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节能减排>> 正文

实施绿色GDP 构建和谐社会

企业报道  2014-02-25 16:03:10 阅读:
核心提示:我的经历让我成为一个执著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但在环保问题上,我不愿意成为预言者,因为问题太严重。

  我的经历让我成为一个执著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但在环保问题上,我不愿意成为预言者,因为问题太严重。

  潘岳说,我们在和平年代最重视经济发展,其次是社会问题,再次是环境生态。经济形势一日一变,社会形态一年一变,环境生态十年一变,但它们产生的实质影响正相反。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加以化解;社会危机需付出巨大政治成本才能平息;而环境危机一旦发生,将变成难以逆转的民族灾难。

  潘岳认为,就能源而言,目前我们仍然是以煤为主要能源。据世界银行统计,如果继续毫无节制地发展火电,2020年因为燃煤污染所导致的疾病我们将损失GDP的13%。所以中国能源出路只有两个,一个是新能源,另一个就是循环经济。现在新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费的22%,可是,中国的能源消费中新能源仅占3%。如果发达国家提前完成了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的话,我们多年来以极高环境成本取得的经济成就可能就变成了笑话。所以,我们要少搞一些劳民伤财的工程,少投资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项目,要积攒下办大事的钱办好开发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即使发展中国家一时依靠了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使GDP大幅增长,但是很快就会因为环境和能源的无法承受而失去发展后劲,同时受到发达国家各种各级规则的打压。

  潘岳说,毫无疑问,我们过去的增长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绿色的中国变成了黄色的中国,而黄色的中国又正在变成灰色的中国,到处是扼杀生命的工业污染、化学污染。在20世纪初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看不到工业化的希望,同样在21世纪初,大多数中国人也看不到绿色中国的希望。

  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怀疑我们建设工业中国的能力了,可是把灰色的中国变回成绿色的中国,的确任重道远。如果不是绿色的中国,中国就是一家大工厂,不可能是一个发达国家。

  事实上,建设绿色中国的问题不在于缺少信心,也不在于缺少知识,更不在于缺少共识,最关键的问题是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是双重目标导致的,即工业发展的利益和绿色中国的利益。为什么治淮河10年投入数百亿元却落了个更脏更臭的淮河,为什么庐山自然保护区有人大肆兴建别墅,为什么在封山育林的情况下,水土更加流失,为什么环境保护管不住工业的排污?利益就是利益。

  潘岳分析提出,表面上看,破坏环境的似乎都是具体的企业、公司以及一心想致富的乡下人和城里人,问题在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机构和个人不守法?第一个原因就是政府执法不严、惩罚不够。换句话说,个人守法是因为别人都守法,或者是别人违法都受严厉惩罚。所以,政府执法不严、惩罚不重是人民违法的第一个原因。很多人不守法的第二个原因是政府和政府官员没有执法执政。如果政府自己违反自己制定的法律,人民怎么会遵守政府制定的法律呢?例如,在政府自己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里,如果公务员们可以在里面盖私家别墅,我为什么不能砍树盖房?所以,工业化发展制造业,能够给人们带来立即的财富。可是,把绿色中国变成灰色中国的责任不在人民大众,而在各级政府。如果政府严格按照法律去做,人民就会尊重政府,政府说话就管用,环境就会被保护起来。

  潘岳承认,同环境治理工作相比,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显然更大,而且很多领导干部深信,经济增长能够自动保障政治安定。潘岳指出,这种想法实际上是错误的。经济发展越快,一旦改革跟不上步伐,政治就容易陷入危机。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中潜伏的不稳定因素更会爆发出来。民主、法制体系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不同的民众团体将无法继续平衡自己的利益分配,社会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在潘岳看来,中国经济虽然正在蓬勃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有解决环境、原材料危机的经济实力。因为同发达国家8000至1万美元的人均国民产值相比,中国国民对抗危机的能力实在是微不足道。

  潘岳强调,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实行官员环保考核,才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是各级政府管理者工作方向的“指挥棒”。潘岳感言,“政绩”最为各级官员所看中,也是升迁最为重要的资本。而科学全面的官员考核指标,可以引导政府管理者尊重自然规律,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