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集群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已经成为驱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动力。它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城市交通、宾馆、展览、商业等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各级政府的钱袋子,还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所在。
从理论上看,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相同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产业)的企业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地区而形成的具有集聚效应的经济性产业组织。而中国目前仍有许多落后地区的企业,由于规模普遍偏小、技术含量偏低、竞争力水平低下,使得产业集群的经济功效发挥不足,进而无法通过专业化分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有二:一是,每个企业无法只专注于自己最具优势的生产环节,进而将资源禀赋的潜力发挥到最大;二是,每个企业无法大幅度增加其所从事的产品生产产量,从而无法显示出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
经济学家马歇尔的一段论述精辟而又直观:“聚集在宫廷的那群富人,需要特别高级品质的货物,这就吸引了熟练的工人远道而来生产产品,而且培养了当地工人。”通过产业集群,不仅能够促进专业化分工合作,形成充分市场竞争,还能够提升区域经济的外部性,使区域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比方说:大量企业的云集,可以合并同类项,共同分担某些投入,同行业的企业可以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进行生产、销售、联合采购。而行业内的信息流动、技术外溢和领域内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缩短销售半径将大大降低外部交易的费用和成本。
我把产业集群类比成森林,而关键性企业则是第一粒树种,尽管没人能准确预测出这第一粒树种何时会落于何地,但该树种一旦入土,它就可能会长出一片森林。在强制性培育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人为选择而催生出这些关键性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方向,如在中国的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已形成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配件、五金制品、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的产业链和关联配套关系。
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在为深圳南山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为晋江制定五大产业集群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时,深刻认识到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城市经济发展上,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引导型政府尤为重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合适的环境,政府对于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有着绝对的重要性。要做到“三到位,三有为”,一是正确引导产业“到位”;在合理配置资源上“有为”;在营造产业环境上“到位”;在推动企业创新上“有为”;在转变政府职能上“到位”;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有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像是一个虚拟的企业,企业对于政府就好像顾客,“顾客第一”的观念同样适用于政府的行为。政府要成为富有责任的“企业家”,重视产业规划的产出和城市经济的结果,为“顾客”,也就是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并制定政策引导企业发展经济来壮大城市经济。
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是城市的企业聚集和经济辐射能力,城市经营将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将促进城市经济的兴起。而由产业集群不断升级所带来的区域辐射能力,势必对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势“兴奋剂”。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