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血脉相承 纸业报国

企业报道  2014-01-28 11:17:10 阅读:
核心提示:1955年4月万隆会议期间,年方30出头、事业有成的印尼华侨黄奕聪接待了赴会的中国总理周恩来,周总理对黄奕聪良好的中文根底和中华文化素养夸赞有加,并希望黄家后代日后接受中文教育,勿忘中国根。

  1955年4月万隆会议期间,年方30出头、事业有成的印尼华侨黄奕聪接待了赴会的中国总理周恩来,周总理对黄奕聪良好的中文根底和中华文化素养夸赞有加,并希望黄家后代日后接受中文教育,勿忘中国根。

  1960年,中国最困难的3年自然灾害时期,黄奕聪毅然将年仅16岁的长子送回北京求学。当少年屹立船头、挥手作别父亲和家人、穿越茫茫大海、故园将现眼前的时候,一定是希冀多于伤感吧!黄奕聪曾说,黄家是炎黄血脉,现在我让我的孩子回国读书,就是要让孩子接受正统的中文教育,不管多苦,一定要坚持。以后有了钱,我也要回去。他还常说:“海外华人的娘家是中国。我们希望娘家好,就应该回娘家投资,到娘家实现希望和理想。”

  1998年5月,燕园,一片欢腾的景象。北大校友纷纷从世界各地赴约,庆祝母校的百年诞辰。北大礼堂座无虚席,主席台上有位年过半百的校友分外引人注目。他气宇轩昂,质朴、高贵,神情自若却掩饰不住兴奋的心情。作为68届学生代表,他向母校、恩师和校友汇报了这几十年来商海搏击的成绩。真诚感人的演讲赢得全场热烈持久的掌声,这不仅仅是认同,也是百年北大为培养出如此杰出的商界人才而感到骄傲。这位校友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深情地说:“40多年前,周总理对家父的一番话,为我指明了人生方向;如今,我要用行动表明,我永远深爱祖国,永远铭记中国根……200万美元,谨献给母校,希望有助于母校的建设……”

  他就是印尼著名爱国华侨、企业家黄奕聪的长子、金光集团APP掌舵人黄志源。

  印尼金光集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62年,白手起家、从商20年、历经坎坷、人称“椰干大王”的黄奕聪终于在这一年,将事业中心迁至首都雅加达,正式创立金光公司。

  20世纪70年代以后,印尼经济进入快车道。金光集团选择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浆纸业、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作为“金光”的四大核心产业,很快达到事业的一个又一个高峰。金光集团逐渐发展成为拥有400多家法人公司、资产近300亿美元的跨国集团。投资范围遍及亚、欧、北美三大洲。

  作为长子,黄志源继承其父“勤俭诚信”的精神,于1972年在爪哇岛的苏拉巴亚集伟造纸厂开始发展造纸事业,经过30多年的奋斗,APP(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成为金光集团的旗舰企业,总资产达100亿美元,已跻身世界十大浆纸业集团公司之一。

  “造纸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象征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造纸一定要在中国国土上发扬光大,造纸一定要由炎黄子孙发扬光大”!“纸业报国”的念头逐渐形成,黄志源要让APP担负起这一沉甸甸的历史使命,不断向前。

  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也激荡着爱国华侨那颗赤子报国之心。1990年,中国、印尼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外交关系,黄家便开始与国内联系。1992年黄奕聪亲自率领全家回国考察投资环境,就从这一年起,金光集团大手笔地投资中国,在国内进行合资和建新厂,其规模之宏伟、目标之远大、速度之惊人,都堪称气势磅礴。

  短短10多年,金光集团仅APP这部分产业在国内的投资就累计高达55亿美元,成为在华投资最多的外商之一。先后斥巨资建立了以金东、宁波中华、金华盛、金红叶、海南金海等为代表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型浆纸业企业以及大规模的现代化速生林区。目前,APP在中国拥有13家全资或控股的浆纸企业及20余家林场,总资产约55亿美元,年加工生产能力约450余万吨。2003年在华销售额超过150亿元,拥有全职员工约2万名。

