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后配额时代临近 纺织业发力受困欧美多重阻力

企业报道  2014-02-07 09:35:06 阅读:

  根据世贸组织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所有纺织品和服装的进口配额予以全部取消。这意味着统治世界30年的纺织品配额制已经走到历史的尽头,即将寿终正寝。从明年开始,至少有4000万人为之服务的年贸易额高达3500亿美元的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已存在数十年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

  纺织品配额的前世今生

  ●全球贸易自由化已是大势所趋,谁也阻挡不了。 由于纺织品和服装工业只需要较少的投资,同时纺织业新技术发展缓慢,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新独立国家和地区便把纺织和服装业作为工业化的先行部门,获得了很大发展,大量纺织品涌入国际市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纺织企业抵挡不住来自这些低工资国家的竞争节节败退,纷纷要求政府采取数量限制措施,保护本国的纺织业。于是1974年,世贸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签署了《多种纤维协定》,允许发达国家暂时性接受配额保护,限制纺织品进口,以便为发达国家竞争力遭到削弱的纺织业结构调整提供一个机会。但配额制带有强烈的保护主义色彩,为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提供了合法依据,这与关贸总协定的基本规则是有冲突的,关贸总协定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而且关贸总协定更强调用关税而不是数量作为限制措施,配额制同时也是对关贸总协定平等对待所有贸易伙伴原则的例外,因为它规定了进口国从每个出口国进口纺织品和服装的数量,这对出口国严重不公平。

  但全球贸易自由化已是大势所趋,谁也阻挡不了。1994年,《多种纤维协定》终于被《纺织品与服装协定》取而代之,逐渐取消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配额限制。与此同时,世贸组织的发展中成员国也同意给予受到保护的发达国家10年的缓冲期进行调整。如今还有1个多月就将走过10年缓冲期的最后岁月,世界纺织业如期迎来后配额时代,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将不再受到数量的限制。

  我国是纺织品服装生产第一大国,纺织服装业直接就业达1800万人,是从业人员最大的部门,因而也就成了配额制下最大的受害国。由于配额制的束缚,不仅市场扩张受到限制,而且潜在就业损失高达上百万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张小济预测,“2005年全面取消配额后,如果各主要进口国在当年均不对我国重新设限,我国原受限类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可能从2002年的78亿美元增长到150亿美元,在2008年进一步增长到320亿美元。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估计可达1000—1200亿美元,约占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额的30%左右,这将使我国纺织品服装占全球的份额比2002年提高6—7个百分点,新增加600万个就业机会,GDP增长近2个百分点。”——这真是一个春天的故事,取消配额是纺织业一次生产力大的解放。

  延长配额阴谋难以得逞

  ●世贸组织在全球贸易分析中指出,后配额时代最大的受惠国是中国,尤其在中低端市场,中国纺织服装产品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竞争力无人能敌;其次是印度

  但如期而来的纺织业春天并不属于所有的国家,恰恰相反,取消配额制对有些国家来说意味着寒冬来临。全球3500亿美元的纺织品服装市场就像一块大蛋糕,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其中新增加的份额必然是其他国家份额减少的那一部分。

  世贸组织在全球贸易分析中指出,后配额时代最大的受惠国是中国,尤其在中低端市场,中国纺织服装产品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竞争力无人能敌;其次是印度。而北非、中南美洲、东欧、土耳其、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原来占据的中低端市场将丧失,数百万工人可能失业。世贸组织更进一步指出,2004年以前,在欧盟的纺织品进口份额中,占据地利之便的土耳其位居首位,但头把交椅今后将让位给中国,印度则占据次席;而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OECD(经合组织)各国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将丧失在欧盟市场的主要份额,前者主要是因为将丧失此前所保持的区内自由贸易的优势,后者丧失主要份额的原因是地利不便。

  欧盟在中国纺织业令人生畏的竞争力面前也不得不放弃中低端市场。据法国一产业组织的研究表明,配额取消后,英国在该领域就业率将下降15%,德国将下降13%。但欧盟是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有力的竞争者,它的竞争优势在于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研发能力,长期以来一直引导着纺织品服装的发展潮流。目前欧盟纺织品出口额居世界首位,服装出口额居世界第二位。西方媒体认为,后配额时代欧盟将退守高端市场。

  不过美国就没有欧盟幸运。2001年以来,美国开始陆续取消一部分配额,纺织服装业已失去34万份工作,占该领域就业人员总数的30%,明年取消所有配额将使美国纺织服装业遭受巨大冲击。今年3月,由美国纤维产业界组成的全美纺织品团体评议会预测,配额一旦取消,美国将有300多个工厂关闭,20万人失业。

  随着纺织品取消配额最终期限的日益临近,不少纺织服装行业即将遭到毁灭性打击的国家终日惶惶不安如坐针毡,合谋延长配额期限。今年3月,美国和土耳其的有关行业协会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发起《伊斯坦布尔宣言》,《宣言》要求世贸组织将纺织品配额制度延长至2007年年底,或者设计一个新的保护体系,以阻止中国可能出现的对全球纺织品市场的垄断,先后有52个国家的90多个组织在这份宣言上签字以表示支持。10月1日,世贸组织举行货物贸易理事会会议议程,专门讨论《伊斯坦布尔宣言》。不无讽刺的是,据我国商务部在其网站上发文介绍,此次会议上,没有任何成员提出延长配额制度的要求,这意味着《伊斯坦布尔宣言》延长配额期限的流产。

