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通过公益活动提升企业公民形象

企业报道  2014-02-11 18:52:59 阅读: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学者对这一定义又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环境保护已经被列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每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都应该为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什么是“企业公民”

  “企业公民”这个概念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精华所在,它展示的是企业和政府、和社会融洽的关系以及企业对社会整体实现经济、政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企业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部分——社会公民,力求在发展企业经济的同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优秀的企业中不乏负责任的企业,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含义是企业的法律责任,包括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不违背商业道德,在高层次上是企业对社区、环境保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捐助。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国内的许多知名外资企业都树立了各有特色的优秀企业公民形象,但几乎所有跨国企业的企业公民观都是共同的,那就是扎根中国,融入中国文化,做一个中国化的跨国公司;广泛参与公益事业,成为负责任的、合格的企业公民,例如:IBM、可口可乐、安利、HP等。当跨国企业进入新的市场时,首先要逾越的就是来自民族、文化等方面的鸿沟。从事公益活动,是跨国公司融入东道国、在当地市场生根开花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对于政府、消费者、潜在消费者或者是大众,公益活动都可以极大地拉近企业与他们的距离。

  企业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参与公益事业

  首先,跨国企业以积极参与中国公益事业的方式融入中国社会,实现本土化,从而获得中国民众的认可,继而提高企业的声誉,赢得更多潜在消费者的信任。

  其次,通过大型公益活动的开展,使员工能够从新环境中吸取知识,建设团队,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自豪感,同时还可以提升公司营销人员的企业荣誉感,这种荣誉感将转化为强大的事业动力和生产力,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以及企业整体的向心力。

  第三,企业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来,往往是改善竞争环境最具成本效益的一种方式。因为它使得企业能够利用非营利组织与其他机构的工作成果和基础设施。

  第四,建立良好的政府关系。在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中,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应该是融洽的伙伴关系。政府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主要着眼于公益项目的筛选和相关政策的制定。而企业则为具体公益项目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等帮助。与此同时,在政府和企业通过具体公益项目的运作中彼此也加深了交流和沟通,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业内人士指出,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特色、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某些特征的重视程度以及同行业竞争者的现有定位,选择参与能突出自身特色、独辟蹊径的公益活动,是树立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确定企业形象的社会定位、市场定位和风格定位,区隔竞争对手的有力手段。社会定位也称企业定位,是指企业欲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形象和地位。市场定位是指企业或产品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风格定位是指企业独特的精神、文化或经营风格在公众心目中形成的独特形象。

  三种定位各有侧重,密切相关,既可从不同层次上进行定位,形成一个层层深入的定位系统,又可将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鲜明的整体定位。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