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委会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立案,决定对从中国和越南进口的皮面皮鞋及合成革面类开始反倾销调查,温州涉案企业约130家,涉案金额约为4500万美元。
在距欧委会接受欧盟皮鞋反倾销涉案企业递交“反倾销中要求市场经济地位或个别待遇的申请表”的最后期限内,温州共有20多家企业积极应诉反倾销案。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欧盟市场对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和中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欧盟已跃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特别是近几年来,温州企业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无序竞争现象,即某种产品在欧盟畅销,很多企业就蜂拥而上,彼此竞相压价,最终造成量增价跌的局面,所以这些年在问起温州一些企业主的经营状态时,很多企业主都一脸无奈地说:“现在的生意真难做。”
欧委会决定是否立案以及被初步判定反倾销的依据是什么呢?欧委会在决定立案及征税时十分注重某项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数量与出口价格之间的“剪刀差”,而温州的鞋革类产品行销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据海关统计,温州鞋类出口的三大传统市场为:欧盟、俄罗斯、乌克兰,分别占鞋类出口总额的27.1%、8.3%、8.4%。同时,在欧盟鞋类产品进口国中,中国占欧盟鞋类进口总额的20.04%,位居第一,其中温州鞋占了60%以上。
反倾销对企业的损害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当一个企业的产品被欧盟征收最终反倾销税后,这一税率持续5年有效,5年后反倾销税到期时,欧盟起诉方往往还会寻求再次延续征税,一旦得逞则反倾销还可再延长5年,这样一来进口商无法承担反倾销税将转往其他市场寻找新的供货商,从而导致该企业产品最少在十几年的时间内无法进入欧盟市场。然而更为严重的是反倾销还具有一系列连锁反应,即一个产品在欧盟受阻后,企业肯定会另外开拓其他国际市场,导致很多国家也在酝酿反倾销手段的使用,这就不得不迫使企业主适时调整经营策略,积极应诉,尽量减少损失。
反倾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程序,如对类比国的评价和建议必须在立案后10天内提出,市场经济地位和分别税率裁决的申请必须在立案后22天内提出等等,而且每个环节对应诉成败又十分关键,因此单纯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去应对较为困难。在采访温州市鞋革协会秘书长朱峰时,他表示,本来温州还有不少企业准备应诉,可是按照相关程序,在欧委会发布立案公告一定期限内,要求确立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就必须递交证明,且证明书还要以面呈方式递交,所以本次一些涉案金额不高的企业对此不太着急,目前只是在开展企业内部财务清理、核算等准备工作,而对于东艺、泰马、吉尔达、巨一、查理、多尔康等一批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来说,应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此朱峰再强调:“企业自强、行业自律”这句话应该引起广大企业家的深思。
据悉,温州一批企业家、律师、欧中联合商会、海外温州人正在积极准备,包括曾打赢欧盟反倾销的原东方打火机厂的主要成员,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法国基德律师事务所、西班牙中经技术合作促进会执行主席、3E国际集团总裁王绍基等一批“反倾销斗士”,正在做着一系列实质性活动,以积极应对这次反倾销案。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