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全国企业总数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然而,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个地区都在加紧采取措施,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日前,记者就安徽省2004年组织的“促进中小企业、银行、担保公司合作活动”开展状况,采访了该省中小企业发展局局长刘占平。
据刘占平介绍,2004年以来,安徽省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质量与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其中,中小企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前三季度,全省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452亿元,同比增长1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其中,全省中小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2.0%,对全省GDP的贡献率为43.9%,拉动全省GDP增长5.9个百分点。2004年1—10月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10亿元,同比增长27.66%;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75.3亿元,同比增长27.77%。但经济运行中资金紧张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全省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据初步调查,全省中小企业有90%以上普遍反映资金紧张,并发生贷款难、难贷款的现象。刘占平说,安徽省多数中小企业还处在发展阶段,具备直接融资条件的企业有限,在全省信用担保以及相关融资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有必要由政府牵头,构建银行、企业、担保机构共赢的合作平台,共同推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刘占平认为,在全省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与银行促进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引导金融机构开拓融资市场,调整信贷结构,培植优质客户。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问题,促进银行、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之间加强合作,逐步形成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格局,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刘占平说,根据安徽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省中小企业发展局会同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省银监局、省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于2004年7月下旬开始制定“2004年促进中小企业与银行合作活动方案”,经多次讨论形成正式文件,报请省政府同意,9月17日以省政府办公厅内部明电印发。各市在接到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促进中小企业与银行合作活动的通知》后,建立了活动的组织协调机构,组织企业向所在市、县中小企业局(经贸委、乡镇企业局)提出申请,由市中小企业局(经贸委、乡镇企业局)对市本级和县级受理的企业项目进行汇总,并对企业经济效益、市场状况、资信等级、发展预测和企业基本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条件较好的企业推荐给有意向的银行和担保机构。相关银行、担保机构在推荐的基础上进行考察,按照简便高效的原则,对信用较好并具有成长性的企业给予一定数额的担保贷款或相应等级的信贷授信。各市在本次活动后期认真组织总结,从活动中总结融资成功的经验,不断探索银行、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三方合作的长效机制和构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如芜湖市将促进活动与“诚信与发展”论坛相结合;池州市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建立银企合作长效机制;马鞍山市在活动中开展企业授信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刘占平最后强调,当前,安徽省中小企业正值新一轮增长周期上升阶段,自主增长的内在动力继续增强,中小企业快速增长的势头十分明显。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包括融资难在内的诸多问题。衷心希望各金融部门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中小企业。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