线密布、人流车流密集,如何实现精细化的工程管理是十分艰巨的挑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做到文明施工,尽量减小对市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包括噪音污染、建渣运输、交通疏导等都是对施工组织水平的巨大挑战。
“别的不说,仅仅是如何做到文明施工都充满了压力,做得不好,一张照片传到网上,影响都十分巨大!”左峰说。这位外表粗犷却言谈温和的项目经理谈到这个的时候,态度也十分严肃!
从一开始,项目部就将“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施工工地”作为项目建设的一大目标,在项目经理部的统筹下,第二工程处和第五工程处分别按照河南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以及《郑州市三环路快速化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等相关文件要求和部署,编制了工程处《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工作方案及措施》,成立了以处长为组长的文明工地创建领导小组,认真落实文明施工工作的具体计划。
走进水电五局郑州北三环快速化工程的工地,仿佛走近了现代化的厂房和规范化的办公区。整洁的钢筋加工区,摆放有序的器材设备,迥异于很多人心目中杂乱不堪的工地印象。在现场规划上,项目部严格按照创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目标的要求将场地规划为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墙,实现全封闭管理,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按照施工组织部署,项目部还对钢筋加工厂及储存场地进行了硬化,合理规划排污系统,并且要求两个工程处的现场污水经过必要的处理后排放进入市政污水井。此外,第二、第五工程处还分别专设了文明施工队,对场地卫生、围挡进行洒水清扫,防止灰尘飞扬,保护现场和周围环境空气清洁。
第二工程处安全总监刘志超告诉记者,为了尽量少影响城市正常生活,他们在文明施工上每个月的投入都高达15万元左右。
郑州北三环快速路高架桥部分通车
文明施工只是基本面,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保通!
就拿中州大道来说,作为郑州市中心城区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宽达100米,双向16车道,向北与黄河大桥相连,向南与机场高速相接,车流量达到14442辆/小时。
为保证边施工边通行的要求,根据施工用地范围,新规划保通路在中州大道两侧,双向8车道,车道减少一半。结合旧桥的拆除同步进行保通,整体保通方案分12次进行。每一次的保通需先进行围挡的外扩任务,且外扩工作需与交警部门进行沟通协商,经交警大队、交警支队批准同意,经过试运行确定通畅后才能实施。程序之复杂,沟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如遇到郑州举办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交易会、博览会的时候,这种压力又将成几何级数地上升--提前半个月就不允许围挡外扩。
而针对施工期间的保通问题,项目部在郑州市保通协调办公室领导下,依靠政府和沿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方媒体和居民等的大力配合,全力做好保通工作。在进入施工区域主要交通路口、特殊作业场所,增派交通协管员,协助指挥、疏导交通,确保了施工过程中周边交通的基本通畅!
钝学累功,不妨精熟。尽管水电五局的建设者们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市政工程,但他们依然用自己诚恳的态度和缜密的工作,为初涉豫中的第一仗赢得了良好的“第一印象!”无论是周边市民,还是政府部门,都对他们的努力给予了充分地肯定!
仅仅是文明施工还不够,对于复杂施工环境下的安全生产压力,建设者们更是以如履薄冰的态度,深入将安全理念和安全把控机制执行到了最基础的层面。
“譬如高空坠落,就是防范的重点,还有复杂的地下管线,尤其是燃气管线和电力管线,一旦出现事故就极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而这一切,都是对施工单位责任感的最大考验!”左峰说:“除了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常规的培训,持证上岗,检查工作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日日检、周周检、月月检!”
据第五工程处处长王峰介绍,他们仅在专职安全员就配置了4名,另外还加配了5名兼职安全员,每天都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日常巡视、检查,通过计划、检查、整改、复查,形成闭环管理。
自开工以来,第五工程处从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这绝非侥幸--在他们的档案柜里,400多张“安全整改单”就静静地呆在那里……
2013年12月,水电五局郑州市北三环快速化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第二工程处被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郑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郑州市城市管理局、郑州市园林局、共青团郑州市委五大部门联合授予“郑州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
获此殊荣,可谓是实至名归!
创誉:铸造精品打响企业品牌
当记者在工地上看到由水电五局郑州北三环快速化工程项目施工的桥梁墩身时,立即就被它那种摸上去光洁如汉白玉一般的手感所吸引了!
