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也没有想到,被戏称为“管家婆”的物业管理竟然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据建设部消息,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一年创造几十亿元的产值。建设部的数据显示,近年,北京、上海、深圳三城市物业管理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70亿元、78.5亿元和50亿元,占该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2.23%、1.45%和2.23%。
如何在这样一个巨大的产业里分得一杯羹?北京鲁能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鲁能物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如何当好“管家”是关键。
这位负责人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除去购房消费,用于物业管理服务的支出也将大幅增长,仅在北京就有近2000家物业企业进行管理服务。如何做出特色?像所有“追求卓越,塑造一流”的企业一样,北京鲁能物业把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并把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同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自己的小环境,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和大厦文化。
作为国家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2000年鲁能物业公司通过了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和SGS国际认证服务有限公司的国际国内双重认证。
“管得好不好在于你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鲁能物业的这位负责人这样告诉我们。他介绍说,物业的领导层通常把自己定位为员工的引路人,在北京鲁能物业,小至考核和薪酬制度,大到“经营管理目标考核办法”、“两级三家”的外委评审制度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为检查监督制度的执行,北京鲁能物业还建立了一整套岗位行为规范和日常管理标准。近年他们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2002版的换版工作,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并结合物业管理的行业特点,编制了一整套规范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的标准作业规程,保证了管理和服务持续、稳定的运行。
在北京鲁能物业,职业道德被企业要求放在经营的首位,先做人后做事是他们奉行不违的原则。和职业道德并行的是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从管理岗位到项目总经理,从专业技术员到专业工程师都需要接受全方位的培训和任职资格测试。
正是北京鲁能物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推动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长足发展。当把贯穿在企业文化中的理念放诸社区文化、大厦文化的建设时,它的内涵又被不断地赋予了新的色彩和强大的生命力。西单国际大厦业主管理委员会召开多次业主大会,讨论决定大厦的各项管理工作。以“鲁能物业杯”命名的各项文体娱乐活动才相继展开,也把北京鲁能物业管理的一个个小区和大厦变成了温馨和煦的空间。其中,椿树园小曲、时代之光、名苑小区、鲁能科技大厦等“市优”项目是镶嵌在京城耀眼的明珠,而西单国际大厦更是较早发出光辉的示范之星。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