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民营航空何以低价起飞

企业报道  2014-02-24 09:34:07 阅读:

  近日,春秋航空成功首航。全机达到180个旅客座位。据机长介绍,这趟航班的上座率超过了90%,其前所未有的超低票价开了中国航空低票价的先河。春秋国旅认为,其最大优势在于各分社直营点与机票价格,从而全面打通旅游业上下游产业链。

  延长产业链降成本

  春航背靠春秋国旅起飞,使得公司从两个方面获取了旅游业务的先机。首先,它解决了交通瓶颈。一般而言,出行成本是旅游产品中最大的部分,国内游最多能占到50%,出境游则达70%。其次,春秋国旅在全国各主要旅游城市拥有38个分社,这些直营点实行对口接机后,能起到扩大春秋地接社总量规模的效果。各分社接自己旅行团时,将主动对”自家人”让利,这样在价格上就会占据优势,从而扩大采购总量。

  据悉,春秋国旅今后运作飞机旅游业务的成本计划至少下降20%,届时将把随之而来的优惠直接体现在春秋国旅的旅游产品中。

  春航的利润优势并不只在单个的机票点上,而是整个旅游产业链条的完整。

  据春秋航空执行总裁葛学进介绍,春秋航空的票价政策是由春秋国旅的销售部门统一制定的,这样有利于与旅游产品进行打包。酒店、门票加机票的打包价格,可以通过降低总报价的方式让“自家人”享受低价票,也避免了低票价对民航总局敏感价格限制的冲撞。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管理学院李艳华副教授对此颇为肯定。她表示,航空作为旅游业的上游,由于风险高、投入大以及技术含量多,其利润自然占了旅游产品的大半。在旅游进入微利时代之际,以春秋国旅为代表的旅行社进入航空领域并形成混业经营后,可以在此点上加以控制甚至因此获得盈利。客座率是关键,只有充足的客源才能摊薄每一单位的成本。

  而在这根链条上,春秋国旅得天独厚。一位业内人士甚至表示,春秋国旅其实是国内惟一真正算得上的旅游批发商。国内游是春秋国旅的强项。这种专一的业务经营令其在1994年即成为国内游全国排名第一的旅行社,年接待游客达160万人次左右,年收入约20亿元。

  葛学进也表示:“如果保持85%的客座率,票价能够保持在平均5折,我们就可以盈亏持平了。”

  春秋的“两高两低”

  春秋航空宣称,它的机票最高只相当于同等航线其他航空公司票价的8折,春秋航空的票价为什么比别人便宜?其差异化服务拉开了与其他主流航空公司服务的差别。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运营成本,春秋航空取消了一切看似多余的支出,推出了有别于现有民航服务标准的服务。在行李限额方面,春秋航空免费托运的行李限额为15公斤,比东航、国航等主流航空公司经济舱的限额少了5公斤。

  春秋航空不提供免费餐食,仅免费供应一瓶300毫升的饮用水,乘客需要餐饮要自付费用,同时不提供机上视听娱乐服务。

  春秋航空还弃用全国航空公司采用的CRS订票系统,采用网上订票和通过自有旅行社门店销售,使得营销成本只相当于其他航空公司的三分之一。

  不提供餐饮等差异性服务其实只可以为公司节约大约1%左右的成本,公司的预算是比传统航空公司节约20%的成本,单销售费用就可为公司节约5%的成本。

  而类似的这些差异化服务只是春秋航空节省成本的一小部分,真正让春秋航空成本降低的还是它独特的“两高两低”经营方针。

  去年年底,中国内地首家民营航空奥凯航空率先起飞。那时,董事长刘捷音也是亲自护航,但不同的是,刘捷音独自坐在头等舱。而这次,葛学进却坐在了乘客中间。由于是低成本航空,春秋的飞机根本没有头等舱和经济舱的区分,而是同一型号、同样间隔的统一舱位。

  就是因为设置了统一的经济舱型舱位,春秋租赁来的这架A320飞机,满满当当地安排了180个座位。空中客车公司称,这已经是A320机型的飞机所能安排的极限座位数,而传统的航空公司由于有头等舱、公务舱和经济舱的区分,只能安排158到164个座位。

  葛学进透露,关于春秋提出的行李限制、不提供餐饮以及航班延误的处理措施,已经得到了民航总局的默许,而取消或减低起降费、使用专用候机楼等的申请还有待进一步的讨论。

  机遇与挑战并存

  事实上,国外很多航空公司实行低票价已经很多年,不仅赚钱,而且运营情况非常好。

  说到廉价航空,人们就会想到爱尔兰的瑞安航空、澳大利亚的维珍航空、泰国的金狮航空等航空公司,那是因为他们不仅实行低票价,而且经营得非常好。低价航空公司通过高座位密度和高日利用率等,从量上保证了公司的收入。除此以外,公司还想尽办法降低维护成本,保持单一机型来降低维护成本。据统计,截止到去年,全球现有低成本航空公司60余家,共计有1200余架飞机。

  尽管首航已经顺利起飞,但与国外众多低成本航空公司相比,春秋航空还是有着许多先天不足。

  民航华东局局长夏兴华承认,与国外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相比,中国发展低成本航空公司确实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在航空油料、航材购买等方面的成本比国际上高很多,还有待进一步的改革。这些,只能暂时通过机队规模的扩大来弥补。而目前只有1架飞机的春秋航空,显然处于不利的境况。

  葛学进称,春秋的计划是,明年达到5架的机队规模,2008年达到10架。而春秋真正担心的不是购买飞机的资金是否充足,而是飞行员的数量能否跟上机队的扩张。

  制约中国航空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作为软件的航空人才问题。按照业内估算,一名飞行员从开始学习到成为机长,要花费10年的时间和400万到500万元的培训费用;而如果从其他航空公司引进飞行员,就要交纳70万到210万元不等的转会费。因而春秋的扩张,飞行员的问题将是无法回避的挑战。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