  谁知一波刚平,另一波又起,这个值得期待的日子如此令人忐忑不安。从10月8日开始,美国纺织品制造商、美国纤维生产商、美国国家棉花总会以及美国劳工联盟联合向政府请愿,陆续在2周内向美国商务部提交限制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13项申请,要求政府在明年对来自中国的纯棉和毛料长裤、纺纱针织衬衣、纯棉内衣在内的产品实施新配额,或是采取增加进口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以限制中国出口。据报道,这13项申请所涉及到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在2003年中国对美纺织服装出口总计的20亿美元中约占14%,一旦“申请”被接受,随之而来的出口数量限制将会严重影响中国在美国纺织品市场的份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张小济撰文说,如果各进口国从2006年开始援引我入世纺织品条款,逐步对我国产品重新设限,用配额手段限制产品的出口增速,则2008年我国原受限类别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将只能增长到250亿美元左右。

  即将被埋葬于坟墓的配额制真的有可能死灰复燃吗?记者以此询问江苏东华纺织集团顶呱呱彩棉公司经理邵楠。他却反问记者:“为什么在世贸组织的正式会议上没有一个成员国提出配额制的要求呢?”邵楠的看法是,明年1月1日取消配额制已成定局,“全球贸易自由化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成员国心里也很清楚延长配额制的机会几乎不可能,但不和谐的声音或者有些成员国对我们搞些小动作终将难免。”

  欧美防守之道

  ●欧盟于10月20日宣布,将对现行普惠制进行改革,在下个普惠制年度中,取消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普惠制优惠。此举意味着中国纺织品和服装所需缴纳的关税税率由目前的9%上升到12%,直接导致中国出口成本上升

  不过,延长配额期限虽已无可能,但穷途末路的国外生产商决不会轻易把市场拱手让给中国。邵楠说,受到严重冲击的国家会千方百计设置各种非关税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进行阻挠,技术壁垒、绿色环保壁垒、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等将成为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除此之外,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还受到一些特殊条款的制约,如根据《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书》规定,到2008年12月31日前,一旦相关成员向中国提出磋商请求,中国同意在收到请求后对相关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控制在7.5%(羊毛类产品为6%)的幅度以内;如果在90天的磋商期内双方未能达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则在磋商继续进行的同时,相关成员可以对中国涉案纺织品进行限制。美国商务部副部长阿尔多纳斯强硬地表示,尽管可能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关系,但在使用针对中国的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问题上,美国不会对中国让步。其强硬态度源于认定中国不可能对美国实施贸易报复,因为美国市场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中国的报复将会损害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中国商务部的官员担心,配额制明年取消固然使限制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最大障碍得以扫除,但贸易摩擦将会达到新的高潮。

  据最新报道,欧盟于10月20日宣布,将对现行普惠制进行改革,在下个普惠制年度中,取消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普惠制优惠。此举意味着中国纺织品和服装所需缴纳的关税税率由目前的9%上升到12%,直接导致中国出口成本上升。欧盟于1971年建立普惠制,允许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以低于正常水平的关税税率进入欧洲市场,欧盟称,中国目前是普惠制最大的受惠国。此番普惠制改革将把享受关税减免的范围从所有发展中国家缩小到最不发达国家和最易受伤害的发展中国家,并把市场份额作为能否享受普惠制资格的惟一标准。国际舆论认为,这一改革对中国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大。

  欧美大施“魔法杖”,重新设立游戏规则,抬高交易门槛抵抗中国纺织品的进入,这使中国身处一个新的、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纺织服装出口形势面临严峻挑战。邵楠认为,目前行业内有一种过于乐观的情绪在弥漫,“取消配额不会导致出口井喷式增长,纺织服装企业需要练好内功跨越欧美设置的新障碍。”

  跨越新障碍

  ●中国麻纺工业协会理事长张世平认为,要使纺织服装企业真正从配额取消中获益,就应当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而不是数量增长的途径来发展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

  邵楠的言语中自有一种激情。让他底气十足的是江苏东华集团研制开发的天然彩色棉花纺织产品成功突破了欧美设置的绿色技术壁垒,出口一路畅通无阻。据其介绍,江苏东华集团控制着从种籽研制到彩色棉花种植再到纺纱、织造、后整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由于颜色天然形成,因而织物中不含甲醛、偶氮、重金属等印染化学物,整个生产过程均实现了零污染。

  记者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彩色棉花是在有色棉花的基础上,用远缘杂交等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成功的,我国彩色棉花开发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呈现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目前正式命名或允许在生产上推广的彩色棉花品种,我国居世界第一位。彩色棉花既保持了棉纤维的优点,同时又减少了印染工序,特别适合制作直接接触皮肤的内衣、衬衣、幼儿衣物及床上用品。

  正是看到了彩色棉花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经济价值,踌躇满志的江苏东华集团今年增加投资2亿元用于彩棉针织内衣系列的织染生产线,蓄势待发以期在明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纵横国际市场。

  环顾四周,真正能够像江苏东华集团、新疆彩棉集团这些掌握世界先进纺织技术的企业寥寥无几。我国虽然是纺织服装出口大国,但非出口强国,产品大都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领域,赚取的只是制造加工环节的微薄利润。中国纺织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表示,后配额时代的严峻形势已表明,低附加值出口之路将越走越窄。惟一的出路就是以高档次、高技术、高附加值为取向,大力发展高品质产品。他对高品质纺织品的解释是,不仅仅指加工工艺水平能够与国际同步,还包括很多内容,拿面料色牢度标准来说,日晒色牢度、汗渍色牢度、摩擦色牢度等等技术环节都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麻纺工业协会理事长张世平也认为,要使纺织服装企业真正从配额取消中获益,就应当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而不是数量增长的途径来发展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具体来说,就是要从纤维、面料和服装的开发、设计入手,提高产品档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配额取消后,国内企业蜂拥而出竞争加剧,出口很可能会出现量增价跌的局面,这既损害企业自身利益,也给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以口实。”张世平向记者表示。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