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不少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的病人,平时无任何症状,吃脂肪油腻食物时,既没有引起胆绞痛,也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其胆石症仅仅是在B超健康检查时才发现。在此以前,并不知道胆囊有病。还有部分病人只是在因吃油腻食物引起了一次胆绞痛发作之后才认识到自己胆囊有病,并开始忌吃或少吃油腻食物,以避免再次引起发作。有人曾做过试验,把脂肪食物制成认不出来的食品,让那些认为自己不能吃脂肪食物的病人去吃,结果10次有9次不会发生什么症状。这就说明,不是每个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症的病人都不能吃脂肪油腻食物,只是脂肪油腻食物较易诱发胆绞痛及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那么,对于无任何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是不是要忌油腻食物呢﹖这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如果能耐受脂肪油腻食物的,平时可以吃些植物油如豆油、菜籽油及花生油等和适量的脂肪食物,因为少量的脂肪食物能刺激胆囊收缩,有利于胆囊排空。也可以适量吃些瘦肉,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及动物内脏等。不宜一次进食过多的脂肪食物,尤其是动物脂肪,如肥肉、猪油、猪头肉、猪蹄、奶油制品及油煎鸡蛋等,以免因胆囊强烈收缩而诱发胆绞痛。对于经常发作胆绞痛的病人,则还是以少吃或不吃脂肪油腻食品为宜。胆石症病人无需禁食鸡蛋。鸡蛋中胆固醇含量确实较高,胆石症病人不宜多吃,但也不等于禁止食用。
据国外报道,成人每日吃1—2个鲜蛋,食前与食后5小时至4—5日检查血中胆固醇含量没有很大变化,问题是如何烧法。油煎、油炸蛋会使胆囊强烈收缩,故不能吃。白煮蛋、炖蛋、蛋汤是可以吃的。纤维素食物对胆道疾患有什么作用﹖纤维素是一种含有2000—3000个葡萄糖分子的多糖类物质。由于人体内缺乏分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研究认为,食纤维素后能增加胆盐排泄,抑制胆固醇吸收,使胆固醇代谢正常,降低血中胆固醇,减少形成胆石的机会。纤维素也是粪便最佳的稀释剂。
有科学家对胆结石患者用十二指肠插管进行引流研究,证明凡患有胆石症患者的胆汁中,有85%的人胆固醇浓度都非常高,呈过饱和状态。后来在这些患者的饮食中,每日加入各种谷面类食品如粗糙大米、马铃薯、甘薯、茎叶类蔬菜、水果等150克,一个月后可使胆汁内的胆固醇过饱和值从1.43的胆结石指数内下降至0.76。由此说明,由于食物纤维加速了肠的蠕动功能,使胆固醇没有很好地肠肝循环,胆汁内的胆固醇也就少了,形成胆结石的机会也就会相应少了。也有的科学家每天给胆石症患者增加40克左右谷皮纤维,一个月之后,发现胆结石显著缩小,这是因为促进胆汁流出畅通的结果。当然,如果吃得太多,会引起腹胀,出现大便次数增多,造成一些其他营养吸收率下降。为此可根据各人大便次数和形状来决定食入纤维食物的多少,补充食物纤维素的方法最好是增加谷面类食物如全麦面包、粗糙大米、全玉米、薯类、茎叶类蔬菜、水果等。
胆石症患者宜吃核桃
医学研究发现,胆结石的形成大多与饮食有关。食物中的粘蛋白与人体胆汁中的钙离子和非结合型胆红素合成胆石支架和晶核,便形成了胆结石。核桃仁肉中含有一种名叫丙酮酸的物质,能阻止粘蛋白和钙离子、非结合型胆红素的结合,并能使其溶解、消退和排泄。
因此,胆结石症患者宜吃核桃。平均每天吃四个大核桃或十几个小核桃,不间断,3个月后症状可明显减轻,半年后可康复。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