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雅安,雨雾苍茫,潺潺的青衣江绕城而过,备添灵秀。
这个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沿历来有“民族走廊”之称的古老城市,常年雨水充沛,大渡河流经雅安,青衣江穿城向东,境内有河流131条,奔腾热烈,使水能储量高达1601万千瓦,为电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里,作为雅安市的龙头企业——雅安电力集团公司就依偎在青衣江畔,其电网覆盖全市七县一区,网上装机容量57.5万千瓦,并与国家电网相连,显示出现代企业文化与古老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的独特风采。
这是一个以电力生产、供应为主,兼营电力电气产品修制、机电安装、有色金属冶炼、酒店服务的综合型地方电力企业,下属四川名山、芦山、宝兴、汉源等6个控股子公司。走进雅安电力,其气势宏伟的电力调度大楼、经营良好的业绩,向人们展示出一个成熟企业迈向良性循环的道路。然而,8年前笔者所看到的雅安电力公司仅仅是一个地属的普通电力公司,简陋的办公楼、几个小电站就这样零星散落在雅安市的一个角落。
从一个资产仅有1亿元的地属企业,发展成固定资产高达16亿元的大型综合集团,雅安电力前后共用了10年时间。谈到企业的可喜变化,雅电人总会情不自禁地念叨着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德刚。
在电力市场出现疲软的时刻,他毅然决定修建电站,他说,做企业就需要把目光放长远
1994年,刘德刚出任雅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这个有着60年历史的老企业,似乎和古老的雅安市一样,保持着它固有的原貌:电力生产一直固守着以前的水平,电站小,成不了规模,而仅靠微薄电力的支撑,企业没有多少效益。
工人出生的刘德刚,1964年就开始了工作,他做过运行班长、技术人员、生调部主任、副经理,而每一次工作的变动,都是他勤奋学习、挑战自我的过程。这次担任企业一把手,他作好了充分的准备,那就是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他发现,这个以电力为主业的企业,其供电量即使对于本地需求来说也远远不够!
“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过硬的品牌,而上规模的电站、完整的区域电网是支撑企业发展最有力的根基。”他决定先后启动修建将军坡电站和丁村坝电站,但是他的想法却招致许多人的怀疑和担心。
他一刻不停地为立项、选址、资金而奔波着,1996年,装机3万千瓦、投资近两亿多元的丁村坝电站开工建设,为了抓住有利时机,1997年,装机2.4万千瓦的将军坡电站也开始动工。就在项目启动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争取到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国家宏观政策发生了变化,农发行职能的改变,其贷款资金不再支持工业项目,如果工程因此而夭折,前期上千万元的投入也将付之东流,这对“身体”单薄的雅电来说无疑是毁灭性地打击,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毅然又重新寻求合作银行。人民银行的领导被他的毅力与诚心感动了,在雅安地委、行署的全力支持下,由人民银行出面协调、雅安地区3个县的信用社贷款9000万元投入工程,电站的建设终于走入正轨。
然而,在刘德刚的职业生涯中,还没有遇到过如此大的困难:修丁村坝电站的时候,由于工程地勤布控做得不完善,修建引水隧道时遭遇水电施工的禁区——“天漏”,在穿越古河床时隧道在暗河的侵蚀和润滑下随时都会发生大面积的冒顶垮塌,导致施工人员的生命危险,指挥部出现畏难情绪,工程停滞不前。刘德刚焦急地请来专家,共同研究对策,“工程中伤亡事故是难免的,如果严格按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发生死亡事故,我本人承担一切责任。”刘德刚在指挥部立下“军令状”,极大的鼓舞了员工士气,工程又向前推进,在最后的二三十米中,每天的进度几乎只有半米。那时候,刘德刚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隧道接通了,刘德刚也瘦了一圈。
在他轰轰烈烈的改革中,调度综合大楼,将军坡、丁村坝两个电站和110KV南北联网工程相继屹立起来,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刘德刚认为,地方电力要生存发展,必须打破以县为实体的电力发展格局,以资产为纽带,实行集团化的经营管理。为此,他四处奔波,积极争取省水利厅,雅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开展对县电力公司国有股权的收购工作,在他的艰苦努力下,雅安电力先后成功收购了名山、芦山、宝兴、汉源、雨城五县区电力公司的国有股权,实行控股管理。
近年,集团公司的发电量和售电量分别为4.41亿千瓦时和4.64亿千瓦时,销售收入突破1.9亿元,利税2000万元,并连续荣获部、省级优秀企业称号。而企业员工的收入,也从电站修建投运的第二年开始逐年增加。
“空碗”与“垄断”的结合,是副业对主业在市场竞争意识中的最大感染览
在雅安青衣江畔,雨都饭店犹如典雅淑女,婷婷玉立。这个作为雅安标志性的建筑,是刘德刚在经营电力的同时,跨过行业搞开发的着力体现。
成长于雅安市的刘德刚,对雅安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目睹雅安历史文明的厚重积淀,他认识到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旅游宝地。
“作为青衣羌国地域、有旧石器时代著名的富林文化、邓通造币、南丝绸之路遗址、汉代文物之乡的2000年古城雅安,其优美的风景和厚重的文化将是旅游开发的极好资源。”刘德刚坚定地认为。
1998年,集办公楼和宾馆为一体的雨都饭店终于剪彩开业,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旅游景点碧峰峡的火热使雨都饭店客源滚滚,源源不断的效益给了刘德刚必胜的信心。随着第一步的迈出,集团公司又投资建立起了雨城饭店、神驰车业公司、绿兴环保制品有限公司、女娲矿泉水公司等副业,通过规范副业管理,他将所有实体实行承包,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运作方式,使副业在市场竞争中主动灵活、游刃有余。如今,他的快餐纸盒出口韩国,“女娲”矿泉水也极快地占据了市场,在经营过程中,他透视副业经营的利弊,在全集团范围内进行推广——他实施管理人员承包经营考核和末位淘汰制,下指标、订计划,由总公司派遣财务专业人员监督各分公司的管理,做到风险与机遇同在、压力与挑战并存,他说:“电力企业,是传统的垄断性行业,因此,企业内部竞争意识不算太强,但是作为矿泉水、饭店等副业,则完全是将它们推向市场竞争的浪尖。副业的建立,不但将传统电力多余的人员进行分流,更重要的就是它加入了竞争的意识与机制,占据了主业三分之一的收入,它良好的效益把主业感染了,‘空碗’与‘垄断’的结合,最终是激活了员工的思想,也为企业改制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近年,集团公司顺利完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股权重组,使企业轻装上阵,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副业收入达到7000万元以上,今年预计将达到9000万元以上。
对于农村电网建设,这不是一个赚钱的问题,而是一份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览
供电能力与供电质量、服务质量的大幅提高,使雅安电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电力改变了雅安周边的环境,也消除了落后和贫困的状况。走进雅安,你会惊喜地发现,无论山高路远,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一盏明灯闪烁在大山深处。“把电输送给每一户农家”,这是雅安电力公司的宣言。
刘德刚知道,在农网改造的时候,由于雅安地处西部山区,群山峻岭、沟壑纵横。因此,要将电网牵进每一户人家,其难度是相当大的,它往往要倾注比用户用电多得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企业是需要赚钱,但是更需要回报社会,电力的发展,其本质就是将信息和文明带进偏僻的乡村,让大山深处的人有着一盏明灯。
正是这份社会责任,使深处四川西部大山的雅安市电力普及率相当高,即使是最偏远的山村,都会有一盏灯在闪烁着。总投资13220万元的农网建设与工程改造,就是雅安电力奉献给社会的有力证明。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