原来,这是属于一种更加高标准的混凝土施工工艺--清水混凝土!这种工艺对于混凝土原材料、模板、现场施工工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采用定制的钢模板和竹胶板,就连脱模剂都要采用食用油!
箱梁钢筋制安
“定制的模板,刷上模板漆,然后再浇混凝土,刚拆出来的模板能照出来人影,像镜子一样。”左峰自豪地说!
针对这一工艺,项目部还成功研发了一项“箱梁骨架地面焊接工艺”,结合混凝土配合比研究和标准化施工,不仅确保了模板表面清洁,有效保证混凝土内外质量的同时,还较传统工艺缩短了三天左右的有效工期。
在项目建设中,质量管理,可谓是水电五局建设者们的“最高宪法”,因为他们深知,要在豫中闯出一番天地,不光要有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面子”,还要有质量的“里子”!因为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永恒主题,是市场的通行证,是企业获得竞争胜利和获取长期利益的根本途径。
为此,项目部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尤其是《质量考核实施细则》、《创优实施细则》的实施,使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有章可循。从而使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对工程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保障作用。
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项目部尤其注重质量检查环节的执行力度。王峰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他们“先是作业队自检、质检员再检、合格了再提交监理,做到层层把关!”
混凝土浇铸时,项目部总质检师沈福生在现场一直盯着,不敢有丝毫松懈。
但是,检查是发现问题,要把质量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还要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项目部又针对性地创新实施了一项质量控制点制度--根据市建委的文件要求,郑州市三环路快速化工程BT项目地面以上结构为清水混凝土,同时根据市政工程特点,该项目桩基施工管线(雨污水及国防光缆等)干扰大,箱梁均为大跨度、多箱室连续箱梁施工难度大的特点,项目部将灌注桩施工、清水混凝土浇筑、连续箱梁及挂篮施工作为自控重点,使得这一道关键工序始终处于了良好的受控状态。
以钢筋绑扎为例,有的工人可能会在绑扎中过于随意,不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绑扎造成配筋不足!经过项目部的定点纠察,直接给工人画好了绑扎框架,这样一来,钢筋配筋量就得到了保证!
箱梁防护及宣传标语
“业主都是对别的单位说,你们看看水电五局的钢筋质量,是怎么干好的!”第五工程处总质检师高华说。
而据记者了解,第五工程处的梁体验收,每次都是全线最快的,而且基本都是一次性验收通过。每次的质量评比,他们从未掉出过前三,还多次荣获业主的现金奖励。2013年3月中旬,第五工程处还在由投资公司、总承包部组织的考核中,获得了履约考核文明施工第一名、履约考核质量第一名、履约考核安全第一名的“三冠”殊荣;2013年4月,郑州市北三环路快速化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第五工程处推荐的由高华发布的《提高承台土方回填质量》QC成果,还被评为2013年河南省工程建设QC小组二等奖。
第二工程处也不甘落后,随着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质量意识的不断提升,他们的质量控制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第二工程处工程部主任黄国记告诉记者,他们的质量考核从第3名、第4名左右位置,在2013年7月、8月、9月、10月的施工高峰期居然连续四个月取得质量排名第一,让业主、监理对他们的质量管理水准刮目相看。
事实上,水电五局的建设者们,还将他们在京沪高铁施工中的“标准化管理”经验带到了市政工程的建设中。在人员配置标准化方面,项目部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分别成立了管理机构,配齐了相应的管理人员。在管理制度标准化方面,根据工程特点,制定了技术、质量、安全、环保、物资、文明施工等40多项管理制度,以严格的制度约束员工行为,从而确保质量。在现场管理标准化方面,进场伊始,对工程处生产、办公及生活等主要场所和设施在布局上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在过程控制标准化方面,严格执行建委、投资公司、总包部和监理项目部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工程处制定的各项管理办法和制度。用“高铁”标准建市政工程,又怎能不让人放心呢?
聚魂:身先士卒凝聚团队力量
假如说做好项目,是项目实施的基本意义,那么,为企业培养人才,开拓市场,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而水电五局郑州北三环项目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几乎就成为了企业走向市政市场的“黄埔军校!”