  本着“永续经营”的理念,金光集团APP一向重视企业与社会和环境的特定关系,努力保护自然,善尽社会责任。为在21世纪成为世界一流的林、浆、纸一条龙企业,公司致力于实施人工林培育项目,目前在华造林企业已成功造林300万亩,逐步形成林、浆、纸一体化的循环经济模式。并且,APP在华已投产的10余家造纸企业全部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体系认证,其中宁波中华纸业成为中国第一家通过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的造纸企业,这逐步改变了造纸工业一贯的污染形象。

  中华文化的精髓始终贯穿在金光企业文化之中,“血浓于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也化为一连串的关怀和救助:金光集团始终不忘积极推动社会回馈计划,协助政府与社区的各类工作。2003年,金光集团纳税逾10亿元人民币,当年已累计纳税逾40亿元人民币。APP旗下的金东、宁波中华、金华盛及金红叶纸业连续多年被当地政府评为纳税大户,在当地外资企业纳税排名中名列前茅;金东纸业、中华纸业还同获国务院颁发的“2000—2002年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荣誉称号,分别列第一二名;在公益捐赠方面,金光集团累计在华各项公益事业超过1.14亿元人民币(尚不包括捐赠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1亿元中未到位的7500万元人民币、承诺捐赠北京大学6000万元人民币)。因金光集团对中国慈善事业的突出成就,2004年5月荣获《福布斯》中文版“中国慈善榜”外资企业第二名。

  “人生如戏,戏如烟。我对名利看得很轻。”笃信佛教的黄志源对祖国人民始终怀有殷切之情,他曾动情地说:“我们不要求什么,为祖国人民做点实事,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中国应该发展得更好!”

  金光集团APP在华环保投资达40亿元

  金光集团APP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造纸工业的绿色产业之路,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10年来在华环保投资达40亿元,居在华环保投资之首。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黄志源日前对笔者说:“我们集团至今未用过中国一棵林木,并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旗下的海南金海浆厂禁止采购来自于原始森林的木材,并要求浆厂在自己的木材供应链中剔除任何来自于已被确认为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热带雨林的木材。”这也是中国第一个造纸企业向社会作出的公开承诺。

  金光集团APP从印尼泗水近郊的一家氢氧化钠小工厂发展成为世界纸业10强之一,靠的是30多年坚持“永续经营”的理念。

  集团于1992年开始投资中国,同时也将“打造绿色产业、走林浆纸一体化的垂直整合式经营理念”带进中国。集团秉承“植树造林,造福自然;制浆造纸,造福人民”的企业宗旨,结合中国国情,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探索造纸工业的绿色产业之路,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在纸张原料上,金光集团APP通过“种六棵树再用一棵林木”的方式来创造资源。1994年起,APP在中国率先大规模实践林、浆、纸一体化工程,投资数十亿元在海南、广西、广东等地规划造林及建立科学速生林苗圃中心。目前,APP在华已成功造林300多万亩,约占中国所有人工速生林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是中国林、浆、纸一体化事业的最积极推动者。APP在海南投资建设的60万吨金海浆厂,投产后可使我国纸业木浆自给率相对提高30%以上,有助于改善中国纸业木浆原料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巨额的环保设施投入、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努力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目前,集团在华企业环保设施方面的投入已高达40亿元人民币,这种投入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集团旗下各企业多次荣获环保方面奖项,如环保标准达到甚至优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金东纸业于2003年10月获“国家环境保护百佳工程”;2004年6月获得由国家环保总局为企业环境保护工作所设的最高荣誉——“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在获奖的8家企业中,金东作为惟一一家造纸企业获此殊荣。

  黄志源欣喜地告诉笔者,金光集团APP是中国通过国际环保认证ISO14001最多的浆纸业集团,共11家工厂和5家林场通过该国际环保认证,旗下之宁波中华纸业更是中国第一家通过此认证的造纸企业。

  国家有关部委的专家认为,金光集团APP用事实改变了人们对造纸行业的看法,以实现“绿色造纸”为己任,在中国的环保实践中逐步改变造纸工业一贯污染的形象,并实现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