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企业家协会的刘兆麟会长,在关心企业家健康工作方面是出了名的。今年正月初八,刘会长告诉我太原一位企业家在地方组织的体检中,螺旋CT片显示肺部有阴影,医生印象为“炎性假瘤可能性大”。
炎性假瘤形似肿瘤,但其内部是炎性细胞,如:阴球菌感染(真菌感染)、结核球等细菌感染所致,与恶性肿瘤有本质的区别。然而,由于影像学检查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病灶的内部特征,医生不能给出100%的安全保障,并建议手术去除。由此,这位企业家心理压力巨大,每天心事重重无法正常工作。刘会长知道此事后,要求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务必邀请最好的专家为企业家确诊,并全面安排可能发生的手术事宜。时间定在2月24日到2月27日之间。
随后,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服务部对确诊所需资料及专家人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决定安排3位专家为这位企业家做多学科联合会诊,包括:北京友谊医院影像学专家李铁一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专家孙玉鹗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专家杨林教授。2月24日下午两点,刘会长亲自陪同企业家来到工程服务中心。
到达服务中心之后的安排,就像是在打一场从容不迫的战役。刘会长和企业家还没来得及入住酒店,就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友谊医院请李教授会诊。按照与专家的预约时间,15:00会诊准时开始。与以往一样,李教授在询问完病情后,用他惯用的小圆规和尺子,在CT片前反复测量、对比、琢磨,当时的感觉真是有些凝重,除了李教授以外,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稍许,专家放下了眼镜,“我需要看一个X光片,胸部的,马上照一个吧。”这时的会诊室终于开始躁动了。工程的服务人员迅速的安排检查并办理交费手续,企业家一行则开始问长问短,“严重吗?”、“是肿瘤吗?”、“用做手术吗?”……老专家一笑,“我还没看完呢,先拍片子吧,一会告诉你结果,我肯定给你看好。你们都找到她们了”,专家指了指工程的工作人员,“我的号都排到四月份了。”大家不约而同的发出了敬佩的笑声。很快拍完了X光片,大家都在等待冲片,趁着冲片的间隙,专家又开始和企业家讨论起CT片来。专家告诉企业家哪里是病灶部位,正常应该是怎样,可能的成因是什么……聊了好一阵,专家问到:“片子怎么还没冲出来?”于是八旬老人大步流星的走到了出片机前查找。经过对胸部正、侧位X光片的对比分析,加上CT的分析,专家得出了结论:“你没有事情,回家休息吧,这不是肿瘤,定期做身体检查……”大家都很高兴听到这样的结果。在回服务中心的路上,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喜悦中,企业家更是觉得去了一半的包袱。
回到服务中心不久,第二位专家孙教授来到服务中心为企业家会诊。孙教授也仔细的研究着CT片,片刻后说:“我基本同意太原医生的结论,炎性假瘤的可能性大,但不敢说完全没有癌症的可能,除非能取出组织做活检。可以考虑做个PET检查,再用别的手段证明一下。”我们的心里七上八下的,企业家更是忐忑不安。工作人员立刻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联系PET检查,时间定在次日上午9:00。
在等待第二天到来之前,我们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再请杨教授会诊。杨教授在会诊的前一天出差,会诊当天从外地赶回北京,航班延误2个小时,工程的工作人员将专家接到企业家下榻的宾馆为企业家会诊。与前两位专家一样,杨教授在诊断后说:“问题不是特别大,也不能说不是癌,话不能说的太满。你不用太担心。”杨教授用很坚定的眼神看者企业家,“可以过两个月在同一家医院、同一个医生,再做一次螺旋CT,看它有没有变化。如果变大,无论是不是肿瘤,都可以考虑手术去除;如果没有变化,定期体检、定期观察就可以了。”
次日上午,我们如约来到PET检查室,进行胸部扫描。当天下午4:00,我们提前两天去取检查结果,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田嘉禾教授做出结论:无强代谢物质。恶性肿瘤的特点是强代谢,结果显示无强代谢,就再次证明不是癌症。当企业家得知结果时,如释重负。
当晚,我们共进晚餐,开香槟庆祝,像是庆祝战役的胜利。在餐桌上,这位企业家感动万分地说:“谢谢你们,我明天就回太原了,我还是两会代表。我要在会上呼吁企业家们应重视健康,这太重要了。”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