水电五局进场以来,先后为其他项目输出技术干部20多人。据记者了解,由于在北三环的建设表现突出,2013年年底,在北三环五处的高架桥通车之际,水电五局又接到新的任务,从原北三环项目部抽调部分精干人员马不停蹄的奔赴郑州陇海路项目,再从单位和各方面招揽一批新的人才组成一支新军继续在中原大地上奋战。
义务劳动,清扫道路积雪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项目部的团队建设理念和团队建设措施,就是活力的源泉。
谈到项目上的小伙子们,第五工程处书记石东升十分感慨:“我们的项目上,85%都是年轻人,近两年入职的就有20人,他们充满了激情,诱导这种激情,将他们转化成为进取的正能量,我们的事业就会更加辉煌。”
从一开始,项目部就坚持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团队建设中去,不仅在生活上为职工提供了良好的生活设施与后勤保障,也在心理上、工作上沟通帮扶,为他们的职业成长提供帮助!
走近第二工程处的生活区,一眼就可以看到,他们不仅为职工宿舍购置了统一的生活用品,而且每个房间都配有了独立的卫浴间。据了解,2012年到2013年间,第二工程处还通过工会分会的调查,先后为多名困难职工提供了资金扶助。工程部的熊伟峰是2012年新毕业的大学生,他告诉记者说,在项目上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给有困难和重病的职工捐款,让他感觉这个集体有家一样的温暖。
在团队建设上,项目部充分发挥了“老带新”的作用,要求第二工程处和第五工程处都要实施“师带徒”的培训方案,让老员工给新员工做表率,指导新员工工作,让新员工用心记好每个工序的作业要领,熟悉并掌握生产中的各项技能,不厌其烦地对他进行帮助和督促。
“事业有发展空间,职工积极性就高,这样也能把工作干得更好!要实行事业留人、收入留人、感情留人三方面结合,才能更好的吸引和培养人才。”左峰说!
事实上,之所以水电五局郑州北三环快速化项目能够凝聚团队力量,让员工迅速成长,为企业有效培养人才,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领导团队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左峰就不必说了!在员工眼里,他在生活中极其随和,而在工作中却又极其严肃,无一不精无一不通,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事业。在他的带领下,职工总是充满了工作的激情,哪怕是在没日没夜的赶工时期,也没有一个人迟到、早退,叫苦叫累。
第五工程处处长王峰也是一个“两面派”:一般员工有要求,提出来只要觉得不错,都会尽量为员工争取,是一个非常和蔼的管理者;但干起事来的王峰,却让人感到了一股子“疯魔劲”--2013年八九月份,为了完成工期节点,王峰不分昼夜地在工地上奔波,协调工作,一个月下来,瘦了足足10斤!
黄国记则告诉记者,二处处长赵乐也是一个工作狂,通宵加班后,早上起来一看,他还是在工地上,不怕苦和累,总是冲在最前锋。
有了这样的管理者,又何愁没有肯干的职工?
第二工程处的质检部主任李霞,整个北环唯一一个做质检的女主任,每天要爬上爬下的,还要经常去跟外部人员交流沟通。有一次,夏天在工地上李霞用一个围巾围住了脸,左峰看见了玩笑的说这样看起来很像维族的女生,她被说得不好意思,把围巾拿下来,里面是满脸的汗水……
第五工程处处长助理郭凤臣,这个温和的老职工,同事口中的“郭老太”,到了抢工期的时候,一下子就能变成雷厉风行的“铁金刚”--面对北线的桩基施工时间紧、任务重,桩基施工严重制约着箱梁施工的困局,每天提前到达工地,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在工地上来回穿梭,一年下来,皮鞋都磨破了七八双。2013年5月26日晚上,郑州降大暴雨,他始终坚持在现场值班,观察水情,带领工人,抗洪抢险,奋战在第一线,为项目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老干部身先士卒,年轻人也不甘落后。在第二工程处的青年突击队中,二处施工调度部、工程处总工程师王中亚、施工调度部霍拥军也因其在工作中的杰出表现,分别被共青团郑州市委授予 “2012年度郑州市青年文明号”和“2012年度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攻坚:激情飞扬点亮胜利荣光
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水电五局郑州北三环项目这个坚实的团队,秉承着企业“诚信立足,创新致远;精益卓越,和谐共赢”的精神,将郑州人民的交通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可是,谁又曾想过,他们遭遇了多少磨难,承受了多少委屈……
市政工程本身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但其施工过程本身就是在干扰经济社会的运行,所以一般工期要求都会非常紧张--“市政工程就是民心工程,政治工程,一般说来,只要迁改完成了,关门工期就定了,就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左峰说。
然而,自开工以来,工期的压力就一直困扰着水电五局的建设者们!
