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别让库存变成“馊饭”

企业报道  2014-01-30 09:21:10 阅读:

  近日,有报道说,今年底国内手机企业的库存量达到7000万部,这个数字立即让许多人警觉起来。姑且不论这个数字的真实性,摆在面前的事实就是,手机企业必须面对库存这顿难以下咽的“馊饭”。

  然而,倒霉的何止手机企业,汽车企业的库存问题也是火烧眉毛,50万辆也好、60万辆也罢,这些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库存可能带来的是整个行业价格体系分崩离析。近年,股市不见上涨,库存却涨了!

  还以手机行业为例,信息产业部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近年,国产品牌手机占国内市场销量的54.7%,首次超过了国际品牌。本以为国产品牌会乘胜追击,继续手执前进的大旗,但到了今年,形势却出乎人们的预料,国际调查公司的数据表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品牌重回国内销售榜前列,而国内手机企业的利润同比下降成为不争的事实。

  过去,国际品牌由于产品高档高价、全国总代理制对销售终端控制力弱等缺点,市场份额被国内品牌“蚕食”。但如今,国际企业改变了竞争方式,把渠道扁平化,并推出为中国研发的产品,有的产品价格甚至低于国产品牌,利润的天平又倾向了他们。于是,库存的压力成为国内企业的难言之痛。

  的确,在许多新兴行业里,特别是这两年火得不行的手机和汽车行业,许多国内企业凭借广大的市场、低廉的成本、畅通的渠道捞取了“第一桶金”,波导、TCL、吉利、奇瑞们都获得了下一步发展的资本平台,但下一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许多企业选择了产业突围,比如,波导与南京汽车集团合资造汽车、夏新电子公司也宣布与汽车企业合资,然而,现实的结果未免使这些企业黯然神伤。规模化扩张和多元化投资带来的副产品——库存如何解决,在未来的市场中何处才能获取诱人的利润?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认为,当产品对于主流市场来说还不够完善时,企业间的竞争是以产品性能为基础的。要在竞争中胜出,企业需要采用相互依赖的、专有的产品架构,并尽可能在下一代产品上实现最佳性能。此时,整合程度高的企业将获取最大利润。

  事实证明,国际企业都是这样做的,竞合、出新、整合成为它们的生意经。这些国内企业同样可以做到。库存并不可怕,在把“第一桶金”花光之前,找到解决的路径是国内企业的新课题。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