一起包饺子
在项目部的管段内,同时还存在种类繁多的管线,包括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军用光缆、国防光缆、长途光缆、高压电缆等。仅第二工程处的1342根桩基中,就有684根受管线影响(含旧桥拆除63根、绿化移除278根);282个承台中,有173个受管线影响。
由于管线众多,改迁进展成效不大。到2012年12月底,经三路以东段管线规划才得以最终确定。与此同时,可施工的桩基、承台远不能满足进度要求。新的作业面无法打开,导致设备、人员的大量闲置。面对众多的管线影响,为保证整体施工节点,项目经理部积极与管线所属单位沟通改迁事宜。与此同时,施工过程采用见缝插针方式,即具备施工条件的桩基、承台作业面一旦打开,立刻组织设备、人员进行施工。2013年4月1日至4月28日,郑州市领导每天召集各管线单位主要负责人召开管线迁改协调例会,改迁工作才全面启动。直至2013年9月23日,中州大道南北走向军用光缆的改迁完成,项目经理部的作业面才全部打开。
还有普遍存在的征地拆迁问题,在北三环快速化项目中可谓是演化到了足以让人崩溃的地步!早在2012年8月,红线内用地就进行了移交,但由于诸多遗留的产权问题,仅第二工程处施工过程中就发生阻工40多次。不仅如此,还时有发生封锁现场﹑切断电源,威胁、殴打施工人员的恶劣情况。而面对这样的刁难,建设者们依然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一方面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努力协调问题,另一方面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他们甚至在现场被封锁的情况下,半夜两三点偷偷地运送物资进场,这是何等的忍辱负重,又是何等的敬业如山!
不仅如此,在郑州北三环建设的过程中,水电五局的建设者们还需要去应对一个可以让人“焦头烂额”的问题--图纸与施工脱节。
由于市政工程地处市区,其施工设计的繁杂性远超一般的公路工程,图纸规划调整、图纸前后对接不吻合都是经常出现的问题,而因此造成的窝工及延误,都不会改变关门工期,这意味着建设者们需要在施工过程将“时间”“抢回来”,导致不充裕的有效施工时间更加紧张。
生命的广阔,总是要历经磨难才能体会。面对这些接踵而至的难题,在加大与设计方的沟通协调的同时,项目部一方面加大考核激励力度,不断调动、激发员工能量,另一方面则通过倒排工期,与外协队伍签订责任状,促使参战班组激发施工热情,不断地将施工进度推向前进。
与此同时,各级领导也对项目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水电五局总经理贺鹏程、党委书记刘光、副书记高宗文、总经济师刘庆东等领导多次莅临现场检查指导。特别是分管该项目工程的高宗文多次到项目协助和督促工程建设。
当时间进入2013年,建设者们逐渐将工作的激情充分地释放了出来。2013年4月21日14时10分,郑州市北三环快速化工程第二工程处施工的H匝道第五联箱梁一次性顺利通过北环项目部的验收。15时48分,随着阵阵鞭炮声,第二工程处在北环项目部、投资公司、总承包部、中兴监理等领导的密切关注下,开仓浇筑首联箱梁,这标志着中州大道互通立交工程现浇连续箱梁正式启动。
2013年9月28日,伴随J2匝道现浇混凝土箱梁的浇筑完成,郑州市北三环快速化工程第五工程处参建施工段所有梁体全部浇筑完成,实现上部结构全线贯通的节点目标。
2013年12月28日,郑州北三环快速化工程主线桥正式通车,这一关键节点的实现,打开了最后的胜利通道,至此,水电五局郑州北三环快速化工程进入收尾时段,梦想的曙光,就要喷薄而出;
截止2014年2月,第五工程处的施工已经进入尾声,高架桥已经全部架通,仅余路面部分;第二工程处的互通立交主体部分也已基本完成!不久后,这条豫中明珠的主干道将变得畅通无阻,极大改变目前郑州北部上下班时段的拥堵旧貌,郑州人民即将享受这项工程带来的便捷与舒适!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节,春日的阳光已然拨开轩辕故里的雾气,宏伟的高架桥绵延而去,仿佛静静诉说着蜀中健儿的无上荣光……(来源 中国职工科技报 记者 江舢 徐莲英 通讯员 张建中 付建华)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